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幸福是什么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1 年幸福是什么教案年幸福是什么教案20212021 年幸福是什么教案年幸福是什么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理清故事脉络,理解幸福含义。2.朗读句子,感悟就就句子的丰富涵义,写出自己的理解。3.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与别人或者别人给与的幸福,懂得幸福无所不在。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充分理解与感悟三个牧童十年后对于幸福的体会。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谁来给“幸福”找一找近义词?你生活中遇到过开心或者愉快的事情吗?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是啊,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的三个小朋友却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二、学习课文。(一)初读课文,提出要求:1.准确朗读课文一遍,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2.想一想:_主要讲了什么?(谁?怎么样?)(二)反馈交流1.生字读音情况:彼此铁锹树杈诧异麦子义务兴奋砌成2.说说主要内容:三个牧童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找到了幸福。(三)找到幸福是什么了吗?画出他们找到幸福的相关句子。初步理解感悟幸福:出示三句话: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而感到幸福。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工作。我勤勤恳恳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随机理解句子。理解:他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这么小的事是什么事情?这么大的好处是什么好处?那时,他们感到幸福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快乐、激动、兴奋)三、深入理解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挖一口小井学医,治好病人当消防队员扑救获救人当花匠种花美化环境当农民耕地种麦子,养活许多人他们都是为了别人,同时也为了自己。你们现在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吗?写一写“幸福是”四:小结升华出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20212021 年幸福是什么教案年幸福是什么教案 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 幸福是什么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教学时间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歌声导入,齐唱幸福拍手歌二、揭题,解题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三、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三个青年人是怎样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再次阅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五、理解三个青年说的话。(读句子想情景,议现实,感情读)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六、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七、朗读全文,现在你对幸福又有什么理解呢?1.自己思考;2.小组讨论;3.大家讨论得出:_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article/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八、除了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分组讨论全班交流。九、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你们想知道爸爸妈妈的想法吗?回家请家长谈幸福,写下来。十、作业:1、写下家长的幸福观2、课外阅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3、以幸福为主题写一篇随笔,题目自拟20212021 年幸福是什么教案年幸福是什么教案 3 3【教材简析】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故事情节奇异是_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_的可读性。【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教学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教学的难点是【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教法学法】自学课文,理清脉络;紧扣主题,自读自悟;联系现实,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多元感悟。【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1.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2.板书课题,齐读。二、朗读感知1.读课文,正读音。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三、探究起因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5.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四、感悟幸福1.过渡(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自由读下面的课文。2.交流: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3.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4.速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益”就是好处。这句话是说: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这句话的意思看起来很抽象,但联系课文理解,就变得非常具体、丰富。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给人们带来了好处,这是幸福。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病人恢复了健康,他感到多么幸福。第二个青年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的劳动没有白费,对别人是有用的,所以他也是幸福的。第三个青年留在村子里耕地,麦子养活了许多人,他的劳动也没有白费,他也感到幸福。这样,抽象的道理就被这几个具体的事例诠释得淋漓尽致。)五、总结深化1.体会“幸福”的含义。2.故事情节奇异是_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_的可读性。3.概括中心: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4.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5.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六、作业布置1.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2.搜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板书设计10_幸福是什么(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20212021 年幸福是什么教案年幸福是什么教案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3能把课文演一演。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2演课本剧。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初步形成幸福观。2理解_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谈话导入谈话导入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3认读生字。学习新课学习新课一、了解一、了解_内容内容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注:引导学生读 13 到 22 自然段。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二、演课本剧1分角色朗读。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3汇报演出。作业布置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本课小结(根据当时情景而定)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0_幸福是什么(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幸福的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二浙江省湖州师范附属小学盛新凤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