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认识室内乐演出型式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00.50KB
约16页
文档ID:305656778
认识室内乐演出型式课件_第1页
1/16

知音者會心的交談室內樂n室內樂室內樂(Chamber music),又稱室室樂樂,是一種古典樂作品的演奏形式,為幾件在室內演奏的樂器一同合奏n室內樂由幾人合奏,每人各演奏一個聲部,通常不包含獨奏n室內指音樂可以在空間較小的室內演奏 認識室內樂演出型式室內樂是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以團員的默契,配合速度與節奏的變化,合奏出迷人樂聲室內樂有如幾位好友知己,會心交談的作品,也是音樂中十分精緻的樂器組合各種樂器都可以組成不同的室內樂型態,可依數量的多寡來稱呼兩種樂器就是二重奏,樂器不一定要相同三種樂器就是三重奏,常見的有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以及鋼琴、單簧管和大提琴四重奏常見的組合是弦樂四重奏,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組成不過也可以有不同的組合左圖是單簧管的四重奏認識室內樂演出型式五重奏常見的有木管五重奏、銅管五重奏等,但也可有其他的組合左圖為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長號的五重奏認識室內樂演出型式作曲家的個人風格如果每一種樂器的聲音代表一種顏色,作曲家便是運用這些聲音的畫家,可以組合變化,創作出一幅聲音的圖畫作曲家們也有自己的創作風格,就算是同樣的樂器編制,不同時代的人就有不同的創作手法。

不僅是作曲家有個人的風格,演奏家們透過不同的詮釋,演奏出來的音樂,也是會有自己的風格同一個演奏家,在同一個演奏場地,演奏同一首曲子,演奏效果都不會相同,因為藝術家的想像和直覺有獨特性室內樂作曲家海頓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奧地利作曲家,幼年時加入了維也納教堂的少年合唱團,後來開始學習學習聲樂與作曲,漸有所成,並開始寫些室內樂形式的小規模作品,主要是以弦樂四重奏居多,短短幾年內建立了自己的招牌,婚後在皇室謀得指揮一職,自此他一直待到1790年,和皇室的關係十分密切,其中寫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海頓的音樂在古典樂派的形成上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在交響曲、神劇及弦樂四重奏的創作上海頓室內樂作品欣賞C大調弦樂四重奏海頓1797年時,送給奧國皇室法朗茲二世的誕辰賀禮運用哈修卡的詞,寫成了一首天佑法朗茲王(Gott erhealte Franz den Kaiser)的讚歌同年二月十二日,主國熱烈慶祝奧皇誕辰聲中,這首讚歌,同時在維也納各大戲院演唱,不久奧國政府正式將它頒佈為該國國歌1798年,海頓將這首國歌,寫成一首絃樂四重奏曲C大調作品七十八號之三,這首作品即以皇帝命名。

這首作品是採用,弦樂器家族的相同音色共同演出,呈現出飽滿和諧的海頓室內樂作品欣賞C大調弦樂四重奏第2樂章主題和變奏曲的形式,旋律是以天佑法朗茲王讚歌,為主題基礎室內樂品欣賞莫札特D大調長笛四重奏莫札特大部分長笛音樂,是在1777年至1779年間赴巴黎、慕尼黑、曼海姆等地巡迴演奏時,接受荷蘭業餘長笛演奏家德強(De Jean)之委託所做長笛四重奏,是包括了一把長笛、一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莫札特的長笛四重奏,一共寫了3首其中以這首D大調長笛四重奏,為莫札特長笛四重奏中的代表作室內樂品欣賞貝多芬降B大調第七號鋼琴三重奏貝多芬生前一共寫了八首鋼琴三重奏,其中五首是正式的三重奏,貝多芬開始創作的鋼琴三重奏,受到海頓的影響很深這首三重奏大公的編制是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n這首三重奏,是貝多芬送給跟隨貝多芬學習鋼琴演奏及作曲的忘年之交魯道夫大公貝多芬給了魯道夫大公豐富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而魯道夫大公也成了貝多芬在藝術上的忠實贊助者,因此這首三重奏又名大公三重奏的名稱n這首傑作僅花23天即完成其實在諾提波姆的貝多芬傳之二中已經出現此曲的4個樂章草稿n此曲的初演,依現在留下的紀錄,是於1814年4月10日,由貝多芬自己彈鋼琴演出,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公開演奏。

舒伯特的室內樂對舒伯特而言,室內樂是他幼時就很熟悉的一種音樂舒伯特的室內樂特徵就是旋律優美,每一首都給予很自然的豐富和聲變化舒伯特的室內樂不只是要聽旋律的流利而已,同時也是他內心的軌跡,反應出舒伯特內心漸漸的變化欣賞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由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組成台灣室內樂團 n有葉樹涵銅管五重奏、臺北愛樂木管五重奏、亞太絃樂四重奏、印象三重奏團與故鄉室內樂團等等 葉樹涵銅管五重奏團員/專輯亞太弦樂四重奏團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