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鹤峰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市鹤峰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石油的分馏    B、石油的裂化   C、煤的干馏   D、乙烯聚合 参考答案: A 略 2. 不用任何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 A.氨水和AlCl3               B.KAlO2和KHSO4 C.FeCl3和KOH              D.Na2CO3和HNO3 参考答案: BD 3. 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32g /mol   D.64g /mol          参考答案: C 略 4. 《开宝本草》中记载了如何提取硝酸钾:“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临汁后,乃煎炼而成”。文中对硝酸钾的提取没有涉及的操作及方法是 A. 溶解    B. 蒸发    C. 结晶    D. 萃取 参考答案: D 【详解】“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的意思是冬天气温降低,硝酸钾溶解度降低,结晶析出覆于地面;“扫取以水淋汁”的意思是收集析出的硝酸钾固体,再将硝酸钾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煎炼而成”的意思是蒸发浓缩硝酸钾溶液,使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固体,文中不涉及萃取操作;答案选D。 【点睛】明确物质的性质特点以及常见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例如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蒸发是指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升温的方式让溶剂脱离溶质的过程,答题时需要灵活应用。 5. 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储存1mol H2 时转移的电子为2mol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参考答案: B 略 6. 已知某KOH样品中含水7.62%,含K2CO3 2.23%,含KOH 90%。现将1.00g 样品加入46.00mL 1.00mol/L的盐酸中,过量的酸用1.070mol/L KOH溶液中和。蒸发溶液,蒸发到无水时,可得的固体的质量 A、3.00g    B、  3.43g     C、4.50g         D、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 参考答案: AB 略 8. 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 A.颜色变浅        B.逐渐变为红色      C.没有改变         D.变为棕黄色 参考答案: D 略 9. 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②电解初期,主要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 ③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④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各物质中含氮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 0.1molNH4Cl                           B. 0.1molNH4NO3 C. 1.204×1023 CO(NH2)2                    D. 0.2mol NH3·H2O 参考答案: C 略 11. 已知某粒子ZARn+,则元素R的原子序数是() A.Z       B.A﹣Z      C.Z﹣n        D.Z+n 参考答案: A 考点:核素;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来解答. 解答:解:由某粒子ZARn+,可知质子数为Z,而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所以元素R的原子序数Z,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关系,难度不大. 12. 将体积为V mL的试管充满NO气体,按右图进行实验.当通入相同条件O2 49 mL时,液面仍在原来位置,则试管体积V为 A.49mL                                 B.30mL C.28mL                                 D.24.5mL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B.胶体是一种纯净物 C.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D.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参考答案: C 14.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其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A、C的最低价阴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元素的最高正价不可能是+6价    B. 原子半径:B>A>C C. 离子半径:B2+>C->A2-    D. 氧化性:C<A 参考答案: B 【分析】 由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则A为ⅥA族元素,C为ⅦA族元素,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在C的下一周期,则B为Mg元素,C为F元素,A、B同周期,则A为S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A为S元素,S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故A错误;B.A为S元素,B为Mg元素,C为F元素,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为B>A>C,故B正确;C.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核外电子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为A2->C->B2+,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氧化性为C>A,故D错误;故选B。 15.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镁粉与稀盐酸反应 B. 甲烷燃烧 C. 碳酸钙受热分解 D. 中和反应 参考答案: C 【详解】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A.镁粉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甲烷燃烧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碳酸钙受热分解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 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答题时还需要明确物理变化中的放热或吸热不能归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了浓硫酸和SO2的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螺旋状的铜丝伸入浓硫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实验中,试管Ⅱ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_____(填现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反应后,将试管I中的液体逐滴加入水中,溶液呈蓝色  B.试管Ⅲ中出现白色浑浊 C.试管Ⅳ中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试管V中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尾气 (4)若反应中有0.02 mol H2SO4被还原,则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_mL(标准状况下)。 参考答案: (1)    (2)品红溶液褪色    (3)B    (4)448 【分析】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单质铜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SO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还原性;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详解】(1) 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试管Ⅱ中的现象为品红溶液褪色; (3) A. 试管I中有CuSO4生成,将反应后的溶液滴入水中,溶液呈蓝色,故A正确; B. 试管Ⅲ中SO2不会和BaCl2反应,所以不会出现白色浑浊,故B错误; C. 试管Ⅳ中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故C正确; D. 试管V中的NaOH溶液可以和SO2反应,所以可以用于吸收尾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4) ,反应中生成1mol SO2被还原的H2SO4为1mol,若反应中有0.02 mol H2SO4被还原,则反应产生的SO2气体为0.02 mol,体积为448mL(标准状况下)。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二氧化硫具有的化学性质及正确的检验方法,明确二氧化硫的弱酸性,不能与BaCl2反应,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已知a、I、e为三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粒子代码 a I e 原子核数 单核 四核 双核 粒子的电荷数 一个单位正电荷 0 一个单位负电荷         物质A由a、e构成,B、C、D、K都是单质,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J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E(溶液)→M              。②I溶于G                    。 (3)在通常状况下,若1 g C气体在B气体中燃烧生成H气体时放出92.3 kJ热量,则2 mol H气体完全分解生成C气体和B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0分,每空2分) (1)B.Cl2  J.NO(2) ①H+ +ClO-= HClO  (3)NH3+H2ONH3·H2O NH4++OH-        (4)2HCl(g)=H2(g)+Cl2(g);△H= +184.6 kJ·mol-1   略 18. 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碱(如NaOH)溶液和Na2SiO3溶液,应用橡皮塞原因:              . 参考答案: 玻璃成分中的SiO2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是一种粘合剂,可将瓶壁与瓶塞粘到一起.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 【分析】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能的硅酸钠,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能的硅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 故答案为:玻璃成分中的SiO2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是一种粘合剂,可将瓶壁与瓶塞粘到一起. 19. (2015秋?赣州期中)饱和碳酸钠溶液在空气中因水分自然挥发出现了较多白色固体,某学生欲分离得到碳酸钠溶液,他应该选取的分离方法是      ;分离过程中除使用铁架台(带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