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数学四年下全册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全册教材分析教材第 八 册年 班教 者时间单元教学内容课时1四则运算52观察物体23运算定律7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5三角形6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7图形的运动(二)4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9数学广角一一鸡兔同笼210总复习4教学目标及要求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5.认识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了解解决鸡兔问题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训练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知识归类概念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三角形、三角形的高、底计算四则运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应用题1、优化问题2、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鸡兔同笼问题单 元 教 材 分 析一 单 元 月 日一一月 日课 时 数 5课时 教学时间 第 周一一第 周教学要求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要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教学内容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 的运算。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 .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教学方法探 究 发 现 小组合作教 学 用 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与学生行为备 注一、导入新课,复习铺垫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加减法 5 分钟 口算。4 0+6 5=7 5+3 1=3 7+2 5=(课件出示加减法口算题)1 0 0-2 5=3 5-3 5=2 1 0-7 7=7 7-2 3=9 0+3 6=8 0-1 6=1、理解加法的意义。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 1 4 k 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 1 4 2 k 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 1 4+1 1 4 2=1 9 5 6 或 1 1 4 2+8 1 4=1 9 5 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 示 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1 9 5 6-8 1 4=1 1 4 2 或 1 9 5 6-1 1 4 2=8 1 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三、探 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 的 关系。四、课堂作业五、总结表示)(3)小 结:已 知两个加数 的 和 与 其 中 的 一 个 加 数,求另一 个 加 数 的 运 算,叫 做 减 法。(出示)说 明 减 法 各 部 分 名 称 绿.。1.问:上 面 的 这 些 算 式,你 觉 得 它 们 之 间 有 什 么 联系?2 .观 察 上 述 四 道 算 式 中 数 字 位 置 间 关 系,思考加法和 减 法 之 间 的 关 系。然 后 以 小 组 的 形 式 进 行 讨 论。(小 组 讨 论。个 别 汇 报)2 .根 据 学 生 的 汇 报,出 示:加 数+加 数=和被 减 数 一 减 数=差3.师 归 纳 并 小 结:减 法 是 加 法 的 逆 运 算。(板 书)4 .加 法 各 部 分 之 间 的 关 系。出 示:8 1 4+1 1 4 2=1 9 5 68 1 4 =1 9 5 6-1 1 4 21 1 4 2=1 9 5 6-8 1 4问:观 察 算 式,你 能 得 到 什 么 结 论?和=加 数+加 数加 数=和 一 另 一 个 加 数5 .减 法 各 部 分 之 间 的 关 系。出 示:8 0 0-3 5 0=4 5 0 8 0 0=4 5 0 +3 5 03 5 0=8 0 0-4 5 0通 过 观 察 这 组 算 式,你 能 得 出 减 法 各 部 分 的 关 系 吗?观 察 这 组 算 式 讨 论 归 纳 得:被 减 数=差+减 数 减 数=被减数一差6.练 习“做 一 做”1、根 据2 4 6 8+5 7 5=3 0 4 3,直 接 写 出 下 面 两 道 题 的 得 数。3 0 4 3-2 4 6 8=3 0 4 3-5 7 5=你 是 怎 样 填 出 横 线 上 数 的?2、根 据 加、减 法 各 部 分 之 间 的 关 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3、猜 猜 我 是 几?我 减 去5 6得1 2 0 o 4 8 3加 上 我 得 数 是7 9 2 o3、下 面 各 题 应 该 用 什 么 方 法 计 算?为 什 么?练 习 一 第1题。练习一 4、5谁 来 说 说 我 们 这 节 课 学 习 了 些 什 么?你 知 道 了 什 么呢?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 .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教学方法探 究 发 现 小组合作教 学 用 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与学生行为备 注一、导入新课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义)1、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 (1)用 加 法 算:3+3+3+3=1 2用乘法算:3 X 4=1 2师: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2、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2(3)(1)问:与 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 2 +3=41 2 4-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三、总结第、与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积=因数X因数一个因数=积 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 商被除数=商乂除数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4、做一做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课 题0的运算(3)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难点0 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方法探究发现自主合作教 学 用 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与学生行为备 注一导入新课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 0 0+0=0+5 6 8=0 X 7 8=0 4-2 3=1 2 8-1 2 8=0 4-7 6=2 3 5+0=9 9-0=4 9-4 9=0+3 1 9=0 X 2 9=二、探究新知三、。为什么不能做除数四、课堂测评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2、一个数与0 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 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0 不能作除数。例如,5 4-0 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 相乘得到5。0+0 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 相乘都得0。计算(1)3 6+0=(2)0+6 8=(3)0 X 6 8=(4)5 4-0=(5)0 4-2 8=(6)1 2 8-0=(7)0 +3 6=(8)2 5+0=(9)9 9-0=(1 0)4 9-4 9=(1 1)0+3 9=(1 2)0 X 9=五、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 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 相乘,仍得0。课 题带括号的四则运算(4)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方法探究发现自主合作教 学 用 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与学生行为备 注一、复习引入二、新知探究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 前 学 习 的 混 合 运 算 就 是 四 则 运算。出示例 4:9 6 4-1 2+4 X 21、说说运算顺序。2、如果在9 6 9 1 2+4 X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 6 4-(1 2+4)X 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 6 4-(1 2+4)X 2=9 6+1 6 X 2=6 X 2=1 23、如果在9 6-(1 2+4)X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 6+(1 2+4)X 2 ,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9 6 4-(1 2+4)X 2=9 6+1 6 X 2=9 6 4-3 2=34、阅读“你知道吗?”5、总结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2、选择题:(1)4 7 与 3 3 的和,除以3 6 与 1 6 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4 7+3 3 4-3 6-1 6B、(4 7+3 3)4-(3 6-1 6)C、(3 6-1 6)4-(4 7+3 3)(2)7 5 0 减去2 5 的差,去乘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