四川省凉山市西昌第五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市西昌第五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双选)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 B.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 D.位移是矢量,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参考答案: AC 2. 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v0<0,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B.v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C.v0>0,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D.v0>0,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参考答案: AD 3. (单选)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总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要大 B.两个力合成的力,如果其中的一个分力减小,合力就会减小 C.分力可以比合力大,但是不可能两个分力都大于合力 D.合力可以比分力小,合力也可以比分力大 参考答案: C 4. 一颗小行星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4倍,则这颗小行星的运转周期是(  ). A.1年    B.4年       C.6年    D.8年 参考答案: D 解析 由于,即. 所以T行=·T地=8年,D对. 5. 如图所示,一木箱内装一铁球,木箱的内宽与高恰好与铁球的直径相等,当木箱自由下落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计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下壁有压力 B.不计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上壁有压力 C.有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上壁有压力 D.有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下壁有压力 参考答案: 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所示。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    (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若F与F′的   基本相等,        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 参考答案: F’;   大小;   方向 7.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块,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放在物块上面,其下端与物块上表面连接在一起,现想使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承受物重的 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竖直向上提高       的距离。 参考答案: 8. 如图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作用,   即F1=10N,F2=2N,物体保持静止,则物体一共受到              个力,若撤去F1,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   大小为               。 参考答案: 9.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自由下落的头t秒钟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这t秒内重力的平均功率是___;t秒末重力对物体的瞬时功率是___.(本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恒为g) 参考答案:     则重力做的功为: 这t秒内重力的平均 t秒末重力对物体的瞬时功率P=mgv=mg2t 10. 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r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的设计不仅与r有关,还取决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下面表格中是铁路设计人员技术手册中弯道半径r及与之相对应的轨道高度差h的几组数据. 弯道半径r(m) 660 330 220 165 132 110 内外轨高度差h(m)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1)根据表中数据,试导出h与r关系的表达式为      ,并求出当r=440m时,h的设计值应为           (2)铁路建成后,火车通过弯道时,为保证绝对安全,要求内外轨道均不向车轮施加侧面压力,火车通过弯道时的向心力大小为mgtgθ.其中m为火车的质量,θ为路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已知我国铁路内外轨的间距设计值L=1.5m,结合表中数据,算出我国火车的转弯速率v=          m/s.(计算时θ的正切值用正弦值来替代,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h=33/r,0.075.(2)14.8 (1)由表中数据可见:弯道半径r越小,内外轨高度差h越大.     h与r成反比,即r?h=660×0.05=330×0.1=33 (2)转弯中,当内外轨对车轮均没有侧向压力时,火车的受力如图   11. 如 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相关路线进行(不能重复),在最后又到达A点。求在整个过程中,此人所经过的最大路程为____ ;最大位移为____ 。 参考答案: 1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质量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力 的数量关系,应作出     图象(选填“”或“”). (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    力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的数量关系,应作     图象(选填“”或“”). (3)题25—2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为了由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其中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0.46      m/s。 参考答案: 13. (1)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长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1kg,金属板B的质量m′=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             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取10m/s2) (2)该同学还设计性地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取时间间隔为0.1s的几个点.测量后的结果如图(b)所示,则金属板被拉动的加速度a=         m/s2,由此可知水平力F=           N.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加速度》,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1、2、3、4、5、6都为记数点。测得:s1=1.41cm,s2=1.91cm,s3=2.39cm,s4=2.90cm。 (1)在小车经过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V3= __    m/s。   (2)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取二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0.22   0.49   15. (实验)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1=2.21cm, 2=3.00cm,3=3.81cm,4=4.63cm,5=5.45cm,6=6.28cm。 (1)该打点计时器依次打出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s (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 5=    m/s;打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 6=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利用该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0.1  (2)0.59  0.67  0.82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球落到星球表面,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小球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vy (2)该星球的质量M (3)若该星球有一颗卫星,贴着该星球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求该卫星的周期T. 参考答案: 解:(1)小球做平抛运动,则落地时水平速度为v0,则 (2)小球竖直方向上,vy=gt 则 星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有 解得: (3)星体表面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解得 答:(1)小球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2)该星球的质量(3)该卫星的周期.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平抛运动;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分析】(1)小球做平抛运动,则落地时水平速度为v0,则; (2)小球竖直方向上,vy=gt,求出g,根据星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可求解; (3)根据重力提供向心力及向心力的周期公式即可求解. 17. 小球以15 m/s的水平初速度向一倾角为37°的斜面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垂直撞在斜面上.求: (1)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2)抛出点距落地点的竖直高度.(g=10 m/s2,) 参考答案: (1)物体平抛  tan370=v0/gt           代入数据得   t=2s     (2)抛出点距落地点的竖直高度为          H=gt2=20m 18. (10分)一网球运动员在离开网的距离为12m处沿水平方向发球,发球高度为2.4m,网的高度为0.9m.取g=10m/s2,不考虑空气阻力.  (1)若网球在网上0.35m处越过,求网球的初速度.  (2)若按上述初速度发球,求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 参考答案: v=24m/s      s=4.6m (1)球做平抛运动。以v表示初速度,H表示网球开始运动时离地面的高度(即发球高度),s1表示网球开始运动时与网的水平距离(即运动员离开网的距离),t1表示网球通过网上的时刻,h表示网球通过网上时离地面的高度,由平抛运动规律得到 、,得,v=24m/s (2)以t2表示网球落地的时刻,s2表示网球开始运动的地点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表示网球落地点与网的水平距离,由平抛运动规律得到 消去t2,得≈16.6m,所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s=s2-s1=4.6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