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夏书-行政管理学-行政环境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66KB
约52页
文档ID:297342765
夏书-行政管理学-行政环境课件_第1页
1/52

第二章 行政环境第一节 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第二节 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第三节 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第四节 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第五节 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1.l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行政环境的基本含义和构成;重点掌握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熟悉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状况教学目的2.3.4.n最早运用生态观点来研究公共行政现象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斯n他在19361936年和19471947年分别发表了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政府生态学著作,阐述了政府及其行政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其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从而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公共行政的先例约翰 高斯的行政生态学5.n集生态行政研究之大成,用生态理论和模式解释行政现象的则是美国人雷格斯他于19571957年所著的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以及于19611961年发表的行政生态学都是当时风行一时、被引为典范的生态行政学论著n他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的行政模式可以分为:n一是融合型,这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n二是棱柱型,这是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n三是衍射型,这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6.农业社会( (光线混杂一体) )( (融合型) )过渡社会( (折射过程) )棱柱型工业社会( (折射完成) )( (衍射型) )里格斯的“融合的棱柱的衍射的”过程图7.n这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没有明确、细致的社会分工,社会结构分化不明显,与之相适应,行政行为与经济、立法、司法等社会管理行为是混杂在一起的,更谈不上有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其行政管理方式是实行等级森严的家长制这种公共行政模式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8.n介于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工业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是过渡社会在行政方面,行政行为已逐渐与其他社会行为分化开来,但还未完全分化;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经设立,但还不能正常运作,功能很有限;行政过程仍然受着各种传统势力的制约,因而行政效率低下这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这种情形,就如同光在棱柱中的折射过程,既具有融合的白光的特性,又具有衍射光的因素,故里格斯将此类型行政称为 棱柱型行政 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9.n白光经过棱柱体的折射后,衍射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这如同现代工业化社会,整个社会有着明确的、细致的分工,故政府职能也是明确的,有着分工极细的行政机构,执行着各自不同的行政职能,各司其职,互不混杂,讲求的是行政的效率与科学性。

因此,这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依法任命,依法行政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10.第一节 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一、行政环境的含义二、行政环境的构成三、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11.一、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12.二、行政环境的构成n从总体范围、规模和层次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宏观行政环境、中观行政环境和微观行政环境 n从内容上划分,行政环境可划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n从管辖区域上划分,行政环境可划分为国际行政环境与国内行政环境也可以划分为中央行政环境与地方行政环境n从不同结果程度上划分,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良性结果的行政环境、恶性结果的行政环境、良性结果与恶性结果相互兼有的行政环境13.二、行政环境的构成n n自然环境n n社会环境政治环境 法制环境经济环境 科技环境教育环境 民族环境宗教环境 文化环境人口环境14.三、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一)行政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二)行政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选择与塑造第二节 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物质生产与人员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一)物质生产与人员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统的影响1. 1.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2. 2.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门设置3. 3.生产力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生产力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基础4. 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和人口管理功能(二)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 1.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2. 2.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一)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二)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二)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三)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三)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四)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四)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五)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五)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六)法制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六)法制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系统中的地位(七)法制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七)法制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协调、规范水平第三节 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文化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关于行政系统一般行为的期望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关于行政系统一般行为的期望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二)关于行政系统首脑权力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二)关于行政系统首脑权力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三)关于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三)关于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四)关于行政系统内部人际关系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四)关于行政系统内部人际关系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影响(五)关于行政道德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五)关于行政道德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关于行政系统一般行为的期望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 1.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系统的管理范围有不同的期望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系统的管理范围有不同的期望2. 2.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系统的输入、输出有不同的期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系统的输入、输出有不同的期望望3. 3.对行政系统的认同程度决定群众参与行政输入方对行政系统的认同程度决定群众参与行政输入方式的差异式的差异(二)关于行政系统首脑权力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 1.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的权力来自世袭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的权力来自世袭2. 2.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权力来自超人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权力来自超人的意志的意志3. 3.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权力来自人民委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权力来自人民委托,并通过体现民意的法律形成予以确认托,并通过体现民意的法律形成予以确认(三)关于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 1.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人治观念认为,行政系统内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人治观念认为,行政系统内外治理的好环,关键在人,而不制度外治理的好环,关键在人,而不制度2. 2.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法治观念认为,又分专制主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法治观念认为,又分专制主义的和民主主义的法治观念义的和民主主义的法治观念(四)关于行政系统内部人际关系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特殊的人际关系观念普遍的人际关系观念25.(五)关于行政道德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bb行政道德是行政系统成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系统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

1. 1.行政道德指导着行政系统成员的政治方向2. 2.行政道德制约着行政系统成员个人利益实现程度3. 3.行政道德影响行政系统成员的社会地位二、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民族环境影响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应的行政机构设置(二)民族环境影响着行政系统体制(三)民族环境制约行政系统权力的行使(四)民族环境关系着行政系统的凝聚力大小(五)中国的民族环境对政府行政系统的影响三、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宗教制约行政系统的机构设置和职权行使(二)宗教推动或妨碍行政系统的管理第四节 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一、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地球环境影响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制约行政系统(一)地球环境影响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制约行政系统的发展模式的发展模式(二)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从而(二)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从而制约其行政系统的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制约其行政系统的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三)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三)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制约着其行政系统的部门设置一功能体系制约着其行政系统的部门设置一功能体系(四)地理形状影响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系统(四)地理形状影响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系统稳定状况稳定状况(五)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五)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 1.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系统的职能、政策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系统的职能、政策及机构及机构2. 2.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机构临时机构3. 3.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使各国相应设置了解决问题的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使各国相应设置了解决问题的职能及机构职能及机构4. 4.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及机构及机构5. 5.国家行政系统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国家行政系统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和调整,受到规范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具准则的约束和调整,受到规范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所制约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所制约第五节 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五节 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二、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三、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四、创建良好的民族环境五、创建良好的宗教环境六、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一、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一)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一)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二)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二)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三)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三)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二、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一)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系(一)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系统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统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二)自觉地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二)自觉地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充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分体现(三)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三)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其社会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主义方向(四)大力推动法治建设(四)大力推动法治建设35.树立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双向沟通意识政绩意识新的行政道德意识三、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36.四、创建良好的民族环境1. 1. 1. 1.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2. 2. 2. 2.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民族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民族意识3. 3. 3. 3.在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在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