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13篇

举报
资源描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13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熟练地开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他们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开展整十数连加、连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口算:20+50=3+2+4= 10+80=8—5—2= 70—30=4+1+3= 90—30=10—3—6= 30+70=8—6—2= 师:你们在做连加、连减题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做的?(从左到右)如果题目中的数变大了,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的连加。板书:30+20+40= (1)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0、20和40这三部分合并起来) 问:你会算吗? 学生自己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谁和他想得不一样? (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0等于90。) (想:3加2加4等于几,就是几十。) 2、教学例2的连减。板书:80—50—20= (1)师:这道连减的题目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从80里面去掉50这部分,再去掉20那部分或从80里面去掉50和20这两部分) 问:怎么算?(学生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80减50等于30,再算30减20等于10。) (想:8减5再减2等于几,就是几十) 3、比较:整十数的连加、连减与10以内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2)各组开展汇报。 (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到右,不同的是计数单位,10以内的连加、连减是以“一”为单位的,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是以“十”为单位的。) 三、牢固练习 1、比照练习 口算:2+5+1=9—4—3=1+3+4=8—2—6= 20+50+10=90—40—30=10+30+40=80—20—60= 请一位女生代表做第1行,一位男生代表做第2行,女生和男生交错开展,其他同学做裁判。 问男生代表: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因为每组题相加减的数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第2行不用算,根据女生算的结果推想一下就可以了。)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50页的第4题。 3、应用问题 (1)有50个花生,大猴吃掉30个,小猴吃掉10,还剩多少个? 师:请你帮小猴算一算。 订正:你是怎样算的? (2)同学们前年栽了30棵树,去年栽的和前年同样多,今年又栽了50棵,三年一共栽了多少棵? 师:你会解答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订正:你是怎样想的? 4、出示图片“填一填” 把10、20、30、40、50填在圆圈里,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开展汇报。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第2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答复,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开展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开展交流,并在“试一试”中开展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开展口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尝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一共有多少棵树。 (2)组织学生交流。 加法 苹果树有80棵,梨树有70棵,问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 80+70=150 答: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50棵。 减法 根据上面的情景图接着提问题:一共有150棵果树,其中有80棵苹果树,其它是梨树,梨树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150-80=70 答:梨树有70棵。 教师指导。 学生间交流。 三、课堂练习 第一题,让学生理解表中合计的含义,然后计算填表。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整十数及相应减法 80+70=150(棵) 150-80=70(棵) 想:(1)8个加7个十得15个十,是150, (2)80加20得100,再加50得150。 想:(1)15个十减8个十得7个十,是70, (2)100减80得20,再加50得7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第4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理解并掌握算法,能正确开展口算。 2、让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形成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 谈话: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先来考考你前面的知识? 第一题:我会算。 下一题:我会做。 (设计理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天性,上课开始,通过比一比我会算、我会做的形式来激趣,既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数的组成等旧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新知识的学习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情境引入 1、情境:小朋友们,喜欢春游吗?(喜欢)一般我们春游都是怎么去呀?(坐车)。出示图片,问2辆车是什么车?(客车)一辆红客车和一辆绿客车。好,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算的数学问题吗?出示问题:红客车和绿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谁能把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出来?(条件是,问题是) 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40+30=?) 追问:40指的是什么?30呢?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多少辆,就要把红客车和绿客车的数量合起来,用加法。) 40和30都是什么数?(整十数)揭露课题。(板书) 4、怎样算出40+30的得数?。自己先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算法,相机板书: 第一种:3个十加4个十得7个十,是70.(根据数的组成) 第二种:4+3=740+30=70 听懂了吗?谁能再来说说?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想4个十加3个十是多少来算的。同桌再说说这道算式的算法。说完打开书第42页,把40+30的得数填在方框里。 读一读算式,这道算式完成了吗?单位名称是什么?有单位要写单位。求出的“70”指的是什么? 5、出示“试一试”:70-30=? 怎样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自己思考,再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得数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