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三级架构管理体制研究(55页DOC)

上传人:ahu****ng3 文档编号:332649224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三级架构管理体制研究(5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三级架构管理体制研究(5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三级架构管理体制研究(55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三级架构管理体制研究(55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三级架构管理体制研究(55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三级架构管理体制研究(5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三级架构管理体制研究(55页DOC)(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目 录第一章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沿革和现状第一节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第二节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和特点一、 三位一体的国有产权代表者二、 国有资产授权运营主体三、 行使法人财产权的市场经营主体第二章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发展和现状第一节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沿革一、 以经营责任制为主线的国有资本管理变迁二、 以产权改革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变迁第二节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模式探索一、 分权管理模式二、 沪深三级架构模式三、 国内模式探索的启示第三章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其经验启示第一节 国外国有资本监管和营运体系一、 宏观层次议会和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二、

2、 中观层次国有控股公司的运营三、 微观层次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 第二节 国外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一、 改革的起因二、 改革的方式第三节 国外国有资本管理经验的启示一、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优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二、 建立规范的激励与监督相结合的企业治理结构三、 关于国有资本运营主体问题第四章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进步和创新第一节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实践一、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二、 推动了一大批中小国企的产权退出三、 年薪制的实施和期股制的探索第二节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一、 “三位一体”的国有资本管理机构二、 “三级架构”的国有资产运营体制三、 强调国有资产的

3、“经营”概念四、 按照“三公”原则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化第三节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进展一、 建立了适应国有资产管理战略措施的资产管理体制二、 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经营“国有资本”的观念转变第五章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发展第一节 目前珠海市国有资产三级架构的定位分析一、 国经局的定位分析二、 资产经营公司的定位分析三、 经营层企业的定位分析第二节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方向一、 第一级:国有产权代表的国经局二、 第二级: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三、 第三级:面向市场的产品经营企业第三节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的意义一、 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效率二、 优化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三、 利于国有

4、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章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沿革和现状第一节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珠海市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始于1996年3月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局。 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前身是隶属于财政局的珠海市投资管理公司。 1996年3月,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的通知以及1997年7月15日市政府召开关于市财政局、国资局两局分设及市投资管理公司移交的会议,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正式成立。1996年8月6日正式启用新印章“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珠海市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开始形成。1999年4月,珠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局正式成立,随后与中共珠海市委企业工作委员会、

5、珠海市企业董事管理局组成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联合办公形式,才形成目前的“三位一体国经局”(以后简称国经局)体制。这种体制是根据“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的。国经局依法行使对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统一管理监督和运营的职权。国经局成立后立即把全市所有的国有企业都纳入四家资产经营公司和三家独立授权公司统一管理,从而形成“四加三”的中间管理层;全市国有企业在“四加三”下形成第三层。至此珠海市国有资本的三级管理架构形成。这四家资产经营公司分别为:珠海市功业控股有限公司(以工业企业为主),珠海市正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交通企业为主),珠海市兴城控股有限公司(以城建企业为主),珠海市投资管理

6、有限公司(以三产企业为主)。三家独立授权公司分别为:珠海市珠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进出口企业为主),珠海市农业集团公司(以农牧企业为主),珠海市旅游集团公司(以旅游企业为主)。第二节 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和特点一、 国经局:三位一体的产权代表地位1999年成立的国经局,把全市的所有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起来管理,把管资产和管人结合起来,避免了以前管人和管事分离的弊病。这种三位一体的机构,既有政府的行政职能又有企业产权代表的经营职能,集政府行政权和所有者产权于一身。这种管人管事统一和两种权力统一的机构注定会成为一个强势机构。如果把国经局和一个产权投资公司相比,除了投资收益权外,国经局拥有投资

7、公司拥有的其它所有权力;并且国经局还拥有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有的政府行政权。二、 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产权授权营运主体地位珠海市在国经局下设立的四家资产经营公司对企业中的国有产权直接进行产权经营和管理。但这四家资产经营公司并不是真正的公司,它既没有投资权也没有收益权,四家资产经营公司的开支和费用由国经局按人头拨付。除了市管的十家企业和市属一类企业,它有所辖企业经营班子任免权和企业资产管理权。如果市管和市属一类企业归属于这四家资产经营公司,将出现管人和管事的脱节,其结果就是管不了人也就管不了事。由于这四家资产经营公司的职权和国经局的职权重复,但确受国经局的交叉管理,其职权的发挥必定受到限制。问题是,既

8、然资产经营公司的职权和国经局相似,多一层管理机构就会拉长委托和管理链条,导致效率降低和管理混乱。四家资产经营公司实际上就变成了国经局的派出机构,其行政职能比较突出,权力弱势。这种局面是和国经局的强势地位有密切关系。国经局在成立的时候,为了统一全市的国有资产管理,扫除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强势也是必要的。这种历史原因促成的强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而这种强势必然会导致中间层资产经营公司的定位设想无法实现。资产经营公司实际上就成了虚设。关于3家授权投资主体公司,它们虽然不需要国经局拨付经费但它们靠收起下属公司管理费的收入形式来维持运作。它们也并不完全是规范的集团公司的运营方式。它们也有相当一部分职能和资

9、产经营公司相同,比如有一部分授权管理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从效率来讲直接归国经局管理更恰当。三、 第三层企业:行使法人财产权企业这一层是行使法人财产权的经营实体,是直接面对市场的产品经营者。对于企业来讲,自然不希望有职责重复的多个“婆婆”。这会使企业不知所从,降低工作效率,严重的会贻误商机。国有资产管理架构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的良好发展才是资产管理架构设置的宗旨。第二章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发展和现状第一节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沿革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和改革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到1997年,这个阶段的主要是以落实经营责任制为主线,其特点是回避国有企业的产权

10、改革,是“先画圈后在圈内运行”的方式;第二个阶段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至今,特点是开始面对绕不过去的产权改革,先是“抓大放小”,到了1999年底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确定了要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和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才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一、 以经营责任制为主线的国有资产管理变迁第一阶段(19791984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1979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扩权”、“让利”为突破口展开的。国务院颁布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十条”和“十四条”规定。以后,国务院先后批转了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国营工业企业利润留成试行办法、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

11、的若干规定,开始试行企业基金、各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和盈利包干办法。1983年初在全国试行“利改税”的第一步改革,1984年l0月又进行了“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以此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在投资体制方面,1979年国务院批转了基本建设贷款试行条例,规定了基本建设的投资由国家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1983年又改革了流动资金的管理体制,国有制企业流动资金由银行统一管理,并试行以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状况来发放贷款的新办法;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无偿占有和使用改为有偿使用,通过利改税增加企业留利,这就从企业外部加强了压力;在企业生产经营上,逐步缩小了指令性计划和实物调拨计划,从而推动企业面向市场。

12、第二阶段(19841988年),两权分离、政企分开,实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并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际,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还阐明了“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决定开创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局面。从此,我国出现了以“两权分离”为改革目的的多种经营方式,如租赁经营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经过试点,到1987年冬季我国80以上的大中型国有制企业实行了公司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13、。“承包制”的推行是国有资产管理由“国有国营”改为“国有承包经营”的关键一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搞活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阶段(19881997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全面试点改革阶段。1988年9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正式组建,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务院明确规定:“企业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财产的所有权。”“财政部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管理职能”。从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专职进行国有产权管理,从市场取向改革思路出发,展开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股份制试点和组建企业集团,改革由此发展到一个以市场经济理论为

14、指导,全面试点改革阶段。其一,清产核资试点改革。当时,我国国营企业多达136万个,分布在全国各行各业,量多面广,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由于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等多种原因,许多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经营状况不清、管理混乱、闲置浪费、被侵占流失和损失等问题。如果不及时组织清产核资,揭露矛盾,加以处理,就不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实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也无法科学地考核企业资产经营的实绩。其过程是1992年试点,l994年全面展开,在1995年基本结束。其二,产权登记试点改革和普遍推广。1990年底,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地区、各

15、部门结合实际,组织试行。1991年底全国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行了产权登记工作。其三,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改革。根据国务院批转的关于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的指示,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等部门从1991年起着手研究和组织在部分企业集团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的工作,并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为主拟定授权办法。第一批试点的企业集团确定为7个,它们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联营公司、重型汽车公司、东方电器集闭、华北电力集团、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和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其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点改革。根据几年来股份制试点实践及国际经验,发展股份制企业不仅有利于筹集社会资金发展生产建设,而且也有利于促进资产的优化组合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实现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改革,但是必须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股份制试点工作的进行。为此。在全国掀起股份热的同时,1992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又参与了国家体改委牵头拟发的股份制试点企业规范意见,并相应制发了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