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液 考点:生理性止血过程及血小板的生理特性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机制如何?(主讲)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的概念;它们的相对稳定各有何生理意义?血型的定义?如何鉴定ABO血型?输血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血液生理概述一、血液的组成血液(blood)由血浆(plasma)和血细胞(bloodcells)组成二、血液的理化特征1、血液的正常比重为1.051.062、血液的黏度即内摩擦以水黏度为1,血黏度为453、血浆渗透压为280290mmol/L4、血浆的正常pH为7.357.4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凝血块的扫描电镜图凝血块的扫描电镜图血液凝固概念概念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凝胶状态的过程(实质:血浆中的可溶性纤可溶性纤维蛋白原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原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原的过程)一)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过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过程的物质程的物质 还有还有: 前激肽释放酶前激肽释放酶(PK)、高分子量激肽原、高分子量激肽原(HK)凝血因子(1)FIV(Ca2+)为无机物2)除Ca2+和磷脂外,其余的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而且大部分是蛋白酶(主要为丝氨酸蛋白酶)。
3)除FIII(组织因子,TF)来自组织外,其余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且多在肝脏合成其中FII、FVII、FIX、FX的生成需要维生素K参与4)血中具有酶特性的凝血因子都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必须通过其他酶的水解作用后,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才具有酶的活性,这个过程称为激活5)在凝血中起酶促作用的因子有FII、FVII、FIX、FX、FI、FXII、FXIII;起辅因子作用的是Ca2+、FV、FVIII、FII和高分子激肽原二)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熟悉: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机制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凝血酶(thrombin)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血液凝固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血液凝固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的生成凝血过程的三个步骤催化作用变化方向 根据根据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不同, 凝血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酶原复合物的形成有以下两条途径有以下两条途径: (1)内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 (2)外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途径(组织因子途径)途径(组织因子途径)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1)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接触粗糙面加速血液的凝固。
2)温度: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加速血液凝固3)Ca2+浓度:浓度增高,血液凝固速度增快人体内的生理性人体内的生理性凝血凝血机制机制在体内,当组织损伤时,暴露出的组织因子与在体内,当组织损伤时,暴露出的组织因子与Fa结合形成结合形成Fa-组织因子复合物,该复合物有两方面的作用:组织因子复合物,该复合物有两方面的作用:(1)可有效地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可有效地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的F为为Fa,从而启动从而启动“截截短的短的”内源性途径内源性途径2)可激活可激活F为为Fa,生成少量的凝血酶这些少量的凝血酶通生成少量的凝血酶这些少量的凝血酶通过对过对F、F、F和血小板的激活作用(正反馈),而产生和血小板的激活作用(正反馈),而产生放大效应放大效应上述两方面的作用均形成大量上述两方面的作用均形成大量F酶复合物,从而生成足够的酶复合物,从而生成足够的Fa和凝血酶,较快地完成血液凝固和凝血酶,较快地完成血液凝固因此,在体内的生理性凝血中,因此,在体内的生理性凝血中,启动物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组启动物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组织因子,而内源性凝血途径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起织因子,而内源性凝血途径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常重要的作用血液凝固的负性调控1.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1)表面光滑:防止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2)合成并释放多种具有抗血小板或抗凝血的物质2.单核-吞噬细胞的抗凝作用:清除促凝物质3.体液抗凝系统:(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主要为抗凝血酶2)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凝血酶调制蛋白、蛋白质S等血浆中以酶原形式存在的蛋白质C被凝血酶和凝血酶调制蛋白激活后,可水解灭活FVa和Fa,抑制F及凝血酶原的激活,促进纤溶3)肝素:肝素主要通过增强血浆中抗凝血酶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小结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机制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玻璃、白陶土、胶原等)触动而启动首先是XII因子结合到异物表面,并被激活为XIIa,然后激活XI因子为XIa,XIa、VIIIa、Ca2+、PL一起形成因子X复合酶,使X因子生成Xa,Xa、V、Ca2+、PL一起形成凝血酶原复合物,进而使抗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液及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完成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启动因子存在于血管之外的组织因子III血管损伤时,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III进入血管,使VIIa因子迅速转变为VIIa,III、VIIa、Ca2+、PL一起使X因子生成Xa,其形成后的凝血过程与上述内源性凝血过程相同哪些食物含有抗凝血作用抗凝血的食物首推含有EPA的鱼油和黑木耳、洋葱、大蒜、香菇、山楂、柠檬及秋刀鱼、石斑鱼、鲭花鱼等也有效哪些食物含有凝血作用食物中含有丰富维生素K的都具有良好的凝血功能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优酪乳、优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花生练习题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A.因子IIIB.因子XIIC.因子XD.因子IVE.因子II(A)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A.因子IIIB.因子VIIIC.因子XIID.因子IVE.因子II(C)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A.组织因子B.Ca2+C.胶原D.血小板E.纤维蛋白原(A)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的成分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肾素(C)凝血过程包括A.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B.凝血酶原被激活生成凝血酶C.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ABC)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