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课题 2 水的净化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水的净化(重点)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知道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2.过滤(重点)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3.硬水和软水(重点)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掌握硬水的危害及硬水的软化方法4.蒸馏了解蒸馏的方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俗话说:人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有没有想过鲁滨逊流落杳无人烟的荒岛,他生活时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饮用吗?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今天我们所用的水都自来水厂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水的净化方法提出问题自来水厂是经过什么方法净化水的呢?制得的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水净化的原因: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属于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水常含有许多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饮用,属于混合物2.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流程:取水加絮凝剂 沉淀 过滤 吸附 消毒杀菌 自来水加絮凝剂:明矾可作絮凝剂,因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对杂质有吸附性,使杂质沉降达到净化的目的过滤:可以除去液体中不溶于水的杂质吸附: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不仅可以吸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还可除去异味和色素。
消毒:用氯气作消毒剂可以杀灭水中细菌、病毒,用漂白粉 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也可以消毒杀菌3常采用的净水方法(按净化程度由低到高排序):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知识拓展(1)在净化水的方法中,沉淀、过滤、吸附、蒸馏都是物理变化,用氯气和漂白粉消毒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7 页 -第 2 页 共 7 页(2)自来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提出问题过滤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吗?生活中是用纸过滤制自来水吗?利用什么物品来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过滤: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2)过滤器的准备: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然后打开,使滤纸成为圆锥形(一边是一层滤纸,另一边是三层滤纸),放入漏斗内,使之紧帖漏斗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和漏斗壁之间不要留有气泡3)过滤的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4)过滤操作要点归纳:“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二低:a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滤纸低于漏斗的边缘过滤时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需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a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b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c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且形成液柱,加快过滤速度知识拓展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漏斗中待过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等探究点三硬水和软水提出问题家中的水壶长时间烧水后,内壁有什么现象?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概念:(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2)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2检验方法取等量水样,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水为软水;产生泡沫很少,且有较多浮渣的水是硬水3硬水的危害(1)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时,可引起爆炸2)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服变硬3)饮用硬水口感不好,且对人体健康有害4硬水的软化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7 页 -第 3 页 共 7 页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探究点四蒸馏提出问题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用什么方法除去得到纯净的水呢?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蒸馏: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2.应用:用于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或将混在液体中的杂质除去可以用蒸馏法制纯水3.注意事项:加热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蒸馏烧瓶下面必须垫上石棉网,不能用火直接加热蒸馏烧瓶内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玻璃片),以防加热时暴沸,使蒸馏平稳进行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对着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因为蒸馏时需控制的因素是出口蒸气温度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采用逆流冷却可以收到最大的冷却效果弃支开始蒸馏的液体,因为里面可能含有低沸点杂质和仪器表面的杂质板书设计课题 2 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方法:沉淀、吸附、过滤、蒸馏二、过滤:“一贴,二低,三靠”三、硬水与软水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的水2.硬水与软水的检验:用肥皂水3硬水的危害:4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蒸馏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将河水转化为能饮用的水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探究并建构实验室中用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正确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融合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教材中有关水蒸馏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7 页 -第 4 页 共 7 页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质量守恒定律(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质量守恒的实质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3.化学方程式(重点)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和读法;掌握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方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讲述故事】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的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的回答:“这容易,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和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里,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猜想与假设1.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2.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3.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探究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的红磷磷,用带有导管橡胶塞盖紧,在导管上系一气球,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然后,取下锥形瓶,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得更瘪反应m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7 页 -第 5 页 共 7 页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m2 实验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m1=m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探究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打磨光亮),将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实验现象铁钉表面上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总质量m1 反应后总质量m2 实验结论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m1=m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归纳总结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实例(S+O2点燃SO2)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反应物是硫、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S+O2 点燃SO2 32:16 2:32+16 2 32:32:64 即 1:1: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S+O2 点燃SO2 1:1:1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7 页 -第 6 页 共 7 页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实例(S+O2点燃SO2)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反应物是硫、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S+O2 点燃SO2 32:16 2:32+16 2 32:32:64 即 1:1: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S+O2 点燃SO2 1:1:1 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规定了研究范围,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参加”: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不能算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内各物质”:不能遗漏任何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特别是气体和沉淀反应生成”: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只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质量问题,热量、体积变化都不在研究范围之内3.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巧记为“六二二”:课堂讨论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2.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知识拓展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否则反应前后天平会不平衡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7 页 -第 7 页 共 7 页探究点二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C+O2点燃CO2 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板书设计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2.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比;3.读法: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主要以实验贯穿教学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和新课改要求(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讨论,使学生在动中学、学中思,将学习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知识的获取均以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获得,体现集体的智慧;同时,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不足之处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了解不足,托盘天平操作慢,影响教学进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