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历史典故精编

上传人:1824****852 文档编号:314347809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典历史典故精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经典历史典故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之交。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起来。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助齐桓公成为霸主。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中国经典历史典故2楚王问鼎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鼎是古代国家的权利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中国经典历史典故3三国鼎立公元220年

2、,一月,曹操在洛阳病逝,十月,其子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汉献帝退位,东汉灭亡,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迁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中国经典历史典故4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吕蒙原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愿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望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猛,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学问,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现在

3、,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赞扬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绣针杜甫曾这样评论过大诗人李白写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意思是说,李白要是提笔写诗,风雨都惊动了,诗写成之后,连鬼神都感动得哭泣。那么,李白是不是天生就那么聪慧?是不是他从小就懂得刻苦学习?都不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常常逃学。有一天,李白在学的路上,望见一位老妈妈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李白很惊奇,不明白老妈妈磨这根铁棒干什么,于是他就走上前很有礼貌地问:“老

4、妈妈,您磨这根铁棒干什么呀?”老妈妈头也不抬,还在一个劲地磨:“我的绣花针丢了,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一听吓了一跳,说:“这可太不简单了!”老妈妈抬起头来:“铁棒磨成针是不简单,可是,时间长了就可以磨成针了”。从铁杵磨成针,李白想到了做学问。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做得到。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自己的学问就肯定会有进步和建树。以后,李白再也不逃学了,他每天苦读诗书,最终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宏大的诗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出自:1.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

5、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明 就是说自己知道好的东西 肯定要告知大家或者身边的挚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当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主动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如

6、自己所厌烦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行整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确应当坚持这种原则,这是敬重他人,同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同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中国经典历史典故5周公吐哺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辅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据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中国经典历史典故6车同轨、书同文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统一了中国,自称“始皇帝”。秦始皇采纳丞

7、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大兴土木。中国经典历史典故7八王之乱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心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公元290年,司马衷即位为晋惠帝,皇后贾南风除掉汝南网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废除太子。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废贾后,之后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等为争夺皇位绽开厮杀。最终司马越毒死晋惠帝,夺取大权。西晋从今衰落。中国经典历史典故8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范增不允刘邦求和,刘邦离间项、范,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权

8、宜之计,后用韩信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爱妾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八面受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项羽退至乌江,在乌江边拔剑自刎。中国经典历史典故9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公,武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0南北朝中国历史上一段较长的分裂时期。南朝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则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煜登基,国号“宋”,统治南方。北方的北魏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南北

9、政权分统天下百余年。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1鸿门宴指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实行的一次宴会,参加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项羽在宴会上欲杀刘邦,但刘邦胜利逃遁而去。这次宴会在秦末农夫斗争及楚汉斗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后人常用“鸿门宴”一词比方不怀好意的宴会。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2朽木不行雕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行雕也,粪土之墙不行污也。”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方人已经败坏到不行救药的地步。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妙,说起话来娓娓好听。起初,孔子很喜爱这个弟子,以为他肯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子暴露出懒散的毛玻一天,孔子

10、给弟子讲课,发觉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弟子去找。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孔子听了伤感他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信任他的行为肯定与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别人的话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就从宰子起,我变更了看法。”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3三顾茅庐袁绍于官渡之战败北后,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公元207年,刘备三访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根据诸葛亮隆中对所言“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4合纵连横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在纵横家苏秦的游说主见下,齐、楚、

11、燕、韩、赵、魏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则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连横”瓦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公元260年,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曹氏帝位,曹丕之孙曹髦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卫士、僮仆讨伐司马昭,并在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既魏元帝,自己独揽大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6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当时到汉时不为刘邦重用,于是逃走,谋士萧何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

12、后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称帝之后,以韩信谋反为由将他将为淮阴侯,后萧何与吕后设计将韩信处死。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7淝水之战十六国时期,北方前秦的君主苻坚率80万军队攻打东晋,秦晋两军夹淝水对阵。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率8万北府兵迎击。晋军要求秦军后撤,以便渡河一决输赢,秦军撤退之际,晋军渡水突击,秦军大败,连听到“风声鹤唳”也以为是晋军到了。此战干脆导致前秦衰亡,东晋则此后数十年间再无外族侵略。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8投笔从戎东汉时期闻名的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年轻时为官府抄书,曾经投笔慨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于是投身军旅,40岁出访西域,

13、71岁回洛阳,31年中平定西域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中国经典历史典故19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晋献公曾将女儿嫁给秦穆公。后献公妃子骊姬为乱,迫害献公之子申生、重耳。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文赢并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公元前636年,穆公帮助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成就了“秦晋之好”。中国经典历史典故20炎黄子孙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战胜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二族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中国经典历史典故21出处 癸辛杂识(续集下):“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原文: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予闻猎人云,凡虎将三子渡水,虑先往则子为彪所食,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则复挈彪还;还则又挈一子往焉。最终始挈以去。盖极意关防,惟恐食其子也。大意:彪的性格很彪悍,会吃自己的同胞。老虎带着三个孩子过河,必定先把彪背到对岸,然后带其次个过去,同时在把彪提回去,然后带第三个老虎到对岸,最终才把彪带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