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3.50KB
约17页
文档ID:337449446

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课程设置:满足学生多远发展需求课程内容: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教学: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多样化教学评价: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观察辨识;分类表征;宏微结合)“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动态平衡)“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证据获取及推理、模型认知及应用、模型建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问题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解释结论、交流评价、质疑创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科学态度、绿色应用、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科学素养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认识与观念科学思维与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平衡思想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实验探究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化学科学核心素养高中化学的学段、模块和学分的规划高中化学的学段、模块和学分的规划 选修化学选修化学2 2(0 04 4学分)学分)系列系列1 1:实验化学:实验化学系列系列2 2: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社会系列系列3 3:发展中的:发展中的 化学科学化学科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2 2学分)学分)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模块(2 2学分)学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模块(2 2学分)学分)选修化学选修化学1(06学分)学分)必必 修修 化化 学(学(4学分)学分)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 简单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简单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化学与社会发展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主题 X1-模块1: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 主题1 有机化合物的组合与结构 主题2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主题3 生物大分子与合成高分子 X1-模块2: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 主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主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X1-模块3: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主题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主题2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微粒的空间排布 主题3 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与价值必修必修主题1 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2 化学实验与探究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应用主题4 物质结构与反应规律主题5 多样的有机化合物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2 2学分)学分)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模块(2 2学分)学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模块(2 2学分)学分)选修化学选修化学1(06学分)学分)必必 修修 化化 学(学(4学分)学分)修订后的必修和选修修订后的必修和选修1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1)学科核心素养统领,突出核心观念和重要概念的发展功能(2)体现标准的先进性和引领性,注重实践的示范性和操作性(3)减少和调整部分学习内容,减轻学生负担(4)规定学生必做实验以转变不重视实验教学的现状(5)坚持学习内容的主体性、结构性和学习进阶(6)以主题为单位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业要求,认知结果、认知途径和素养能力表现并重(7)提出针对内容主题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建议(8)精选真实、有意义、体现时代性的学习情景素材修订后的选修修订后的选修2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1)保持和继承原有选修课程的精华(2)更体现多维、生动、发展的现代化学科学面貌(3)更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4)更加重视与区域和校本选修课程的可兼容性(5)更增强开课和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内容标准内容标准】1元素与物质分类:元素与物质分类:认识无算可以组成不同类别的物质,相同类别的物质具认识无算可以组成不同类别的物质,相同类别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认识一种元素可能具有有相似的性质,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认识一种元素可能具有不同的化合价,含有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之间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不同的化合价,含有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之间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相互转化。

实现相互转化2氧化还原反应与物质性质:氧化还原反应与物质性质:知道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知道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够根据元素化合价认识物质的氧化性和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够根据元素化合价认识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还原性,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3电离与离子反应:电离与离子反应: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4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交接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交接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5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氮、硫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氮、硫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态环境的影响6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方面的重要价值,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学业要求学业要求】1能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能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列举列举某种元素的典型代表物某种元素的典型代表物1-1-21-4-1)2能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能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设计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进行初步的初步的验证验证1-2-11-2-32-3-53-1-3)3能根据原料与目标物之间的类别与价态关系能根据原料与目标物之间的类别与价态关系设计物质的转化路径设计物质的转化路径1-3)4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能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以及自然和环境中的常见问题实验室、生产、生活以及自然和环境中的常见问题能够能够妥善妥善保存保存、合理合理使用使用化学品,例如含氯消毒剂等化学品,例如含氯消毒剂等3-4)5能够利用物质性质设计方案完成简单的能够利用物质性质设计方案完成简单的分离、提纯、检验和制备分离、提纯、检验和制备等任务。

等任务3-13-4)6能够分析人类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以及对环境产能够分析人类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能够生的影响能够有意识运用所学的指示或寻求相关证据有意识运用所学的指示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如雾霾防治、水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如雾霾防治、水环境保护、食品安全3-44-3)(突出知识转化为素养和能力的表现,现特定主题领域的学科知识方式和关键突出知识转化为素养和能力的表现,现特定主题领域的学科知识方式和关键能力要求能力要求)【教学提示教学提示】教师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应发挥物质分类、氧化还原概念原理的知道作用;知道学生形成基于元素认识物质性质的核心观念和关键能力;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问题情境;充分运用实验观察和启发思考的教学策略,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性质预测、方案设计、概括解释等高水平的探究活动教学提示】本主题的教学知道思想和重要策略本主题建议的学习活动与情境素材 1学习活动建议 (1)实验及探究活动 (2)交流讨论、查阅资料与社会调查 2情境素材建议实验及探究活动实验及探究活动学习活动建议学习活动建议学生必做:学生必做: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

氯水的性质及成分探究,铵盐的性质,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溶液中Fe3+、NH4+、CO32-、Cl-、SO42-等离子的检验,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及发生条件(测定电流或电导率的变化)建议实验:建议实验: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发生条件,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探究,过氧化氢氧化性还原性的探究,金属钠的性质,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氨气的制备及性质,浓稀硝酸的性质,氮氧化物的性质与转化,二氧化硫的性质,浓硫酸的性质等查阅资料与社会调查:查阅资料与社会调查:从含硫、氮物质的性质及转化的视角分析酸雨、雾霾的成因、危害与防治,分析调查水体中重金属污染及富营养化的危害与防治,讨论日常生活中含氯化合物的保持与使用学习情景素材建议学习情景素材建议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补铁剂,实验室中硫酸亚铁的保存与使用,印刷电路板,打印/复印机中铁的氧化物(利用磁性性质),菠菜中铁元素的检测;钠仓库着火的扑救,钠用作强除水剂(制取无水乙醇)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情境素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情境素材火山喷发中含硫物质的转化;“雷雨发庄稼”,氮的循环与氮的固定,工业合成氨、工业制硫酸/硝酸,氮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食品中适量添加二氧化硫的作用(去色、杀菌、抗氧化);含氯消毒剂及其合理使用,氯气、氨气等泄露与处理,酸雨的成因与防治,汽车尾气的处理。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电离理论建立的化学史,从燃素说到氧化还原理论,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基于元素认识物质基于元素认识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质质化学反应中的守恒与化学反应中的守恒与平衡平衡实验和探究是化学科实验和探究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和基本方法学的基础和基本方法化学科学技术促进社化学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会可持续发展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科学认识与观念科学认识与观念科学思维与方法科学思维与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宏微结合宏微结合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分类表征分类表征 模型认知模型认知变化平衡变化平衡 绿色应用绿色应用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大观念大观念主题或模块主题或模块学段学段学科本质学科本质育人价值育人价值学生发展学生发展规律规律课程实施建议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评价建议【例例】必修必修主题主题1 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主题2 化学实验与探究基础化学实验与探究基础主题主题3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主题主题4 简单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简单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主题主题5 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教学提示教学提示学业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必修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必修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水平水平1知道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能分析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转化形式,能从物质的组成、构成微粒、主要性质等方面解释或说明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验数据通过简单计算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

具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能主动关心并参与和化学有关的社会议题的讨论,赞赏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做的贡献;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讨论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如酸雨防治、环境保护、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