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资源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资源普查与征集技术方案普查与征集技术方案杨庆文杨庆文报告提纲报告提纲 基本概念 普查和征集的目的 普查与征集的程序 普查方法与征集技术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特点与普查方法普查结果的使用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也称品种资源,指能够用于育种或生也称品种资源,指能够用于育种或生物技术研究的资源材料物技术研究的资源材料作物:作物:指人工驯化和栽培的所有植物,也称为栽指人工驯化和栽培的所有植物,也称为栽培植物农作物:农作物: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作物主要指粮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作物主要指粮食、食、纤维、油料、纤维、油料、蔬菜、果树、糖、烟、茶、桑、蔬菜、果树、糖、烟、茶、桑、牧草、绿肥、饲料等不包括林木、中药材、花卉牧草、绿肥、饲料等不包括林木、中药材、花卉等等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作物野生近缘植物:指所有与栽培植物(作物)指所有与栽培植物(作物)有亲缘关系的野生植物,一般是与作物同属的野生有亲缘关系的野生植物,一般是与作物同属的野生种,有些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还包括同族甚至更广泛种,有些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还包括同族甚至更广泛的其他野生物种的其他野生物种。
作物作物同属的野生植物同属的野生植物其他野生植物其他野生植物农作物农作物作物野生近缘植物是栽培作物的祖先,与栽培作物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具有栽培作物所没有或者已经丢失了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境、雄性不育、氮磷高效等优异基因,对于选育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野生植物:野生植物:指在自然界长期生存但未经人工栽培的指在自然界长期生存但未经人工栽培的所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所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国家法律规定要保护的野生植物,则是指天子植物国家法律规定要保护的野生植物,则是指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农业野生植物:农业野生植物:指所有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指所有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野生植物农业野生植物不但包括有直接关系的野生植物农业野生植物不但包括可以直接利用的野生植物,如用于采摘野生果实可以直接利用的野生植物,如用于采摘野生果实食用、工业原料、药用等野生植物,还包括与作食用、工业原料、药用等野生植物,还包括与作物(栽培植物)有关的野生近缘植物。
物(栽培植物)有关的野生近缘植物野生植物野生植物农业野生植物农业野生植物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作物野生近缘植物1930种10000种34943种三类植物的关系三类植物的关系本次普查与征集的对象:就是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包括:q老百姓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或长期种植的古老地方品种q在当地种植时间较长且农民认为其具有特殊特性的育成品种q农民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种植主要以自用为目的的特色品种q山涧林地自然生长的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普查:基础数据的调查普查:基础数据的调查 农作物种质资源基础数据:粮食、纤维、油料、蔬菜、果树、糖、烟、茶、桑、牧草、绿肥、饲料等农作物种质资源变化数据,包括地方品种、培育品种、野生近缘种和国外引进品种;社会学基础数据:人口、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变化数据;农业结构与地理环境基础数据:种植结构、土地、气候等普查时间:普查时间:1956年:人民公社化 1981年:联产承包,包产到户 2014年:市场经济+土地流转征集:获取种质资源征集:获取种质资源 珍稀、名特优(品种)种质资源,重点突出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二、普查与征集的目的二、普查与征集的目的 全全面面查查清清我我国国农农作作物物种种质质资资源源多多样样性性本本底底(有有什什么么、有有多多少少、分分布布在在何何处处、生生存存状状况况如如何何、近几十年来的变化等)近几十年来的变化等)明明确确社社会会、经经济济、环环境境、种种植植业业结结构构变变化化对对种种 质资源演变趋势的影响质资源演变趋势的影响了了解解各各地地名名特特优优品品种种及及野野生生近近缘缘植植物物的的时时空空分分布状况布状况 抢救性收集各地特异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各地特异种质资源走走 访访普普 查查规范化表格的制订规范化表格的制订查阅档案资料查阅档案资料省农科院省农科院 三、普查与征集程序三、普查与征集程序培培 训训普查信息普查信息 名特优资源名特优资源 省种子管理机构省种子管理机构四、普查方法与征集技术四、普查方法与征集技术了解普查对象:了解普查对象:包括粮食、油料、棉麻、果树、蔬包括粮食、油料、棉麻、果树、蔬菜(含水生蔬菜)、茶、桑、茶、烟、糖料、牧草、菜(含水生蔬菜)、茶、桑、茶、烟、糖料、牧草、饲料、绿肥等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中在当地著名的资饲料、绿肥等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中在当地著名的资源,不包括花卉和药用植物。
源,不包括花卉和药用植物查阅资料:查阅资料:查阅与所在县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查阅与所在县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博物馆、史料馆、图书馆、档案馆等馆藏的各类文献,博物馆、史料馆、图书馆、档案馆等馆藏的各类文献,特别注意对县志、农业区划、历年统计资料的仔细阅特别注意对县志、农业区划、历年统计资料的仔细阅读,了解历史上记载的各种著名的作物及其野生近缘读,了解历史上记载的各种著名的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分布、用途等植物种类、分布、用途等技术咨询:技术咨询:通过咨询当地农科院(所)、农业通过咨询当地农科院(所)、农业大学(农校)等科研单位专家,全面了解所在大学(农校)等科研单位专家,全面了解所在县可能存在的有哪些作物或野生近缘植物县可能存在的有哪些作物或野生近缘植物发动同事和亲友:发动同事和亲友:利用各种机会向同事和亲友利用各种机会向同事和亲友讲述自己承担的普查任务,请他们利用下乡工讲述自己承担的普查任务,请他们利用下乡工作或其他聚会机会帮忙了解当地著名的作物野作或其他聚会机会帮忙了解当地著名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生近缘植物走访老人:走访老人:打听当地长期在农业部门或乡镇工打听当地长期在农业部门或乡镇工作的老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一些村干部、作的老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一些村干部、药农、老中医等,特别是药农、老中医等,特别是50-80年代在农村工年代在农村工作的老人,登门拜访并让他们讲述曾经听到或看作的老人,登门拜访并让他们讲述曾经听到或看到的著名作物或野生植物情况到的著名作物或野生植物情况与乡镇和村干部座谈:与乡镇和村干部座谈:利用召开座谈会、下利用召开座谈会、下乡工作、走亲访友等各种机会与各乡镇或村干部乡工作、走亲访友等各种机会与各乡镇或村干部座谈或聊天,有意识地让与他们聊当地的野生植座谈或聊天,有意识地让与他们聊当地的野生植物,可能获得当地作物及野生近缘植物的情况物,可能获得当地作物及野生近缘植物的情况填写普查表:填写普查表:按按1956年、年、1981年和年和2014年三个时间节点填写普年三个时间节点填写普查表查表重点乡镇走访:重点乡镇走访:选择选择3个乡镇,按照前述方法对每个乡镇进行普查,分个乡镇,按照前述方法对每个乡镇进行普查,分别填写普查表别填写普查表基础数据汇总:基础数据汇总:走访数据与档案资料数据交互印证走访数据与档案资料数据交互印证 全县普查数据与重点乡镇相互印证全县普查数据与重点乡镇相互印证 省农业厅与种子管理机构核较、汇总省农业厅与种子管理机构核较、汇总17 依据普查结果,优先征集:未入国家(省)库圃;地方依据普查结果,优先征集:未入国家(省)库圃;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厚重;具开发利用前景;稀有、濒危特色;历史、文化厚重;具开发利用前景;稀有、濒危等等 每份资源必须给予一个征集编号;每份资源必须给予一个征集编号;每份资源要掛上标签,标签上注明征集编号、种质名称每份资源要掛上标签,标签上注明征集编号、种质名称等;等;妥善保存妥善保存征集技术征集技术征集样品取样量:征集样品取样量:遗传多样性与完整性遗传多样性与完整性样品类型样品类型取样标准取样标准取样容器取样容器备注备注玉米、豆类等玉米、豆类等750克克/份份中号纱网袋中号纱网袋尽可能混合尽可能混合取样取样及时、准确及时、准确交接交接麦类、水稻等麦类、水稻等500克克/份份小号纱网袋小号纱网袋稗子、苏子、芝麻、稗子、苏子、芝麻、籽粒苋、粟、黍稷等籽粒苋、粟、黍稷等100-250克克/份份小号纱网袋或牛小号纱网袋或牛皮纸袋皮纸袋鳞茎、块茎、块根等鳞茎、块茎、块根等个头较小,有代个头较小,有代表性,表性,20-30个个大号纱网袋大号纱网袋征集样品的定位、摄影征集样品的定位、摄影定位:定位:利用利用GPS 对征集样品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进行定对征集样品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进行定位。
位摄影:摄影:采集点全景:显示采集点的生境、伴生植物等采集点全景:显示采集点的生境、伴生植物等 整株样本:显示典型单株整株样本:显示典型单株 典型特征:显示种质的突出特点典型特征:显示种质的突出特点保存、利用途径:依据调查实际情况确定保存、利用途径:依据调查实际情况确定 每张照片都要记录该种质样本的采集编号、拍摄每张照片都要记录该种质样本的采集编号、拍摄时间、地点、画面内容和拍摄人时间、地点、画面内容和拍摄人样品与标签照片拍摄规范样品与标签照片拍摄规范填写资源征集表填写资源征集表 每份征集的样品填写一份征集表每份征集的样品填写一份征集表 征集样品编号征集样品编号 种质名称:学名种质名称:学名 +征集名征集名 主要特征特性(农民认知)主要特征特性(农民认知)利用价值利用价值 样品数量样品数量 征集地点等征集地点等资源保存与提交资源保存与提交 种子材料保持干燥种子材料保持干燥 薯类资源保持通风,避免发芽薯类资源保持通风,避免发芽 种茎类资源保持适量的水分种茎类资源保持适量的水分 及时将资源连同征集表提交至农科院及时将资源连同征集表提交至农科院 农科院指派专人负责资源接收和分发农科院指派专人负责资源接收和分发至相关专家至相关专家电子表格的录入与总结电子表格的录入与总结 将普查表和征集表录入电脑,以便发将普查表和征集表录入电脑,以便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撰写总结报告,重点对发现但未收集撰写总结报告,重点对发现但未收集的资源进行详细描述,分别提交至种子管理的资源进行详细描述,分别提交至种子管理机构,抄送农科院,便于后期收集机构,抄送农科院,便于后期收集五、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特点与普查方法五、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特点与普查方法分布偏僻:分布偏僻:由于人为破坏等原因,交通便利的地由于人为破坏等原因,交通便利的地由于人为破坏等原因,交通便利的地由于人为破坏等原因,交通便利的地区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已消失殆尽,仅在田间地角还区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已消失殆尽,仅在田间地角还区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已消失殆尽,仅在田间地角还区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已消失殆尽,仅在田间地角还有少许残存,大量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分布于人迹有少许残存,大量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分布于人迹有少许残存,大量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分布于人迹有少许残存,大量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分布于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
罕至的偏远地区罕至的偏远地区罕至的偏远地区与其他植物混生:与其他植物混生: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因其野生性,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因其野生性,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因其野生性,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因其野生性,往往与杂草、杂木等野生植物伴生,相互依存、相往往与杂草、杂木等野生植物伴生,相互依存、相往往与杂草、杂木等野生植物伴生,相互依存、相往往与杂草、杂木等野生植物伴生,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区域性明显:区域性明显:不同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分布区域不同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分布区域不同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分布区域不同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分布区域差别极大,与其所适应的纬度、海拔、温度、湿度、差别极大,与其所适应的纬度、海拔、温度、湿度、差别极大,与其所适应的纬度、海拔、温度、湿度、差别极大,与其所适应的纬度、海拔、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密切相关光照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