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匡河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匡河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100mL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 浓度减小,可采用方法是(  ) A.加热                      B.加入0.1mol/L 的醋酸溶液100mL C.加入少量的0.5mol/L的硫酸  D.加入少量1mol/L 的NaOH溶液 参考答案: D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其电离,向醋酸中加入和氢离子反应或醋酸根离子反应的物质或者是加水稀释都能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说明改变的条件能和氢离子反应. 解答: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不符合条件,故A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醋酸溶液,氢离子浓度不变,所以不符合条件,故B错误;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所以不符合条件,故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所以促进醋酸电离,且氢离子浓度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既要考虑促进醋酸电离又要考虑氢离子浓度降低,根据外界条件对其影响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2.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 △H=-285.8kJ·mol-1        B.等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C.根据中和热△H=-57.3kJ·mol-1,可知将含0.5molH2SO4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 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57.3kJ        D.由C(s,石墨)→C(s,金刚石) △H= +1.9kJ·mol-1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参考答案: D 略 3. 向体积均为1 L、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中分别投入0.28 g Fe,则图中的曲线符合反应事实的是(  ) 参考答案: C 略 4. (2005·全国卷Ⅱ)11.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映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参考答案: B   A2(g)+2B2(g)2AB2(g)是放热反应,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均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减少,A错误,正确答案为B。   5. 相同温度下,容积相同的甲、乙、丙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SO2(g)+O2(g)      2SO3(g)+197 kJ。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SO2 O2 SO3 Ar 甲 2 1 0 0 放出热量:Q1 乙 1.8 0.9 0.2 0 放出热量:Q2 丙 1.8 0.9 0.2 0.1 放出热量:Q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Q1=Q2=Q3 B.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SO2的体积分数最大        C.甲、乙、丙3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D.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SO3(s)的反应放热小于197 kJ 参考答案: C 略 6. 已知101 k Pa时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 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C8H18 + 25O2 = 16CO2 + 18H2O  △H =-11036 kJ·mol-1 B. 2C8H18(l) + 25O2(g) = 16CO2(g) + 18H2O(l)  △H =-11036 kJ·mol-1 C.2C8H18(l) + 25O2(g) = 16CO2(g) + 18H2O(g)  △H =-11036 kJ·mol-1 D.2C8H18(l) + 25O2(g) = 16CO2(g))+18H2O(l)  △H =-5518kJ·mol- 参考答案: B 略 7.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和碳酸钡     D.在Z导管的出口处会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参考答案: D 略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中所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D.1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CO32- 参考答案: C 略 9. 有一不纯的铝样品中含有硅和铁两种杂质,现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等质量的气体.已知在常温下,硅可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氢气.则此不纯的铝样品中含铁和硅的质量之比为 A. 4∶1                   B. 2∶1                 C. 3∶1                 D. 1∶1   参考答案: A 1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或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 C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 ②互为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③两种粒子,质子数一样,离子带电,离子的电子数一定和质子数不一样,分子不带电,分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一定相等,据此判断; ④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 ⑤元素不谈质量数,一种元素的原子可能有不同的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解答】解: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若为原子则属于同种元素,故①错误; ②互为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②错误; ③分子显电中性,离子带电,两种粒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如果一种为分子则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一种为离子则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等,这样就与题设矛盾,所以不可能为一种分子一种离子,故③正确; ④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Na+与Mg2+,故④正确; ⑤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不谈质量数,一种元素可能存在不同的核素,同一元素的原子可能有不同的质量数,故⑤错误; ⑥某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等于该原子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故⑥错误. 所以①②⑤⑥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位素、质量数等基本概念,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同位素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1.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改变时,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Na2O2 与CO2                   B.NaOH与 CO2       C.Ca(OH)2与NaHCO3             D.Na与O2 参考答案: A 12. 过氧化氢的沸点比水高,但受热容易分解。某试剂厂先制得7%~8%的H2O2溶液,再浓缩成30%溶液时,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   A.常压蒸馏      B.加压蒸馏    C.加生石灰常压蒸馏     D.减压蒸馏 参考答案: D 1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A个电子 B.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A个NH4+ 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 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A电子 参考答案: A 略 14.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 A 略 15. 将0.1 mol/L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 (Ac-)>c (Cl-)>c (HAc)>c(H+)   B.c (Ac-)>c (Cl-)>c (H+)>c (HAc) C.c (Ac-)=c (Cl-)>c (H+)>c (HAc)  D.c (Na+)+c (H+)=c (Ac-)+c (OH-)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两种可能: 一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32﹣+H2O=2Fe2++SO42﹣+2H+; 二是发生双水解反应:2Fe3++3SO32﹣+6H2O=2Fe2++2Fe(OH)3(胶体)+3H2SO4, 为了证明是哪一种反应发生,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下列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Ⅰ:学生选择的实验用品:Na2SO3浓溶液,BaCl2稀溶液,稀盐酸,试管若干,胶头滴管若干,从选择的药品分析,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 实验Ⅱ:取5mL 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入 Na2SO3浓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浓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加深,最终变为红褐色,这种红褐色液体是                      向红褐色液体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将溶液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KSCN溶液变成血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实验Ⅲ:换成两种稀溶液重复实验Ⅱ,产生现象完全相同,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若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