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54.50KB
约27页
文档ID:315433841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课件_第1页
1/27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课程标准编制说明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教务处 二二00八年四月八年四月 一、课程标准的内涵一、课程标准的内涵 定义:定义: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 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 ?内容:内容: ?课程性质(定位)课程性质(定位) 目目 标标 内容框架内容框架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的内涵课程标准的内涵什么是标什么是标 意义意义: : 1. 1.是政府或学校对课程的是政府或学校对课程的基本规基本规 范范和和质量要求质量要求; ; 2. 2.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 核的核的依据依据; ; 3. 3.是确定一门课程(或模块)的是确定一门课程(或模块)的 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纲领性 文件文件 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 二、课程标准的起源二、课程标准的起源 4 1912年南京市政府教育部南京市政府教育部 普通教育临时普通教育临时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中小学各科目中小学各科目 课程标准(草案)课程标准(草案)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1952年改用年改用 建国初,教育部颁布建国初,教育部颁布 三、三、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的原因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的原因 代替代替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原因原因 课程价值课程价值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传授课程传授已已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课程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课程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已已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的实施过程的实施过程 课程管理课程管理已已从刚性转向弹性从刚性转向弹性 四、四、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与与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的 区别区别 主要是功能不同:主要是功能不同: 从编写框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编写框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建议、教学评价都有改变实施建议、教学评价都有改变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一)在编写框架上的比较(一)在编写框架上的比较 前前 言言 教学大纲没有教学大纲没有 前言前言 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二)在课程目标上的比较(二)在课程目标上的比较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知知识识与与技技能能着眼于教师的教,关着眼于教师的教,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过过程程与与方方法法着眼于学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生的学习过程过程 情情感感态态度度和和价价值值观观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知知识识能能力力思思想想认认识识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三)在教学内容上的比较(三)在教学内容上的比较 课课程程标标准准 学习领域学习领域 教教学学大大纲纲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行为目标行为目标 规定的是目标、内容及规定的是目标、内容及学生学生学习学习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 规定的是目的、内容及规定的是目的、内容及教师教师教学教学的最高要求的最高要求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四)在(四)在实施建议上的比较实施建议上的比较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教学建议、课时安排、 教学中注意问题、考核与评价教学中注意问题、考核与评价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五)在教学(五)在教学评价观上的比较评价观上的比较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在评价上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在评价上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成多元成多元化启示,它将学生、教师和课程发展融为一体,化启示,它将学生、教师和课程发展融为一体,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功能。

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功能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所规定的考核、评价、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所规定的考核、评价、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一重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考核重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考核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降低教学评价的功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降低教学评价的功能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六)在附录上的比较(六)在附录上的比较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有附录:课程标准有附录: 没有附录 包括术语解释、案例包括术语解释、案例 五、课程标准的特点五、课程标准的特点 .将素质教育的观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中将素质教育的观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中 .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知识和技能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 3.突破突破“教师是教师是教教教科书教科书,是教材的执行者是教材的执行者”这一瓶颈这一瓶颈 六、课程标准编制模版说明六、课程标准编制模版说明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适用专业: (一)前(一)前 言言 1.11.1课程性质课程性质 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用简练语言对该课程的地位、功能地位、功能及及与与 其它课程的关系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进行等内容进行总体描述总体描述。

具具 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公体指出本课程在专业中属于哪类课程(公 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 选课、专业任选课),对该课程设置的目选课、专业任选课),对该课程设置的目 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课程的的、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课程的 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分工与联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 课程 ?(一)前(一)前 言言 ?1.2课程基本理念 (一)前(一)前 言言 ?1.3 1.3 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项目编排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项目编排的思路、课时安排说明的思路、课时安排说明 (二)课程目标(二)课程目标 ?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具有哪些能力、掌从宏观上描述学生应具有哪些能力、掌握课程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握课程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养成哪些素质,特别应突出能力目标哪些素质,特别应突出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要用职业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要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能力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力表述课程能力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二)课程目标(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表述方法课程目标表述方法 ?文字表述分两段:文字表述分两段: 第一段:第一段: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在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在知知识与能力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目标;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目标; 第二段:第二段: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说明学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说明学生实际能达到的能力目标生实际能达到的能力目标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按学习领域(或任务或模块化课程求,按学习领域(或任务或模块化课程或工作项目等)顺序描述课程内容及具或工作项目等)顺序描述课程内容及具体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培养体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与态度的能力与态度 参考样板参考样板 1 1、内容、内容 描述本学习领域的具体内容描述本学习领域的具体内容 2 2、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确定该学习领域要理解的关键知识点确定该学习领域要理解的关键知识点。

3 3、学会、掌握、学会、掌握 必须学会的技术和掌握的技能必须学会的技术和掌握的技能 4 4、考核点、考核点 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内容 5 5、活动设计、活动设计 (即学习情境设计)(即学习情境设计)体现体现“教学做教学做”合一的教合一的教 学理念,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项目或实践学理念,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项目或实践 项目 6 6、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本学习领域总课时为:本学习领域总课时为: (四)实施建议(四)实施建议 4.14.1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按学习领域模块或项目顺序描述按学习领域模块或项目顺序描述 : : 项目载体选择、教学媒介选择、教学方法项目载体选择、教学媒介选择、教学方法选择、学时分配、活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选择、学时分配、活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4.24.2教学考核评价建议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给出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及给出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及评价方法评价方法, ,考试大纲及考核方法考试大纲及考核方法 , ,应取得的证书应取得的证书名称及等级名称及等级. . ?(四)实施建议(四)实施建议 4.34.3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 1.说明本课程教学适用的教材与参考资料。

说明本课程教学适用的教材与参考资料 2. 2.教材编写原则;教材编写原则; 3. 3.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使用建议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使用建议 ?4.4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教学实验、网络次年、仿真软应用、工学结合、教学实验、网络次年、仿真软件等开发与利用;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建议等件等开发与利用;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建议等 ?4.54.5其它说明其它说明 ?(五)附录(五)附录 包括术语解释、案例等内容包括术语解释、案例等内容 七、课程标准编写时间安排七、课程标准编写时间安排 阶段划分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时时 间间 4月月813日日 工作任务工作任务 学学 习习 团队成员共同团队成员共同 起草第一份标起草第一份标准准 要要 求求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4月月1423日日 4月月24 日日 4月月2527日日 月月28日日 5月月18日日 (共三周共三周) 5月月19日日 第十三周,周一第十三周,周一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 交教务处交教务处 初审初审 各系各系选择一门课程为突破口选择一门课程为突破口 ,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共同制定第一份共同制定第一份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电子文稿电子文稿 教务处、创建办教务处、创建办 第五阶段第五阶段 全面铺开全面铺开 各各重点专业重点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优质核心课程、全院全院省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以及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以及非非重点专业重点专业的主要课程都必须出一份的主要课程都必须出一份课程标准初稿课程标准初稿 第六阶段第六阶段 将电子文稿将电子文稿 交到教务处交到教务处 开始组织专家初审开始组织专家初审 下一步工作安排下一步工作安排 根据各专业建设方案任务书根据各专业建设方案任务书的计划进程的计划进程,学院优质核心课程共学院优质核心课程共44门必须完成课程标准的编门必须完成课程标准的编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