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2020-2021学年)全册合集

举报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361教学法”教案设计(2020-2021学年)全册合集教学内容:数一数(2 5页)年级:一年级.主备教师:教学目标:L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2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3 .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习目标:L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2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提纲:1.说说你家里有几个人?大人有几个?2.学校里有几面国旗?有几位老师?导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用处可大了。学好数学先要学会数数,你会数吗?那你能从1 数到1 0 吗?数数看。二、明确目标L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三、预习反馈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抽学生起来回答。四、师生活动学习活动(一)【活动要求】1 .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了解数数和认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 3页的画面)2 .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3 .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4 .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活动过程】1 .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2 .合作探究:(1)对子交流,帮扶。(2)小组合作。3 .展示分享4 .教师点拨(预设)五、当堂训练L认数字卡片。2.和好朋友相互读读第4-5 页上的物体及数量。六、总结提升这节课你会数数了吗?怎样去数呢?板书设计:1、2、3、4、5、6、7、8、9、1 0课后要求:认一认、读一读1 1 0 各数。一年级上册数学“361教学法”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比一比(6页)年级:一年级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 .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2 .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和收集、操作处理信息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习目标:1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2 .培养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长短、高矮”比较。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提纲:1.家里养着几头牛?几只羊?2.我们班有几个男生,有几个女生,男生和女生哪个多?多几个?导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激趣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图,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把它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别的小朋友听。2.揭示主题:刚才的故事中提到了很多东西,老师想知道什么东西更多些?你会比一比吗?.二、明确目标1.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2.培养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三、预习反馈:检查预习情况,抽学生起来说说。四、师生活动【学习活动】【活动要求】自学看课本6 页,试着做一做。【活动过程】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1)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豉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2)小猪去搬木头,有几只小猪,有几根木头,小猪和木头哪个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3)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2.合作探究:(1)对子交流,帮扶。(2)小组合作:3.展不分享4.教师点拨(预设)五、当堂训练填一填:A:103 403 303 504 201B:2口 3口 4=口 口=2 D5六、总结提升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运用本节课的知识,你能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板书设计:“同样多”、“多”、“少”课后要求:同桌可以用自己准备的学具小棒摆出“同样多”、“多”、“少”。一年级上册数学“361教学法”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位 置(上 下 前 后)年级:一年级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上、下”“前、后”必要性。学习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提纲:1.想一想,摆一摆,你的床上摆什么?床底摆什么?2.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床前面有什么?床的后面什么?导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 .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2 .揭示课题: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生回答)二、明确目标1 .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 .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三、预习反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自己起来说说床“上、下”“前、后”有什么?四、师生活动【学习活动】【活动要求】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2)出示主题图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3)说一说: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看一看:观察课本第9页主题图说一说:说一说哪辆车在前面?哪辆车在哪辆车的后面?【活动过程】1 .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2 .合作探究:(1)对子交流,帮扶。(2)小组合作:3 .展示分享4 .教师点拨(预设)五、当堂训练1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2 .前和后是相对的,要有两个物体才能比较。出示类比题:排排队,老师说,你来排。六、总结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上、下 前、后课后要求:在同桌游戏活动中,再次理解和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一年级上册数学“361教学法”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位 置(左右)年级:一年级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密切联系,感受知识左右的必要性。学习目标: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二者相比的相对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提纲:说说自己的左右手。在学校里,上下楼时,我们应该靠哪边走?导学过程:一、导入揭题我们平时走路靠哪边走?由此引出左右。二、明确目标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 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三、预习反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上台来展示左右手。四、师生活动【学习活动】【活动要求】(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a、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b、其实我们身上有些器官也分左右,你能找出来吗?进一步认识左和右。a、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b、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c、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边、右边有几个人)(3)左右的相对性。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活动过程】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2 .合作探究:(1)对子交流,帮扶。(2)小组合作:3 .展不分享4.教师点拨(预设)五、当堂训练做一做第2题六、总结提升你能辨别“左右”了吗?和小朋友分享你是用什么方法辨别的。板书设计:认识左、右课后要求:1.上下楼梯时,我们应靠什么边行。2.我们写字时,通常用什么手握笔,什么手压本子。一年级上册数学“361教学法”教案设计教学内容:1-5 的认识(1 4 1 6 页)年级:一年级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 .会认读写5以内的各数,会数数量是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2 .知道1-5 的数序,能认读1-5 各数,初步建立数感。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和学习会写和数5,会用5表示物体的个数。2 .知道1-5 的数序,能认读1-5 各数。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 的写法。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 的基数含义和写法。教学准备:师生准备1-5 数字卡片、5 根小棒、小圆片5 个预习提纲:观 察 第 1 4、1 5 页主题图,看看上面都有些什么?数一数这些东西都分别有几个?导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出示第1 4、1 5 页主题图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数目,用同样多的小圆片表示出来。二、明确目标1 .通过观察和学习会写和数1-5,会 用 1-5 表示物体的个数。2 .知道1-5 的数序,能认读5各数。三、预习反馈展示课本第1 4、1 5 页主题图,提问学生看看上面都有些什么?数一数这些东西都分别有几个?四、师生活动学习活动(一)【活动要求】对黑板上1-5 各数进行认读。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5各数的形状特征(1 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称钩)。然后大家一起来写一写。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1的下面。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分别摆在对应的数下面,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活动过程】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活动要求,明确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2.合作交流;3.对子交流,帮扶;4.小组合作:组内订正、补充,形成小组共同认识和困惑。5.展示分享。6.评价点拨:由实物抽象出个数,再由个数抽象出数,关键是对数的认读。写的时候注意笔画的书写。五、当堂训练老师拿出3个实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一样多的实物数吗?六、总结提升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运用本节课的知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 1 5的数。板书设计:1-5的认识1 2 3 4 5课后要求:完成课本第1 6页做一做第1、2题。一年级上册数学“361教学法”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比大小(1 7页)年级:一年级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2.认识“”和“二”这三种符号极其含义,同时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学习目标:认 识“”和“二”这三种符号极其含义,同时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教学重点:认识和“二”这三种符号及读法,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和“二”这三种符号的使用。教学准备:师生准备实物卡片,数字卡片,大于、等于、小于号卡片预习提纲:认真看课本第1 7页的内容,看一看你会有什么收获?导学过程:一、导入揭题老师带来了不同种类的几颗糖准备分给三个小朋友,谁愿意来帮老师呢?二、明确目标认识和“二”这三种符号极其含义,同时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反思总结后明确)三、预习反馈把你在课本第1 7页上的收获,跟同桌说一说。四、师生活动学习活动(一)【活动要求】1 .看一看:图中有几只猴?几个梨?几个桃?几根香蕉?2.议一议:每只猴能吃上一个桃,桃子一个也不多,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怎样表示?3 .说一说:3只猴吃2根香蕉够分吗?不够又该怎样表示?那3只猴吃4个梨够分吗?3和4又有什么关系?怎样表示?4 .讨论:大于、小于、等号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