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题库与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2023 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题库与答案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题库与答案 大题(共大题(共 1515 题)题)一、以下是江城日报即将发表的一篇报道:在江城博物馆,有一个专门为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设计的博爱馆。原材料同比例复制的文物,可以操作体验的展品、首部用于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除了桌子上、扶手上可以触摸到的盲文之外,我印象比较深的展品,有设计精巧的钢牛灯、长着翅膀的青瓷羊,还有脖子上戴着项圈的金兽。”去年 11 月,江城市盲人学校组织师生到博物院参观。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一年,但高二学生孙飞还记得来这里参观的感受。在孙飞的印象中,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汉代铜牛灯,展品不仅摸起来感觉造型独特,而且还可以拆卸、旋转,更有一根长长的管子来搜集点燃油脂后产生的烟雾,形成闭环系统。他很兴奋:“这个设计在古代是高科技环保型的,我们都很惊奇。”在铜牛灯仿制品前,学生们亲手触摸的同时,语音播放器也被触发,开始播放展品的介绍,而旁边的“盲文点显器”则可以介绍这件文物的历史背景,构造功能等信息,该校尹老师说:“此前也去过其他博物馆,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介绍,同学们感觉索然无味。但一到博爱馆,大家就对这种可听、可摸、可操作的参观体验兴趣十足。专设这个博爱馆,特殊群体可以有尊严、自主地参观展览,说明文化为民理念逐步辐射到不同人群,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展厅的不同区域,展品类型,现场布置,光线明暗等均有所不同,在弱视区和怕光区,展品以书画为主,观众可以扶着护栏,贴近细看。当有人经过书画前,语音讲解就会自动播放,每幅画还有一小段盲文介绍;在全盲区,展品则以造型类文物仿制品为主,观众在触摸展品时,也能同步听到讲解词。江城博物院藏有 60 余万件文物,博爱馆展厅中展示了其中按照 1:1 的比例、以真实材料复制的 40 多件展品。为何选中这 40 多件?博物院信息部张主任说,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的观众需求,博物院从不同门类、不同材质的馆藏珍品中反复比较,经过多轮筛选和残障志愿者的测试,最终保留下他们印象最深刻、最喜爱的展品,设计出一个特殊的综合展览。“我们不以珍贵程度作为首要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让特殊人群方便解读。”策展人李婧进一步解释,展品不仅要代表江城博物院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要与现代生活有关联、能想象、可互动。对于书画类展品,需要轮廓形态清楚、色彩对比强烈、故事性相对突出,让弱视群体方便观看且有代入感。对于造型类展品,造型上要有特点、纹饰要清晰、用途要体现实用性。在制作中,没有使用成本较低的 3D 打印,而是采用与文物相同材质的复制品,从而保证获得原材质的触感,“要让手指的叩击声也保持一致”。不仅如此,博爱馆在设计理念方面还体现出许多贴心的细节。位置选择上,博爱馆位于一层,避开人群拥挤的主入口,降低了声音对信息获得的干扰。采光上,展馆采用玻璃顶,并安装了多个射灯,光线更通透明亮,可满足弱视群体需要。在馆内,盲道铺设的路线规划更加清晰。高低两层扶手上的盲文,在介绍产品的同时兼具引导功能。此外,江城博物院还研制了全国博物馆中首部用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车载计算机控制车辆前边的路径和展示点,可前行、倒退、拐弯、避让,到达展示点后自动触发感应装置,播放产品的讲解语音。博物院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建立了意见反馈机制,认真听取参观者的建议并积极加以改善。博物院馆藏的“金兽”是国宝级文物,模样似虎类豹像狮,究竟是什么动物至今没有结论。几位视障学生对如何通过触摸理解“金兽”讲出了自己的困感:“语音讲解上说,这个猛兽很温顺,该怎么理解呢?”这使李婧意识到,尽管采纳了很多专业建议,但依然存在“用明眼人的视角来办无障碍展览”的问题。经过对意见的研判和进一步调整设计策划,在介绍猛兽的温顺时,针对听障观众,扫描二维码可观看手语讲解视频。针对视障观众,除语音讲解和盲文介绍外,提示观众可以摸一下脖颈上的项圈,告诉他们这是被驯养的动物。李婧说:“要改变以视觉为中心的参观感受,带给观众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工作上还应当有更多更细致的换位思考,虽然要求高了,但能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也感到很快乐。”请你根据“给定资料 4”,为江城日报即将发表的这篇报道写一则短评。(20 分)要求:(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答案】二、材料四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农村出现不少闲置房屋,Z 市不少地方着力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镇产业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取得良好成绩,为此,Z 市发展研究中心组织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位于东湖镇新泉村的新泉中学,因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多年前已不再办学,老教学楼被列入闲置房屋,有人提议拆掉建住宅,但村两委最终统一意见,拆掉“太可惜”,还是应该盘活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东湖镇产荼历史悠久,周边茶农集中,老房子联手茶产业,能发挥盘活利用的效益。村两委确定了发展方向为主营茶产业、发展茶文化,通过镇里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竞拍老楼使用权。泉江茶业有限公司竞拍租下来,改造成了专题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到这里感受功夫茶的历史文化积淀,2017 年 11 月,茶叶博物馆正式开放,曾经凋敝的老屋重焕生机,博物馆入口处的接待台是用老房子的木楼梯板搭建;二楼的品茶室,还能看出原先教学楼的格局模样;楼梯拐角墙上完整保留着当年捐资兴学的石刻铭文。同时作为青少年茶文化教育基地,博物馆还常举办特色研学活动,“去年接待游客三万多人次。”茶业有限公司郑董事长说。经镇村牵线搭桥,博物馆与村里的专业合作社、农户定点合作,与 200 多户茶农结对,帮助他们实施绿色无公害茶叶种植管理,“每斤 40 到 60 元的收购价,比以前高出一截。”茶农老周说。从闲置教学楼到茶文化综合体的蝶变,折射出闲置农房盘活后“包袱变财富”的改革之路。2018 年 8 月,Z 市出台有关办法,明确规定农村范围内在集体土地上的建造、产权合法清晰、处于闲置状态且能够安全使用的房屋及其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农户闲置住宅房、村集体闲置用房和原卫生院、学校、站所等闲置房屋)。实施加固,修缮后可进行旅游、休闲等三产开发利用。一座占地 500 多平方米,长期闲置的私塾老建筑。多年无人问津,被村民堆满了杂物,成了村容村貌整治中的一处“死角”。2019 年 7 月,乡贤老孙通过镇里的表村产权交易中标,将这座老建筑改造成融生产销售、非遗传承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越庄酒坊。“父亲做了一辈子酒,能在这里把传统古法酿造的流程展示出来,特别有意义。”老孙说。白墙黛瓦,青砖铺地、木格花窗,一年过去,越庄酒坊修旧如旧,开门迎客。成为乡村风貌的一抹亮色,“过去做仓库堆货,年租金不过 4000 多元,如今涨到 6 万多元,仅越庄酒坊一个项目,就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唐仁村唐书记感慨,这座老建筑之所以能成功激活,关键是跟镇里的酿酒特色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挂上了钩,“盘活利用要找对路子,因地制宜。才能真正激发活力、持续产生效益。”唐仁村里的唐仁老街历史悠久,港街百余间传统民宅,不少处于闲置状态。这段时间,唐书记和村干部都正忙着与外地客商对接,将闲置农房激活同古村落的新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期待盘活出更多越庄酒坊这样有特色的点,串联带动起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面。”岭北镇孚家村老吴全家住在外地,老宅空置多年。一位村干部建议他把闲置房存进“银行”。这个特殊的“银行”就是镇里的闲置农房储备平台,农户和村集体可供利用的闲置农房,都可登记申报,“正式激活前,房子归自己管,等激活利用了再按租赁合同得收益。”村干部介绍,老吴和儿子商量后,将老宅存进“银行”,没多久,一位外地企业家通过平台相中了老吴等 5 户村民的闲置房,准备承租修缮、用于民宿经营,岭北镇试点运行闲置农房储备平台,镇里通过平台对可利用的闲置农房预收预储,分门别类进行招商推介,北周村废旧织布厂通过平台统一对外推介,由社会资本、乡贤和村集体共同入股出资,将老厂房改造成土特产展销中心,中心运行以来,农产品销售额已达 100 多万元。截至 2020 年底,Z 市有激活意愿、尚待开发利用的闲置农房近 50 万平方米。市社科院刘教授认为,一些闲置的农村住房厂房,村集体用房破旧不堪,要修缮很费钱,弃之拆之又可惜,而同时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需要建立健全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唤醒沉睡的农房资源。既能给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又能为乡下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场所,像这样的自发探索,在 Z 市农村不断涌现,怎么找准方向?善加利用,至关重要,闲置农房利用改造要遵循“规划-设计-建设”的规范,避免一窝蜂开发,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局限,与村落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匹配。问题三假如你是市调研组成员,请根据给定资料 4,就 Z 市有效激活闲置农房的做法,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25 分)要求:紧扣资料,要点完整,内容具体,条理清晰,不超过 400 字。【答案】三、材料三基层工作细、碎、难,用的多是“绣花功夫”。社会新变化、新现象、新需要层出不穷,这番“绣花功夫”既需要持之以恒,也需要变中出新的“巧心”。S 市新江区最近更新了河长制公示牌,和以往不同的是,公示牌上不再直接写明河长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而是改放一个二维码,市民通过扫描这张“电子身份证”,相关信息便一目了然。新江区河长办的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传统的公示牌经常因为河长职务调整等原因需要现场更新张贴信息,改成二维码后,信息更新在网络后台操作即可,节约了维护经费,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据估算,采用信息化河长制公示牌,全区每年可节约公示牌更新费用100 万元以上,同时增加了不少新的服务功能,老百姓可随时通过扫描二维码反映问题或提出意见。新江区河长制公示牌“升级”,这一细微处的治理创新正是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近年来,N 市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大力推行“点位长”领导责任制,全市划出 35 个重点区域,对数百家包装印刷企业、上千家汽车维修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针对汽车尾气、扬尘、餐饮油烟等污染滚动开展专项整治;全市 2000 多家工地都配备了喷淋降尘设备、防尘网,让扬尘“扬”不起来。精细化管控下,N 市 PM 2.5 年均浓度 5 年来下降近一半,细微处的“绣花功夫”显著提升了老百姓的蓝天幸福。材料四前不久,中部地区某乡镇迎来一次上级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一个星期可以吃几次肉”,有位村民回答“一个礼拜吃一次”。后来反馈情况时,当地基层干部被告知这个问题答得不合格,这位干部很纳闷,乡村治理的水平并不能通过吃肉的频次来体现。再者说,农村有些年纪大的人,平时口味就比较清淡,一个礼拜吃一次肉并不稀奇。但为了检查能过关,他们还是进行了一番“绣花功夫”式的研究,让村民再次遇到这类问题时回答“想什么时候吃肉就什么时候吃”。果不其然,复查时这个问题就通过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抓好复工复产是多数地方的头等大事。然而,也有些企业反映,一些地方复工复产率不顾实际,越高越好,有的地方实招不多,虚活不少,做一些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高经理所在的某大型公司在中部省份的一个开发区设立了子公司。据他介绍,项目去年就签约了,在开发区的组织下,这个项目又在大数据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了第二遍,一个星期后又在半导体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了第三遍。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此类签约现象愈演愈烈,不少地方争相表现“发展成果”。“每次都要硬着头皮麻烦企业,我也不好意思。有的企业不想参加,会委婉地说我们签过一次了,还要再签吗?”一位基层工作人员说,“但只要我们坚持,企业也不敢拒绝,毕竟还要继续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此“绣花”,给企业造成困扰,既耗费了基层干部的精力,也浪费了财政资金。严厂长是中部地区一位焦化企业的负责人。疫情期间他们抓住“无接触经济”和 5G 新基建的机遇,在当地率先建成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厂区内 5G 信号覆盖,厂区环保标准明显提升,复工复产效益显著。结果,换来的是企业成了迎检专业户。“只要有检查组来,上级就把人带来。有时还专门叮嘱,尽量多留领导们一会儿,压缩他们去别处的时间。”严厂长说,我们理解上级的检查考核是必要的形式和监督手段,也理解基层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