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道路及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299209766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道路及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道路及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道路及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道路及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道路及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道路及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道路及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空港新城H4等26条道路工程第三卷 第六册 第一分册 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第一分册 道路及景观工程 施工图设计第 25 页 共 25 页1. 工程概况1.1 区位关系空港新城位于重庆主城区北部边缘地带,是主城区及两江新区中央槽谷适宜建设用地的主要拓展方向,是未来城市功能提升与完善的主要承载地之一。从重庆中央槽谷现状城区已建用地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看,跨越内环线向北的可拓展空间充足,且依托机场、保税港等重大设施和两江新区的政策优势,发展动力强劲,其他几个方向的空间拓展均受限。空港新城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承载地,近期是主城区中央

2、槽谷城市发展的边缘地带,远期是支撑城市继续向北拓展的重要节点。空港新城发展的核心要素:机场、新中心、会展中心等,具有协同发展,辐射区域、对接国际的区位条件。两路组团S标准分区是两江现代商务中心空港新城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空港新城面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域之一,是两江新区中北部地区快速成型的支撑区,分为教育科研设计、商务中心、生态居住等片区,是集教育科研、商业、生态住居为一体的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根据重庆市临空都市区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提出渝北区五大功能区的总体思路和功能布局,其中在两路组团S标准分区中提出要发展大数据产业园和金融创新区两大功能区。大数据产业园即为设立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建立产业

3、生态链及产业基地,发展大数据服务外包服务、大数据采集整理、挖掘分析等技术支持,电子商务、政务服务等产业。金融创业园即为以金融后台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和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发展重点,积极引入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创新产品、金融创新服务,形成重庆市临空经济区重要配套功能。H7路沿线主要规划为公园绿地和科研用地以及医疗卫生用地,另有部分文化设施用地等,H7路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横向向支路,兼为周边地块提供通行服务。1.2 工程概况及设计内容拟建道路位于重庆主城区两路组团S标准分区,属于渝北区空港新城(包含两路组团F、S、T标准分区)的一部分,南侧紧邻中央公园、东侧接两路老城区、北侧紧挨绕城高速公路、西侧

4、接双桥溪,拟建场地周边交通便利。本次H7路(秋成大道至公园西路段)起于秋成大道东侧,向东延伸经过Z4路、Z5路止于公园西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道路全长约为526.575m,路幅标准宽度为16m,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为30km/h。本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排水、电力、照明及景观工程。本次施工图设计共分五册:第一册道路及景观工程,第二册排水工程,第三册电力工程,第四册照明工程,第五册交通工程,第六册轨道保护专篇,本册为第一册道路及景观工程。1.3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执行情况暂无2. 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 业主与我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重庆市主城区两路组团S标准分区(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

5、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重庆市规划设计院】 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7】 重庆市空港新城S分区启动区产业地块平场工程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2015.11】 重庆市秋成大道(渝北段)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2017.06】 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方案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8.02】 空港新城Z4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2020.04】 空港新城Z5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

6、)有限公司 2020.04】 空港新城H7道路工程勘察(一次性详勘)【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2018.04】 业主提供现状1:500地形及管网实测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2.2 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1)国家标准(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 31832-2015)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993-2010)建筑边坡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0-2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城市道路交通设

7、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控制技术规范(GB/T 50839-2013)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 T 36670-201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2)建设部标准(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城市道路线路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

8、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89-201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GJJ75-9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3版)(3)地方标准(规范)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50/T-178-2014)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9、范(DBJ50/T-078-2016)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轨道安全保护专项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渝建发2014103号)3. 建设条件3.1气象、水文3.1.1气象勘察区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陆的四川盆地东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中,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具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60C,极端最高气温41.70C,极端最低气温-1.80C,年总积温5390,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全年平均降水量

10、1067.8毫米,其中24月春季平均降水217.5毫米,57月夏季454.5毫米,810月秋季358.9毫米,111月冬季86.9毫米,降水量最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3%,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8%。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春天为纯东南风,风力一般12级,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北风,风向不稳定,往往夹着雷暴,风力为阵性大风,最大可达8级,伏

11、天午时多南风,一般1级微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风向较稳定,最大5级。冬春季节多为高积云和层积云,云积稳定,终日笼罩,不见天日。夏季多为积雨云和雷雨云,云层变化大,分布不均,积散较快。秋天多为云朵,移动缓慢,显得秋高气爽。3.1.2水文H7路沿线(红线范围内)K0+580K0+660段见地表水体,水深约0.3m。3.2 供水、供电及通讯条件H7路与Z4路范围内为施工平场区域,分布有4条燃气管线、1条航油管线、1条长输燃油管线,在H7、Z4道路实施前,要进行回填施工,根据业主管线迁改计划,机场输油管道D159在道路建设前完成迁建计划。3.3 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工程所需石料、砂料、钢材、水泥、木材、

12、沥青和水均可在渝北区或附近区域内解决,且质量和数量均能满足道路建设的要求。3.4 道路交通条件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片区,空港新城范围内东南部兰馨大道、春华大道局部路段及两路F标准分区南部区域同茂大道、公园西路(中央公园段)、公园东路(中央公园段)、秋成大道等城市道路已建成,北侧绕城高速公路已通车,椿萱大道、悦港大道为在建项目。另外,片区西侧金山大道北段、片区东侧春华大道北段等一批城市干道正在准备建设。沿线其它道路多为乡村公路,等级低。现场交通十分便利,施工条件较好。4.工程地质4.1地形地貌拟建道路沿线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现状地形总体平缓,自然坡角28,局部陡坎、场地北侧低凹处区域可

13、达3050。项目周边场地为构造剥蚀浅丘斜坡地貌,主要由冲沟及斜坡组成,多形成洼地或宽缓谷地,微地貌单元较多,具浅丘、中丘、深丘地貌特征。项目地块基本为人类活动改造而成为施工区,现状平场外地形多为农田,谷坡见零星基岩露头,泥岩露头表面风化严重,风化岩块脱离母体,呈散落状。4.2地层岩性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道路区内出露的地层由新至老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泥岩和砂岩互层夹少量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1)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页

14、岩碎块石组成,碎块石直径20-60mm,硬质含量1030%,主要是现有民房的老回填土以及线路施工新建填土,分布于K0+000K0+540段场地。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浅黄色褐黄色,软塑可塑状,粘性较好,切面稍有光泽,韧性较好,干强度较高,无摇震反应,土体均匀性差,主要分布于农田和原始地貌斜坡上。其中水塘、地表水体、地下水体附近多呈软塑状,多分布于K0+540K0+660区域。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J2s-Ms):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及岩屑组成,局部含砂质,相变为砂质泥岩,局部夹薄层灰绿色页岩,裂隙不发育,强风化层呈碎块状,质软,手捏易碎。中风化岩芯呈柱状,强度相对较高,柱状岩芯节长约825cm,岩芯质较软,锤击可碎,声闷,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区域。砂岩(J2s-Ss):灰褐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裂隙发育,强风化层呈碎块状,岩质较软。中风化岩芯呈柱状,强度相对较高,柱状岩芯节长约825cm,岩芯质较软,锤击可碎,声闷,该层零星分布于场地陡峭处。详见数据一览表。4)基岩风化带及基岩顶面特征:1、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少数短柱状,少量呈土状及饼状,岩质软,泥岩手折易断,砂岩碎块手捏易成砂状,风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