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奥数知识讲解

举报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奥数知识讲解第一课 机智与顿悟奥数练习题和答案二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机智与顿悟第一讲机智与顿悟数学需要踏实与严谨,也含有机智与顿悟.例1在美国把5月2日写成5/2,而在英国把5月2日写成2/5.问在一年之中,在两国的写法中,符号相同的有多少天?解:一年中两国符号相同的日子共有12天.它们是:一 月 一 日1七 月 七 日7/7二 月 二 日2/2八 月 八 日8/8三 月 三 日3/3九 月 九 日9/9四 月 四 日4/4十 月 十 日10/10五 月 五 日5/5 H 月H 日11/11六 月 六 日6/6十二月十二日12/12注意由差异应当想到统一,有差异就必须有统一,仔细想一想这道题就会有所领悟.例2有一个老妈妈,她有三个男孩,每个男孩又都有一个妹妹,问这一家共有几口人?解:全家共有5口人.妹妹的年龄最小,她是每一个男孩的妹妹.如果你列出算式:1个妈妈+3个男孩+3个妹妹=7 口人那就错了.为什么呢?请你想一想.例3小明给了小刚2支铅笔,他们俩的铅笔数就一样多了,问小明比小刚多几支铅笔?解:小明比小刚多4支铅笔.注意,可不是多2支;如果只多2支的话,小明给小刚后,小刚就反而比小明多2支,不会一样多了.例4小公共汽车正向前跑着,售票员对车内的人数数了一遍,便说道,车里没买票的人数是买票的人数的2倍.你知道车上买了票的乘客最少有几人吗?解:最少1人.因为售票员和司机是永远不必买票的,这是题目的“隐含条件”.有 时 发 现“隐含条件”会使解题形势豁然开朗.例5大家都知道:一般说来,几个数的和要比它们的积小,如2+3+4比2X3X 4小.那么请你回答:0、1、2,3、4、5、6,7、8、9这几个数相加的和大还是相乘的积大?解:和 大.注 意:“0 ”是个很有特点的数.。加到任何数上仍等于这个数本身;0乘以任何数时积都等于0;把它们写出来就是:0+1+2+3+4+5+6+7+8+9=450 X l X 2X 3X 4X 5X 6X 7X 8 X 9=0所以,应当重视特例.例6两个数的和比其中一个数大1 7,比另一个数大1 5,你知道这两个数都是几?你由此想到一般关系式吗?解:这两个数就是17和15.因为它们的和比15大1 7,又比17大15.由一个特例联想、推广到一般,是数学思维的特点之一.此题可能引起你如下联想:和-15=17,那么和=15+17.一般和=一个数+另一个加数,或写成: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或写成:被减数福数=差,也可写成:被减数建二减数.以上这些都是你从课本上学过的内容,这里不过是把它们联想到一起罢T.学数学要注意联想,学会联想才能融会贯通.例7小明和小英一同去买本,小明买的是作文本,小英买的是数学本.己知小英买的数学本的本数是小明买的作文本的2倍.又知一本作文本的价钱却是一本数学本的价钱的2倍,请问他俩谁用的钱多?解:他俩花的钱一样多.可以这样想:因为作文本的价钱是数学本的2倍,所以把买作文本的钱用来买数学本,同样多的钱所买到的本数应该是作文本的2倍,这刚好与题意相符.可见两人花的钱一样多.结论是隐含着的,推理就是要把它明明白白地想通,写出来的推理过程就叫“证 明”,这是同学们现在就可以知道的.例8中午放学的时候,还在下雨,大家都盼着晴天.小明对小英说:“己经连续三天下雨了,你说再过36小时会出太阳吗?“小朋友你说呢?解:不会出太阳.因为从中午起再过36个小时正好是半夜.而阴雨天和夜里是不会出太阳的.注意:解题的第一要义是首先明确“问什么”,而且要紧紧抓住“问什么“?“问什么”是思考目标,这就好比小朋友走着来上学,学校是你走路的目的,试想,如果你走路没有目标,结果会怎样?本题迷惑人的地方就是想用阴天下雨把你的注意力从应当思考的目标引开,给你的思维活动造成干扰.学会删繁就简,抓住目标,将会大大地提高你的解题效率.例9 一位画家想订做一个像框,用来装进他的立体画.他画了一张像框的尺寸图拿给你看(右图),请你帮他算算,需要多长的材料才能做好?(画家说,材料粗细要求一样,形状尺寸一定要按图示加工,拐角部分都要做成直角).解:不管多长的材料,像框也无法做成.从每一部分来说,这个图看来是合理的,但从整体上看,这个图是“荒谬的”“失 调 的 用 一 句 普 通 的 话 说,就 是“有 点 不 对 劲 的 请 你 注 意,对现实生活觉得有点不对劲的感觉是创造性的起因.二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机智与顿悟习题习题一1.如右图所示,若每个圆圈里都有五只蚂蚁,问右图中一共应有多少只蚂蚁?2.一个课外小组活动日,老师进教室一看,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只占教室里全体人数的一半.老师很生气.你知道这天共来了多少学生吗?3.小林和小蓉两人口袋里各有10元钱.两人去书店买书.买完书后发现,小林花去的钱正好和小蓉剩下的钱数一样多.请问,现在他们两人一共还有多少钱?4.满满一杯牛奶,小明先喝了半杯;然后添水加满,之后再喝去半杯;再一次添水加满,最后把它全部喝完.请问小明一共喝了多少杯牛奶多少杯水?5.小黄和小兰想买同一本书.小黄缺一分钱,小兰缺4角2分钱.若用他俩的钱合买这本书,钱还是不够.请问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俩各有多少钱?6.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从一个城镇出发去一个村庄;与此同时,另一个人步行,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从那个村庄出发去那个城镇.经过一小时后他们相遇.问这时谁离城镇较远,是骑车的人还是步行的人?7.有人去买葱,他问多少钱一斤.卖葱的说:“1角钱1斤.”买葱的说:“我要都买了.不过要切开称.从中间切断,葱叶那段每斤2分,葱白那部分每斤8分.你卖不卖?”卖葱的一想:“8分+2分就是1角”.他就同意全部卖了.但是卖后一算账,发现赔了不少钱.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吗?8.一天鲍勃用赛车送海伦回家.汽车在快车道上急驶.鲍勃看到前面有辆大卡车.灵机一动,突然向海伦提出了一个巧妙的问题.鲍勃说:“海伦,你看!前面那辆大卡车开得多快!但是我们可以超过它.假定现在我们在它后面正好是1500米,它以每分钟1000米的速度前进,而我用每分钟1100米的速度追赶它,我们这样一直开下去,到时候肯定会从后面撞上它.但是,海伦,请你告诉我,在相撞前一分钟,我们与它相距多少米?“聪明的海伦略加思考立刻回答了鲍勃的问题.小朋友,你也能回答吗?9.小明家附近有个梯形公园,公园中有4棵树排成了一行,如图所示.小明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公园里去玩一会儿.有一天,他玩着玩着突然想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把公园分成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4块,而且每一块上保留一棵树?”回到家以后,他又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讨论,终于像小明想的那样分好了,小明非常高兴.小朋友,你也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讨论,看能不能分好?10.小莉在少年宫学画油画.一天,他找到了一块中间有个圆孔的纸板.他想把这块板分成两块,重新组合成一块调色板,如下图,小朋友看该怎么切才好呢?注意:回顾由第9题到第10题的解题思路,这里有一个克服“思维定势 的问题.在做第9题时,你可能费了很大劲,把大梯形这样划分,那样划分,试来试去,最终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原样 重新组合做完了第9题后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就可能深深地在你的头脑中扎根T.当你着手解第10题时,你可能还是沿着原来的思路,按原来的思维方式处理面临的新问题,这种情况心理学上就叫做“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不利于创造性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说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头脑中已有的东西,是有一定道理的,你在做第10题时,对此大概也有体会了吧!今后要以此为训.对本讲其它各题,在你做完以后也希望你做一些回顾和总结,以便发现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使自己变得更聪明起来.二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机智与顿悟习题解答习题一解答1.解:一共只有5只蚂蚁.如右图所示,每一个圆圈里都有五只蚂蚁.2.解:只来了一名学生.教室里共有两人,另一个人是老师,所以说学生占教室里全体人数的一半.3.解:他们两人此时一共还有10元.如下图所示.花去的钱 乘!I下的钱小 林/-剩 下 的 钱 也 去 的 钱小蓉/-14.解:小明共喝了一杯牛奶和一杯水.因为原来就有一杯牛奶,最后喝光了;后来又加了两次水,每次半杯,合起来是一杯水,最后也喝光了.5.解:这本书的价钱就是4角2分钱.小黄有4角1分 钱(所以买书还差1分),小兰1分钱都没有,所以他若买这本书,还差4角2分钱;小兰若是有1分钱的话,他俩的钱合起来也就够买这本书了.6.解:相遇后,两人就在一处了,此时二人离城自然一样远.7.解:按照买葱人的说法,葱叶那段每斤2分,葱白那段每斤8分,合起来确是1角.但是这样合起来后是2斤卖1角,不再是一斤1角钱,所以卖葱的人赔了钱.8.解:相撞前一分钟赛车落后卡车100米.海伦思考的窍门是倒着想.鲍勃的赛车比卡车每分钟快100米(即1100米-1000米=100米),所以碰车前的1分钟它们相距100米.9.解:划分方法如右图所示.每一块都是个小梯形,四个小梯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小梯形和大悌形之间是大小不等、形状相似.10.解:方法不止一种.从中切下一条,倒 换 个 位 置 放 进 去.(见图)在需要开孔的位上开一个小圆孔,把切下的部分填到中间的孔中去.(见图)二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奥 数 知 识 讲 解第 二 课 数 数 与 计 数 奥 数 练 习 题 和 答 案二 年 级 奥 数 下 册:第 二 讲 数 数 与 计 数第 二 讲 数数与计数从数数与计数中,可以发现重要的算术运算定律.例 1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点?解:方法1:从上到下一行一行地数,见下图.+第一行 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占“1 8册 旦5+51 5+5=5X 4.方法2:从左至右一列一列地数,见下图.:第五到:第四列.第三列第二列.,第一列点的总数是:4+4+4+4+44X 5.因为不论人们怎样数,点数的多少都是一定的,不会因为数数的方法不同而变化.所以应有下列等式成立:5X 4=4X 5从这个等式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两个数相乘,乘数和被乘数互相交换,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正因为这样,在两个数相乘时,以后我们也可以不再区分哪个是乘数,哪个是被乘数,把两个数都叫做“因 数”,因此,乘法交换律也可以换个说法: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如果用字母a、b 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aX b=b X a.方法3:分成两块数,见右图.前一块4行,每行3 个点,共3 义4个点.后一块4行,每行2 个点,共2 X 4 个点.两块的总点数=3 X 4+2 X 4.因为不论人们怎样数,原图中总的点数的多少都是一定的,不会因为数数的方法不同而变化.所以应有下列等式成立:3 X 41 2 X 4=5 X 4.仔细观察图和等式,不难发现其中三个数的关系:3+2=5所以上面的等式可以写成:3 X 44-2 X 4=(3+2)X 4也可以把这个等式调过头来写成:(3+2)X 4=3 X 41 2 X 4.这就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如果用字母a、b、c代表三个数,那么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a+b)X c=a Xc+bXc分配律的意思是说:两个数相加之和再乘以第三数的积等于第一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积加上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积之和.进一步再看,分配律是否也适用于括号中是减法运算的情况呢?请看下面的例子:计 算(3-2)X 4和3X 4-2X 4.解:(3-2)X 4=1 X 4=43X 4-2X 4=1 2-8=4.两式的计算结果都是4,从而可知:(3-2)X 4=3 X 4-2X 4这就是说,这个分配律也适用于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差与第三个数相乘的情况.如果用字母a、b、c (假设a b)表示三个数,那么上述事实可以表示如下:(a-b)X c=a X c-bX c.正因为这个分配律对括号中的“+”和“-”号都成立,于是,通常人们就简称它为乘法分配律.例2数一数,下左图中的大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长方体组成的?解:方法1:从上至下一层一层地数,见上右图.第 一 层 4X2个第 二 层 4X2个第 三 层 4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