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教案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教案设计【对教材的理解】教师在备课中必须理清教材知识的完整性与内在的联系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达到承上启下、左右逢源的目的,避免知识的破碎。这单元知识系统性的安排,首先是简要地阐明氮气在通常状况下的不活动性,及在特定条件下能和氢、金属、氧等元素直接化合。然后依次引出氮和氢的化合物氨;氮和氧的化合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通过NH、NO、NO 等的性质又导出硝酸的工业制法氨的催化氧化法。在硝酸性质的一节中,从硝酸分子结构的不稳定性,分析了硝酸的强氧化性及其对金属反应的特殊性,从而认识硝酸盐受热易分解出氧的特性。32在知识联系方面,N、NH、NO、NO 的性质以及 HNO。的化学特性是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又彼此密切地联系着。其中氮的化学性质是氨和氮的氧化物的基础知识;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又是工业上制取硝酸的知识基础。反过来说,通过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学习,巩固了氮的化学性质;通过硝酸的工业制法氨的催化氧化法的学习,又把氮、合成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知识系统地串联起来。2323【讲授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管你采用何种方法教师应充分掌握教材,了解学生,抓住重点,理顺系统,从实际出发,启迪思维。达到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加深理解并澄清一些错误观点的目的。复习教学中应抓住下列几个方面的重点,予以突破。1氮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采用对比法(与已学单质分子的对比),从它所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式、键能的大小,突出氮分子有三个共价键结构的特点,阐明氮分子具有稳定结构,在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必须说明氮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如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就能与其他物质反应。2氨的化学性质及氨在实验室中的制法及原理。首先抓住氨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密切关系,分析氨分子中氮原子是不等性 SP3杂化,有一孤对电子,能形成配位键;氮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位于三角锥的顶端,三个氢原子位于锥底,又因这一孤对电子的电子云较多地分布在氮原子的上部,使 NH 键具有较大的极性,可形成氢键。让学生理解氨易液化、易溶于水并呈碱性、熔点、沸点较高(NH33PH88,AsH55)等性质。333演示氨的分解实验,(将 NH 气通过盛有铁粉的灼烧玻管)证明有氢气生成,3得出 2NH3N+3H 的可逆性;演示氨易溶于水的实验,证明氨分子有孤对电子,22其溶液呈碱性;演示氨在铂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的实验,证明工业上用氨制取硝酸的过程(写出各步化学反应式),是放热反应,能保持铂丝处于红热状态。3硝酸的特性硝酸的性质较复杂,它有挥发性、强酸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特别是硝酸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很复杂,学生难掌握,所以硝酸的特性,既是本教材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应先从硝酸分子中 N 的价态为+5 是最高化合价,只能得到电子作氧化剂,同时硝酸不稳定,易分解出O具有强氧化性着手分析。至于硝酸发生还原反应时其还原产物可概括三大类讲述:a氧化金属硝酸的还原产物随着硝酸的浓度和金属的活泼性不同而不同b氧化非金属一般浓硝酸生成 NO,稀硝酸生成 NO,非金属则氧化成高价氧化物或它的对应酸。2在判断浓 HNO 与稀 HNO 的氧化性孰强孰弱,学生极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N的还原程度稀 HNO(还原产物为 NO)比浓 HNO(还原产物为 NO)大,得出稀 HNO的氧比性大于浓 HNO 的错误结论。应指出硝酸氧化性的强弱,不能以还原产物中N 的价态为准则,必须强调浓 HNO 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33332333C氧化化合物(不详谈)如硝酸氧化盐酸,(即王水的制成)HNO(浓)+3HCl(浓)=2HO+Cl+NOCl224硝酸盐的分解规律指出硝酸盐的稳定性比硝酸强;硝酸盐固体灼热才分解;除硝酸的铵盐外,其它的硝酸盐灼热分解都生成 O,至于其余的产物则视金属活泼性的不同而不同(教师可按教材的叙述进行归纳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