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0讲-现当代东方文学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8MB
约46页
文档ID:337445976

第十讲 现当代东方文学一、概述(一)现当代东方文学起止时间:现当代东方文学起止时间:一战前后至今一战前后至今 现当代东方文学加入了20世纪世界文学发展的新格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继续发展的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文学主潮并驾齐驱的局面,可分为三大主要文学类别:无产阶级文学、传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二战以后,东方又形成了第四大文化体系黑非洲文化体系.现当代东方文学的代表:现当代日本文学、现当代中国文学、现当代印度文学、现当代韩国文学20世纪世界文坛四大“板块结构”:西欧北美苏联东欧拉美亚非 按地域划分(二)现当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点(二)现当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点 1 1、现现代代东东方方文文学学继继承承并并深深化化了了近近代代东东方方文文学学传传统统,主主流流是是反反帝帝、反反封封建建的的民民族族民民主主革革命命的的文文学学,主主要要采采用用现现实实主主义义创创作作方方法法,日日本本还还出出现现了了早早期期现现代代主主义义派派别别代表作家:代表作家:日日本本的的叶叶山山嘉嘉树树、德德永永直直、宫宫本本百百合合子子、小小林林多喜二多喜二朝鲜的李箕永、韩雪野朝鲜的李箕永、韩雪野越南的阮公欢越南的阮公欢缅甸的德钦哥都迈缅甸的德钦哥都迈泰国的西巫拉帕泰国的西巫拉帕印印度度尼尼西西亚亚的的普普拉拉姆姆迪迪亚亚印度的普列姆昌德印度的普列姆昌德伊伊朗朗的的萨萨迪迪克克赫赫达达雅雅特、伯佐尔格特、伯佐尔格阿拉维阿拉维埃埃及及的的塔塔哈哈侯侯赛赛因因、马哈福兹马哈福兹小林多喜二普列姆昌德文学团体或流派:文学团体或流派:朝鲜的“焰群社”、“帕斯求拉”、“卡普”日本的“播种人”、“文艺战线”、“前艺”、“劳艺”、“纳普”和“克普”、“新感觉派”、“新兴艺术俱乐部”中国的“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越南的“艺术为人生派”与“为艺术而艺术派”印度的全印度进步作家协会伊朗的“四人组”叙利亚的“迈蒙文学会”黎巴嫩的“道路派”2 2、当代东方文学、当代东方文学 由近代化文学时代的东西方文化由近代化文学时代的东西方文化冲突转向东西方文化融合,文学观和冲突转向东西方文化融合,文学观和创作方法呈现为多元开放的新局面,创作方法呈现为多元开放的新局面,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得到进一步体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现当代东方各国的现实主义大致可分为:历史文化派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通俗化、大众化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历史文化派现实主义 基本特点是在创作中强化历史文化意识,对以往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和反思,许多作品具有史诗风格当代东方的历史文化派现实主义还表现为对民族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寻根”和反思印地语文学中的“地域派文学”或“边区文学”,80年代的中国文坛也出现了一批“寻根”文学,日本也有乡土文学作家代表作家作品:日本作家北杜夫的榆氏一家泰国作家克立巴莫的四朝代印度尼西亚作家普拉姆迪亚的人世间四部曲巴基斯坦作家阿卜杜侯赛因的悲哀世代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三部曲两宫之间勒努的长篇小说肮脏的边区阿城的棋王、遍地风流韩少功的爸爸爸郑万隆的黄烟、野店水上勉的雁寺批判批判现实现实主主义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东方各国民族独立解放,国内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繁荣起来在日本传统文学中,社会批判因素比较微弱、含蓄,尤其是近代“私小说”的个体封闭性限制了文学对社会问题、社会政治的关心,战争时期的法西斯统治也扼杀了文学的批判性在战后的几十年间,批判现实主义才在相对民主的社会空气中逐渐形成代表作家作品:代表作家作品:石川达三的金环蚀山崎丰子的浮华世家(又译华丽家族)井上靖的斗牛、夜声,还有天平之甍、楼兰、敦煌等“西域作品”克里山钱达尔的一头驴子的自述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韩国的“参与文学”派、“70年代作家群”通俗化、大众化的现实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现实主义 五、六十年代以来的日本、印度和韩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

其中,日本和印度的通俗文学阵容最大,也最有特色日本通俗文学主要样式有推理小说、时代小说、科幻小说、幽默小说、爱情小说等二战以后发展最快、成就最高的是推理小说日本推理小说日本推理小说的奠基人是江户川乱步(18941965);松本清张(1909)开创了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先河,有小说500多部(篇),在日本掀起了“松本清张热”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另一著名作家是森村诚一(1933),1978年发表了代表作系列“证明”三部曲: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日本推理小说作家还有西村京太郎(1930)、赤川次郎(1948)等日本推理小说在近年来的畅销书中一直名列前茅,许多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对周边许多国家地区的书籍市场也形成了冲击波人性的证明电影海报追捕电影海报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东方化的现代主义日本的现代主义文学最为发达,有“战后派”、“无赖派”、“太阳族”、“存在主义”、“内向的一代”、“第三新人”派、“透明文学”派、都市文学等;韩国有“战后派”、存在主义文学、“新感觉派”;中国有“朦胧诗”派、新生代诗人、“新潮小说”、荒诞派戏剧等;印度印地语文坛有“新小说派”,印度孟加拉语文坛有“现代主义派”;伊朗有青年文学家团体“拉贝”;埃及有陶菲格哈基姆的荒诞哲理剧;尼日利亚有索因卡的荒诞派戏剧;等等。

战后文学”“战后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的“战后派”文学日本战后派文学的产生以1946年现代文学杂志创办为开端,其后出现了野间宏(19151991)的脸上的红月亮(1947)、大冈升平(1909)的俘虏记(1948)等优秀作品韩国战后派文学代表了韩国战后文学的主流战后派又以“六二五”南北战争为界分为前后期两部分三岛由纪夫(19251970)他被评论家称为“非战后派的战后派”、“虚假的战后派”他的创作比一般的战后派作家更为深刻复杂,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具有重大影响,90年代,国际上掀起了“三岛由纪夫热”,他已被公认为当代世界文学中第一流作家其主要作品有假面的告白(1949)、爱的饥渴(1950)、禁色(1951)、潮骚(1954)、金阁寺(1957,代表作)等这位作家善于描写变态心理,其小说的基本心理倾向是:倒错、施虐、嗜血、趋亡三岛由纪夫无赖派文学 兴盛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无赖派”一词是由该派核心作家太宰治首先提出来的,事实上,这派作家的创作近似江户时代井原西鹤等人的游戏文学,所以,无赖派又被称为“新戏作派”代表作品有太宰治的斜阳(1947)、坂口安吾(19221955)白痴(1946)。

日本的无赖派相当于美国战后的“迷惘的一代”太阳族”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垮掉的一代”的组成部分太阳族”这一名称来自石原慎太郎(1932)的著名小说太阳的季节(1955)族”在日语中是“类”、“类型”的意思太阳的季节是日本战后第一篇正面描写流氓痞子生活的小说如果说无赖派文学还是抱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愧疚心理表现人物的反道德,那么,太阳的季节则是心安理得、理直气壮、明火执仗地反道德日本的存在主义文学 代表作家作品有开高健(19301990)的恐慌(1957)、安部公房(19241993)的沙女(1962)、大江健三郎(1935)的万延元年的足球队(1967)等大江健三郎于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大江健三郎日本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日本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青年作家村上春树(1949)的登场而趋于成熟,村上的作品被称为“都市小说”他的小说且听风吟(1979)、寻羊冒险记(1982)、世界末日和冷酷仙境(1985)、挪威的森林(1987)、舞,舞,舞(1988)、等表现了“高度资本主义化”了的现代都市青年的孤独与无赖团块的一代”村上春树现象”女作家吉本芭娜娜(1964)的厨房(1987)也是“都市文学”中的名作。

村上春树吉本芭娜娜:厨房二、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一)生平“参加葬礼的名人”“孤儿情结”(“孤儿根性”)、“千代情结”、同性恋“新感觉派”的理论柱石和代表作家菊池奖(1944)、艺术院奖(1952)、野间文艺奖(1954)、每日出版文化奖(1961)、第21届文化勋章(1961)、“歌德金牌”(联邦德国)、艺术文化勋章(1960,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68)日本笔会会长、国际笔会副会长、艺术院会员“无言的死”、“无限的话”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标举新感觉,写出传统美”,“为架设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精神桥梁作出了贡献”临终的眼川端康成虽然一再表示不赞成“为死而死”的自杀方式,但却一直把死看作是一种“灭亡的美”,只有“临终的眼”才能映现自然的美他十分欣赏自杀身死的画家古贺春江的一句口头禅:“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二)创作(二)创作 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成就包括小说、小小说、散文、杂文、文艺评论等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共写出了500多部(篇)小说(含140多篇掌小说),在川端康成全集37卷中占去了25卷。

创作分期:20年代、30年代1945年、1945年以后 2020年代年代 处女作招魂节一景(1921)1924年与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倡导“文学的革命”,成为“新感觉派”的理论支柱和代表作家之一1926年发表伊豆的舞女(成名作),川端文学创作的里程碑)昭和时代的青春之歌”,“伊豆的舞女热”伊豆的舞女 一个20岁的高中学生,和一位14岁的卖艺舞女薰子,在伊豆汤岛邂逅相遇,结伴而行两个情窦初开的男女之间那种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的爱情,犹如一曲悠扬飘渺的乐曲,形成了如诗如画的意境3030年代至年代至19451945年年“浅草物语”,包括浅草红团(1929)、浅草的姐妹(1932)、浅草祭(1934)等,引发了一场“浅草热”另外还有温泉旅馆(1930)、水晶幻想(1931)、抒情歌、致父母的信(1932)、禽兽(1933)、花的圆舞曲(1936)、雪国(19351947)、母亲的初恋等19451945年以后年以后 三个走向:三个走向:舞姬(1950)、古都(1961)千只鹤(1951)、山音(1954)、湖(1954)、睡美人(1960)、一只胳膊(1963)等表现变态的情欲和官能刺激的作品。

报 告 小 说(或 实 录 小 说)名 人(1954)川端素以女性为主人公,他的作品充满了女性的气息,而名人完全是写男性的世界,写男性灵魂的奔腾和力量的美川端康成的美学公式:背德的爱悲哀美 颓废在千只鹤中,川端康成形成了基本的美学公式:背德的爱悲哀美,并且描写了美与死亡密不可分的关系山音、湖、睡美人、一只胳膊等后期小说在“背德=悲哀美”的公式中又增加了“颓废”他在1969年写的日本文学之美一文中认为,像源氏物语那样极端纯熟的作品都倾向于颓废公开强调:“作家应该是无赖放荡之徒”,“要敢于有不名誉的言行,敢于写背德的作品,做不到这一点,小说家只好灭亡”2、川端康成与、川端康成与“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新感觉派”:1924年,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14名新作家在菊池宽的支持下,创办了同人杂志文艺时代,掀起了一场“破坏既有文坛”的“革新运动”,即“新感觉派”运动,以对抗自然主义文学的衰落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新感觉派”是日本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该派于1925至1926年发展到高峰,后由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兴起,这派作家不少转向左翼文学,横光利一、川端康成倾向新心理主义,中河与一等则主张形式主义文艺时代于1927年 4月停刊,“新感觉派”活动遂告结束。

新感觉派”追求新的感觉和对事物的新的感受方法,强调主观和直觉作用,否定一切旧的传统形式,主张进行文体改革和技巧革新著名评论家千叶龟雄在1924年11月号世纪杂志上,以新感觉派的诞生为题发表文章,指出“所谓文艺时代派所具有的感觉,远比以往表现出来的任何感觉艺术都新颖,无论在语汇、诗或韵律节奏感方面都很生动”这一流派因此被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