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先师朱子行教像先师朱子行教像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上 页下 页“全全文文”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朱子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讲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人能够早起,他的精神面貌就能够振奋,一日之计在於晨,黎明能够早起,他这一天也能够过得非常的充实弟子规上讲,“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一个人的心正,屋里屋外他的住宅的环境都会正,都会整洁。
易经上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效法天地,跟天地运作是同步的,天亮了就要早起,晚上就得休息,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在这样规律的、有序的生活当中,就能练就自己自强不息的品性大学通篇告诉我们,以修身为本,而修身在正其心、在诚其意、在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就是教我们内整洁,然后你就身修、家齐,国也治了,天下也太平了,这就是外整洁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平天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新浪微博六月雪_1讲解: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俭已经成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主题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朝婉约派诗人李商隐,一言概括了借鉴对于国与家的重大意义商纣王为肉林酒池,为博宠妃妲己一笑,不惜撕破千绢万帛,则殷灭;隋炀帝为观琼花修大运河到江都,耗尽民力造行宫,惹出36路烟尘72家反王;清西太后一顿饭上千两银子,且“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民焉能不反,清王朝焉能不亡?“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理解最深的当属首富李嘉诚,他曾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
但睡在地上丢一分钱,我回立即捡起来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宋朝王安石“娇纵生于奢侈,危之起于细微”-明史后妃列传“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清代徐荣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新浪微博六月雪_1讲解:1、未雨绸缪这个典故出自诗经豳风鸱鸮,其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牗户鸱鸮chxio,是猫头鹰一类的鸟2、孔子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黄帝内经讲:“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乱,不治已乱意思就是说好医生教人预防调理,让人不生病,而不是到人病得很严重了才去治疗;圣人在天下未乱时就治理好天下,而不是等到乱了再去治理在这种理论下就形成了中医注重预防养生的保健思想3、当代中国十大高僧之一竺霞法师在90岁时做了一首诗,诗云:“日落西山忆故乡,即需检点办资粮等闲整顿好行李,莫到临时手脚忙竺霞法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九十岁后做完了他全部想做的事,选了接班人,传了方丈位,到93岁,2003年11月16日这天,他说他上午11点钟要圆寂,到了11点他果然安详地离开了人间。
4、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易经乾卦第二爻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说,一个人初露才华,得到贵人相助要得到贵人相助,是你已经显露才华新浪微博六月雪_1讲解:1、中国文化追求有节制的中和之美,既不讲纵欲,也不讲禁欲,讲“发乎情,止乎礼”的节制节制从哪里开始?就从个人的生活开始2、儒家文化并不否定人的欲望,认为人基本的物质需求是应满足的,但不能放纵,必须有所节制像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吃着粗茶淡饭,住在陋巷里,人们都觉得他太苦了,他却丝毫不改变他快乐的精神状态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3、“宴客切莫流连”,也是讲要有节制宴请客人本是件好事,是亲戚朋友交流感情的好时光,但如果沉溺其中,醉酒划拳打麻将,搬弄是非,没完没了,就适得其反,变成亵渎感情、破坏感情现在更有许多人以应酬为名,沉溺于声色犬马,这就要不得了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讲解:1、为什么器具要质朴呢?中国传统文化以自然质朴为美的最高境界自然质朴之美是含蓄内敛的美,中国文化讲中和,追求含蓄内敛,瓦罐质地朴实内敛,自然胜过珠光宝气的金玉之物使用的器具也体现出主人家的境界、追求、品格所谓“满壶水不响,半壶水响叮当”真正富有的人并不处处以金玉自炫像清朝同治中兴名臣曾国藩,出将入相,但他坚决不准家人挂相府的匾额,生活物用一律要求朴素而处处追求金玉的人往往是暴发户文艺作品刻画的那些暴发户形象,就是十个手指头都戴上金戒指,两耳金耳环,更有甚者恨不得将满口好牙撬了,全装上金牙另外,除了质朴,还要干净不管瓦缶还是金玉,只要脏了,都不好看美总是和洁净相连的衣服不一定要穿多华丽,干净整洁是最重要的,再华丽的衣服,只要脏的都难看干净整洁是一个人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一个人良好生活习惯的反映2、“饮食约而精”,关键并不在花样多,合理搭配才重要凡是食草动物都是平牙,凡是食肉动物都是尖牙,人是既有平牙又有尖牙,所以人是食肉动物又是食草动物,但肉与素有个比例,什么比例呢?人的尖牙只有4颗,平牙有28颗,二者的比例是一比七故吃肉与吃素的比例就应该是一比七,也就是说七天吃一回肉是最符合天道而有利于健康的。
饭与菜的比例呢?孔子说:“肉虽多,不使胜食饩意思是说菜吃得再多,也不要超过饭各种营养兼收,则需要经常更换不同的品种,不能说这一样菜好吃就天天吃,那一样菜不喜欢吃就不吃,各种菜都要吃,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不同营养现在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很多人认为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就有营养,就健康恰恰相反,当今的许多病,像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都是营养过盛引起的,这就是“园蔬愈珍馐”的道理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讲解:1、宋朝大儒朱熹做了一副对联:“担起一担,通身白汗,阿谁识;放下两头,遍体清凉,只自知意思就是说,你担起重担,全身流汗,谁知道呢;但你放下包袱,那种清凉自在,只有自己才知道2、陋室铭开篇即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房子不在多大多好,只要主人有道有德,房子自然灵气顿生雅的主人,再小再破的房子都可以布置成芝兰静室;俗的主人,再好再大的房子,不管怎么装修,都透着俗气这就是古人所谓“室雅何须大”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荒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新浪微博六月雪_1讲解:1、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画了一幅画,水井边两个妇人在一起洗衣服,妇人都没画眼睛鼻子,只画了两个张开的嘴,题名“东家长,西家短”,这是对三姑六婆形象的生动写照2、三姑六婆一旦有机会便会做淫乱盗窃的中介人中国古典小说中这种为淫盗之媒的三姑六婆屡见不鲜最典型的就是明朝水浒传里,恶霸西门庆看上了武松哥哥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就去收买潘金莲的邻居王婆王婆见钱眼开,为了西门庆的十两银子,竟为西门庆勾引潘金莲出谋划策,穿针引线,最终居然给西门庆出主意,将武大郎活活害死3、如红楼梦中贾母的丫环鸳鸯,本是很贞正的,就是生得俊美,竟被年龄可以当她父亲的大老爷贾赦看上,要纳为妾,逼得鸳鸯差点上吊自杀,又惊动贾母,闹得满城风雨小妾太娇媚,则难识大体,必然任性撒娇,或恃娇卖宠像巴金老人家、春、秋中高老太爷的小妾陈姨太,就恃娇卖宠、呼风唤雨,搞得高家不得安宁所以说婢美妾娇常是家庭祸乱的根源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新浪微博六月雪_1讲解:1、法国著名小说红与黑上讲的:“一个人只要她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恨,她的青春定可因此而延长。
世间上有许多漂亮女人,心中忧愁过多,年龄未老,而美貌已经消逝了另外美和漂亮是有区别的,漂亮是外在的,美是由内而外生发的漂亮是短暂的,美是永恒的,这值得大家细细体会2、俗话说“相随心生”人真正永恒的美丽是从她的内在修养中流露出来的,内在修养越深厚,气质就越优雅像大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侯仁之先生的夫人张炜英、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新月派大诗人陈梦家的夫人赵萝蕤、社会活动家雷洁琼这些女性,她们到90多岁了,依然美丽动人这就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你的精神有文化的涵养,你就美丽,而且越老越美,越老越有气质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讲解:1、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对待人生命的完结,追怀远祖,即谨慎地对待丧祭二事,那社会风气就能变得淳厚儒家重丧祭,目的还是对活人的教化什么是诚敬呢?孔子说:“祭如在就是说祭祀祖宗的时候,好像祖宗就在你面前一样以前的人家,每天早晚都要给祖宗烧香,叫做“晨昏需报祖宗香”。
传统中国民风淳朴、社会和睦与重视祭祀是有极大关系的不过我们也要坚决杜绝打着祭祀旗号搞封建迷信的行为,清除祭祀的负面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教化作用2、经和书也是有区别的,经是被朝廷认定的儒家经典,书就是一般的书籍五经”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为孔子修订四书”是论语、孟子和礼经中的两篇文章大学、中庸,为宋朝大儒朱熹编定读这些经典,能让人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寻到通向人生光明的道路,开启除迷去惑的智慧正如佛家所云:“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深入到经典中去学习钻研,可以收获如海的智慧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讲解:1、家长教子,首在德行,这就是教之以大义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儒家是反对花言巧语的一个质朴的人绝不会这样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于仁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刚健、坚毅、朴实、诚厚的品德,就接近于仁者了小儿语上说:“老子终日浮水,儿子做了溺鬼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这就是上行下效的道理如果父母恩爱,讲话文明,待人宽厚,勤劳善良,爱读书学习,家庭气氛温馨,子女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不需要你过多说教,他必定受到潜移默化深层次的影响。
2、大画家齐白石老人画过一幅发财图,图中别无他物,仅一算盘,题辞云:“善哉,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耳不该要的钱财不要,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为什么还是有许多人想要呢?就源于一个贪字佛家将贪列为首先必须戒掉的第一大恶人只有知足常乐才不会贪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3、孔子言:“惟酒无量,不及醉意思就是喝酒没有特别的规定,但原则是不能喝醉弟子规里也讲:“饮酒醉,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