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纸桥》大班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1 年纸桥大班教案年纸桥大班教案20212021 年纸桥大班教案年纸桥大班教案 1 1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使幼儿初步了解改变物体形状可以使物体的载重力发生变化的现象。2.愿意和同伴合作、探索、设计更坚固的纸桥。3.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体现发现乐趣。重点难点重点:愿意和同伴合作、探索、设计更坚固的纸桥。难点:幼儿初步了解改变物体形状可以使物体的载重力发生变化的现象。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普通 A4 打印纸若干;2.A4 打印纸制作的圆柱体,长方体和三棱柱若干;3.书本若干;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吸引孩子的兴趣教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好玩的纸桥游戏”。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我想给小朋友说一个关于圆柱体,长方体和三棱柱的故事。“负责建造大桥的工程师正准备举行一个“桥墩选拔赛”,从中选取最坚固的桥墩。圆柱体,长方体和三棱柱听说后都要来参加比赛,他们都说自己最坚固,最结实,最适合做桥墩。”因此,他们还特意邀请小朋友来评评理,验证一下谁最适合做桥墩。二、交流讨论,第一次探索,谁的力气大(1)提出问题:怎样验证哪种的桥墩“力气”最大教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哪种形状的最适合做桥墩呢?我们又有什么方法比较一下哪个力气最大呢?老师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相同重量的书压到它们身上,看谁先倒,谁的力气就是最小,谁最后倒,谁的力气就是最大,那就是大力士了。(2)幼儿分组尝试:分别往本组的桥墩压相同重量的书,看谁先倒。小结:经过一场激烈的“举重”比赛,圆柱体最终赢得了比赛,工程师最后就用圆柱体来造桥墩了。三、第二次探索:桥面选拔赛(1)提出问题,幼儿分组讨论,探索尝试。教师:选好桥墩,接下来我们就要制作桥面了,请小朋友想想办法用纸怎样做一个结实的桥面吧。(2)教师示范操作教师:老师想到一种方法,就是把纸重复对折来做桥面。你们的想法和我一样吗?我们现在把重复对折后的纸当做桥面,放上书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书本和纸没有掉下去)除了老师这种方法,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3)幼儿分小组尝试,进行实验小朋友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并对桥面进行实验。二、活动结束,教师小结通过这次游戏我们知道,普通的白纸放上一个物品就会被压垮,而重复对折后的纸更结实,放上物品都没有被压垮。重复对折后的纸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波纹纸。所以最后我们可以选波纹纸作为桥面。原来改变一下纸的形状,纸就能承受更大的重量,如果形状不同,物体的承载力就不同。聪明的人们把原来普通的物品改变一下形状,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圆柱体的桥墩更结实;纸箱里面做成波纹状,能让纸箱更结实,更耐用。活动反思本次科学活动我主要让幼儿愿意和同伴合作、探索、设计更坚固的纸桥。并将探索到的发现和结果,与同伴一起分享,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活动流程用时过长。整节科学活动课中,在验证“桥墩”哪个力气最大的过程中,用的时间比较多,导致制作桥面那部分时间相对较少。2、系统性的总结不够。孩子们对探索活动很感兴趣,也能根据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去推敲,但孩子们的经验是散乱的,这时教师的系统性的概括是非常必要的。在探索的时候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在孩子需要知道和帮助的时候就是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来帮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们相互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而更愿意进行下一次的科学探索活动。20212021 年纸桥大班教案年纸桥大班教案 2 2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探索用纸制作不同形状或结构的桥面。2、感知体验纸桥的结构对其承重力的影响。3、学习做简单的记录,愿意表达自己在小实验中的猜想与发现。4、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有一定的折纸经验,会折叠小扇子之类的东西。物质准备:纸杯2 个、彩色卡纸4 张、积木块若干、关于各种桥的图片。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你知道的桥1、你看到过桥吗?你知道的有哪些桥?2、(出示各种各样的桥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木桥、竹桥、石拱桥、吊桥)3、看了这么多的桥,那你知道桥有哪些部分组成(桥墩、桥面)二、试验任务:我的猜想(一)提出问题1、今天我们就要用以下的操作材料来制作自己的小桥。我们需要取一张纸铺在桌面上,将两个纸杯分别倒立在这张纸的两条短边上,桥墩准备好了。接着取一张纸搭在桥墩上作为桥面,小桥就搭好了。2、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取 1 块放在小桥的中间,试一试这座桥结实吗?注意哦,需要把积木放在桥面的中间位置,不要把积木放在桥墩上。2、好,我们发现了什么?一块积木放上去这个桥面就怎么样了?那我要是再放一块积木这个桥面会不会塌了呢?(二)、认识记录表1、出示记录表。今天我们就要来验证三种不同桥面,找出哪种桥面最结实并可以承载最多的积木。2、表格有三部分组成。第一栏是表示桥面的形状。直线表示桥面的纸张是平的,U 形线表示桥面的纸张折成了 U 形,连续的折线,表示桥面的纸张是经过反复折叠的。第二栏是请你来猜一猜每个桥面能放几个积木块,我们可以用数字或圆点表示。第三栏是记录验证的结果。可把每个桥面实际能承载的积木数量记录在上面。3、我们先来猜想一下吧。你觉得直线桥面能承载几块积木,把你的猜想数字写在纸上,交给我。幼儿填写上交,我们展示在黑板大记录表上。三、操作改进:我的结果1、我们对这三个桥面的承载性都进行了猜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请你记住自己的猜想结果。我们现在动手来验证吧。2、直线桥面我们知道是直接放一张纸上去的,那么 U 形桥面我们怎么制作呢。(教师师范)将长方形纸的两个长边向内翻折后立起来,然后搭在桥墩上。积木放在哪里?连续的折线桥面就像扇子一样折叠。3、幼儿操作: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一份材料,你可以把框放在地上,桌面上进行操作,同时将操作验证结果记录好拿到上面黑板上来。4、幼儿动手操作,结果书写张贴在黑板上。四、小结:1、验证完的小朋友可以将材料整理好放在桌子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大家的验证结果。2、我们今天搭了几个纸桥?哪种纸桥最不结实,哪种纸桥最结实?为什么?3、你的猜想和试验结果一样吗?4、今天的纸桥想要把它压变形所需要的力量同它的形状有关系的。一般来说,越长的物体、越长的纸越容易弄弯。我们把纸折叠了以后,折痕的改变分散或抵消一些外来的压力。所以纸也可以承受较大的重量。承重能力即取决于材料,更取决于结构。5、你看,要是用我手上这些纸来做桥面的话,你觉得承重会不会更大呢!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20212021 年纸桥大班教案年纸桥大班教案 3 3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了解物体放置方法、改变桥面形状、桥墩多少与纸桥承重力的关系。2通过自我检验及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比对,不断探索增加纸桥承重力的方法。3积极动手动脑,体验探索与交流的乐趣。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活动准备:积木桥墩(桥墩固定)、白纸、雪花片插在小木棒上(每份数量相同,用于操作与测量)、活动过程:(一)我的纸桥有多坚固 1介绍纸桥和测量方法,让幼儿猜猜:纸桥上能放多少雪花片?2交代操作要求:(1)可以通过折一折,卷一卷的方法改变桥面形状。(2)雪花片可以随意摆放,但必须要放在桥面上。(3)听到教师的口哨声必须马上集合。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1)提醒幼儿正确取放雪花片。(2)引导幼儿尝试新的方法。4交流。(1)请成功的幼儿介绍优秀经验。(2)对比和评价操作方法相似,结果却不同的纸桥,分析原因。(3)让操作失败(桥倒塌,雪花片散掉)的幼儿分析失败的原因。教师小结,引出第二次操作。(二)谁的纸桥最坚固 1提出操作要求:让所有的雪花片都站在纸桥上就是胜利者。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1)引导幼儿验证成功幼儿归纳的优秀经验。(2)引导幼儿探索能让纸桥更坚固的方法。3交流(1)评出最牢固的纸桥。(如果成功者不多,教师可以演示桥面折成波浪的方法)(2)请成功的幼儿归纳优秀经验,并记录在记录表上。A 桥面更宽更厚能承受更多的力。B 桥面折叠后拱起来能承受更多的力。C 桥面折叠成波浪能承承受更多的力。D 把雪花片放在桥墩上能放更多。(三)我们的长江大桥 1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桥墩和纸,要求小组成员合作造出长江大桥,放上所有的雪花片。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引导创新方法。(2)引导幼儿相互合作。3展示幼儿作品。4教师小结:桥墩能起到支撑的作用,改变桥面形状能增大桥的承受能力,所以能让我们的纸桥更坚固。建筑师们也是根据这些原理,建造了许多坚固的桥,如美国的金门大桥和中国的赵州桥。小朋友只要多动脑筋多动手,也能成为伟大的工程师。活动延伸: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在科学区中继续探索桥的秘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20212021 年纸桥大班教案年纸桥大班教案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纸的折叠方式与承受力之间的关系;2、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丰富幼儿对力的感性经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相同大小的纸、塑料小兔若干、两块高矮相同的积木,记录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纸折叠越多越能承受压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演示法、探索操作法;实物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观察,发现问题师:“我请小朋友看徐老师做一个有趣实验。”教师把一张纸架在两块积木上,先让孩子猜想往上面放塑料小兔,纸会不会掉下来,然后往纸上放塑料小兔,请幼儿观察,鼓励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幼儿观察教师实验,并猜测纸上放小兔会不会掉下来。二、得出让纸结实的办法1、请幼儿想想怎样能使这张纸桥变得更结实,能承受小兔的重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使这张纸桥变得更结实?我请小朋友说一说。”2、尝试按照自己思考的方式实验,验证哪种折法承受的重量最大。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方法,并说说为什么自己会这样想。以幼儿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幼儿探索怎样折纸桥可以使纸具有较大的承受能力,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三、验证猜测结果。师:“现在,我们想了好多办法,我要请你们来试一试,用纸来折一折结实的小桥。我要求,每个小朋友折的要和你的小伙伴折的不一样,我们要动动脑筋,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幼儿两两讨论一下自己想怎样折,然后操作幼儿一边操作,教师引导“试试看把纸折成拱形的会不会增加桥的承受力”、“有没有小朋友折成瓦楞的形状”。教师有目的的要求小组幼儿折的方式不要全部一样,也有利于幼儿比教。通过自己动手,观察比较的方式自己来得出结论,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养成。20212021 年纸桥大班教案年纸桥大班教案 5 5【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了解物体放置方法、改变桥面形状、桥墩多少与纸桥承重力的关系。2、通过自我检验及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比对,不断探索增加纸桥承重力的方法。3、积极动手动脑,体验探索与交流的乐趣。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积木桥墩(桥墩固定)、白纸、雪花片插在小木棒上(每份数量相同,用于操作与测量)【活动过程】一、纸桥有多坚固。1、介绍纸桥和测量方法,让幼儿猜猜:纸桥上能放多少雪花片?2、交代操作要求:(1)可以通过折一折,卷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