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桩基培训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95538952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检测桩基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超声检测桩基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超声检测桩基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超声检测桩基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超声检测桩基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声检测桩基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检测桩基培训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混凝土完整性授课人:1.第一讲超声波的基本理论2.声波透射法的基本原理基桩成孔后,灌注混凝土之前,在桩内预埋若干根声测管作为声波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通道,在桩身混凝土灌注若干天后开始检测,用声波检测仪沿桩的纵轴方向以一定的间距逐点检测声波穿过桩身各横截面的声学参数, 然后对这些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判断,确定桩身混凝土缺陷的位置、范围、程度,从而推断桩身混凝土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均匀性状况,评定桩身完整性等级。 特点:准确程度高,漏判概率低,但可能出现误判。3.声波的频率范围次声波可闻声波超声波特超声波020Hz20Hz20kHz20kHz1000MHz1000MHz以上根据

2、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不同,可将机械波分为纵波、横波和表面波。4.纵波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称为纵波,又称为P波。是依靠介质时疏时密(即时而拉升,时而压缩)使介质的容积发生变形引起压强的变化而传播的,它和介质的体积弹性有关。任何弹性介质都具有体积弹性,所以纵波可以在任何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5.横波 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又称为S波。是依靠使介质产生剪切变形引起的剪切力变化而传播的,它和介质的剪切弹性相关。由于液体、气体无一定形状,不具备切变弹性,不能承受剪切应力,所以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6.表面波 固体介质表面受到交替变化的表面张力作

3、用,介质表面质点发生相应的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结果使质点做这两种振动的合成运动,即绕其平衡位置作椭圆运动,该质点的运动又波及相邻质点,而在介质表面传播,这种波称为表面波,又称R波。表面波传播时,质点振动的振幅随深度的增加迅速减少,当深度超过2倍的波长时,振幅已很小了。表面波也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7.声波在固体传播过程中的衰减 吸收衰减: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部分机械能被介质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而散失,这种衰减现象称为吸收衰减。 散射衰减:声波在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因碰到另一种介质组成的障碍物而向不同方向产生散射,从而导致声波减弱(即声传播的定向性减弱)的现象称为散射衰减。 扩散衰减:声波

4、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波束都有一定的扩散角。波束的扩散,导致能量的逐渐分散,从而使单位面积的能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弱。8.第二讲检测技术9.桩内跨孔透射法 10.桩内单孔透射法 11.桩外孔透射法 12.混凝土内部缺陷对声波波速的影响 13.接收声波波幅与混凝土质量接收声波波幅是表征声波穿过混凝土后能量衰减程度的指标之一。接收波幅值越低,混凝土对声波的衰减就越大。根据混凝土中声波衰减的原因可知,当混凝土中存在低强度区、离析区以及存在夹泥、蜂窝等缺陷时,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增大,使接收波波幅明显下降。幅值可直接在接收波上观察测量,也可用仪器中的衰减器测量,测量时通常以首波(即接收信号的前面半个周期)

5、的波幅为准。接收声波幅值与混凝土质量紧密相关,它对缺陷区的反应比声时值更为敏感,所以它也是缺陷判断的重要参数之一。 14.频率变化与混凝土质量 声波脉冲是复频波,具有多种频率成分。当它们穿过混凝土后,各频率成分的衰减程度不同,高频部分比低频部分衰减严重,因而导致接收信号的主频率向低频端漂移。其漂移的多少取决于衰减因素的严重程度。所以,接收波主频率实质上是介质衰减作用的一个表征量,当遇到缺陷时,由于衰减严重,使接收波主频率明显降低。 15.波形的变化与混凝土质量 由于声波脉冲在缺陷界面的反射和折射,形成波线不同的波束,这些波束由于传播路径不同,或由于界面上产生波形转换而形成横波等原因,使得到达接

6、收换能器的时间不同,因而使接收波成为许多同相位或不同相位波束的叠加波,导致波形畸变。实践证明,凡超声脉冲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缺陷,其接收波形往往产生畸变,所以波形畸变程度可作为判断缺陷程度的参考依据。16.正常声波畸变声波17.几种声学参数的比较 声速的测试值较为稳定,结果的重复性较好,受非缺陷因素的影响小,在同一桩的不同剖面以及同一工程的不同桩之间可以比较,是判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参数,但声速对缺陷的敏感性不及波幅。接收波波幅(首波幅值)对混凝土缺陷很敏感,它是判定混凝土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参数。但波幅的测试值受仪器系统性能、换能器耦合状况、测距等诸多非缺陷因素的影响,它的测试值没有声速稳定,目前只能

7、用于相对比较,在同一桩的不同剖面或不同桩之间往往无可比性。 接收波主频的变化虽然能反映声波在混凝土中的衰减状况,从而间接反映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但声波主频的变化也受测距、仪器设备状态等非缺陷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剖面以及不同桩之间的可比性不强,只用于同一剖面内各测点的相对比较,其测试值也没有声速稳定。因此,目前主频漂移指标仅作为声速、波幅的辅助判据。 接收波形也是反映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混凝土内部的缺陷也较敏感,在现场检测时,除逐点读取首波的声时、波幅外,还应注意观察整个接收波形态的变化,作为声波透射法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综合判定时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因为接收波形是透过两声测管间混凝土的声波

8、能量的一个总体反映,它反映了发、收换能器之间声波在混凝土各种声传播路径上的总体能量,其影响区域大于直达波(首波)。 18.零声时问题电延迟时间:从声波仪电路原理可知,发出触发电脉冲并开始计时的瞬间到电脉冲开始作用到压电体的时刻,电路中有些触发、转换过程。这些电路转换过程有短暂延迟的响应。 电声转换时间:在电脉冲加到压电体瞬间到产生振动发出声波瞬间有电声转换的延迟。接收换能器也类似。 声延迟:换能器中压电体辐射出的声波并不是直接进入被测体,而是先通过换能器壳体或夹心式换能器的辐射体,再通过耦合介质层,然后才进入被测体。 这三部分延迟构成了仪器测读时间t1与声波在被测体中传播时间t的差异。声波在被

9、测物体中的传播时间t = t1 - t0 19.零声时的测量将发、收换能器平行悬于清水中,逐次改变两换能器的间距,并测定相应声时和两换能器间距,做若干点的声时间距线性回归曲线,就可求得t0 t = t0 + bl 20.波幅检测 波幅是标志接收换能器接收到的声波信号能量大小的参量。波幅的测量是用某种指标来度量接收波首波波峰的高度,并将它们作为比较多个测点声波信号强弱的一种相对指标。目前在波幅测量中一般都采用分贝(dB)表示法,即将测点首波信号峰值a与某一固定信号量值a0的比值取对数后的量值定为该测点波幅的分贝(dB)值,表示为 。 21.频率检测 数字式声波仪都配有频域分析软件,可用频谱分析的

10、方法更精确地测试接收声波信号的主频。 计算方法为FFT(傅立叶变换)。22.声测管的埋设及要求现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200323. 声测管的联结 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声测管不致因受力而弯折、脱开;有足够的水密性,在较高的静水压力下,不漏浆;接口内壁保持平整通畅,不应有焊渣、毛刺等凸出物,以免妨碍接头的上、下移动。24.检测前的准备工作按照规范要求,安排检测工作程序。 按照规范要求,调查、收集待检工程及受检桩的相关技术资料和施工记录。 将伸出桩顶的声测管切割到同一标高,测量管口标高,作为计算各测点高程的基准。向管内注入清水,封口待检。 在放置换能器前,先

11、用直径与换能器略同的圆钢作吊绳。检查声测管的通畅情况。用钢卷尺测量桩顶面各声测管之间外壁净距。25. 原则上,桩身混凝土满28d龄期后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是最合理的,也是最可靠的。但是,为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缩短工期,当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缺陷和判定其完整性等级时,可适当将检测时间提前。规范中规定:“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混凝土达到28d强度的70%一般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 检测前对混凝土龄期的要求26.平测步骤将多根声测管以两根为一个检测剖面进行全组合,剖面编码。 将发、收换能器分别置于某一剖面的两声测管

12、中,并放至桩的底部,保持相同标高。 自下而上将发、收换能器以相同的步长(一般不宜大于250mm)向上提升。 在同一桩的各检测剖面的检测过程中,声波发射电压和仪器设置参数应保持不变。 27.测试方法平测单向斜测交叉斜测28.对可疑测点的细测 对可疑测点,先进行加密平测(换能器提升步长为1020cm),核实可疑点的异常情况,并确定异常部位的纵向范围。再用斜测法对异常点缺陷的严重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探测.斜测。就是让发、收换能器保持一定的高程差,在声测管内以相同步长同步升降进行测试,而不是象平测那样让发、收换能器在检测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同的高程。由于径向换能器在铅垂面上存在指向性,因此,斜测时,发、收换能

13、器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不能太大,一般可取3040。 29.缺陷的细测 30.第三讲检测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31.测试数据的整理 首先计算各测点波速 波幅 频率 波形记录与观察 绘制声参数深度曲线 32.声速判据 概率法 声速低限值法 33.声速临界值的计算方法 将同一检测面各测点的声速值vi由大到小依次排序,即(1)式中 vi按序列排列后的第i个测点的声速测量值;n某检测剖面的测点数;k逐一去掉(1)式vi序列尾部最小数值的数据个数。对逐一去掉vi序列中最小值后余下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当去掉最小数值的数据个数为k时,对包括vn-k在内的余下数据v1vn-k按下列公式进行统计计算: 34.v0异

14、常判断值;vm(n-k)个数据的平均值;sv(n-k)个数据的标准差;1由表查得的与(n-k)相对应的系数。(2)(3)(4)35.n-k2022242628303234363811.641.691.731.771.801.831.861.891.911.94n-k4042444648505254565811.961.982.002.022.042.052.072.092.102.11n-k6062646668707274767812.132.142.152.172.182.192.202.212.222.23n-k8082848688909294969812.242.252.262.272.

15、282.292.292.302.312.32n-k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2.332.342.362.382.392.412.422.432.452.46n-k15016017018019020022024026028012.472.502.522.542.562.582.612.642.672.6936.将vn-k与异常判断值v0进行比较,当vn-kv0时,vn-k及其以后的数据均为异常,去掉vn-k及其以后的异常数据;再用数据v1vn-k-1并重复式(2)至(4)的计算步骤,直到vi序列中余下的全部数据满足:声速异常时的临界值判据为:vi vc0(5)

16、 当式(5)成立时,声速可判定为异常。 37.概率法判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一个剖面的所有测点测值为统计样本,且测点总数不少于20个点,当桩长很短时,可减小测点间距,加大测试点数。由于临界值的计算是以正常混凝土的声速分布服从正态分布为前提,统计计算正常波动下可能出现的最低值。因此参与统计的测点都是正常波动测点,异常点不应该参与统计计算vm和sv,否则,将使计算统计的离散度增大(sv变大),平均值降低(vm变小),影响临界值的合理取值。 若桩身缺陷太多,不能获得反映桩身混凝土正常波动下测值的平均值、标准差时,应扩大检测范围或参考同一工程质量较稳定的桩的声速临界值,来评定多缺陷桩。 采用概率法计算桩身混凝土声速临界值,只考虑了单边情况,即“小值异常”情况,其原因如下:一方面环境条件恶劣或人为失误造成的过失误差一般只会引起混凝土质量的恶化,即声速降低,而使测点的声速向小值方向偏离正态分布;另一方面,即使出现“大值异常”,这样的偏离是有利于工程结构安全的,不应判为异常点。 当声速的某些测值明显高于混凝土声速的正常取值时,应分析原因(可能是声测管弯曲或系统延时t0设置不正确)后作适当剔除,再作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