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288345769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也许,人生本就是一场无止境的漂泊。面对生活中那些 的飞沙走石,暗雨雷电,我们总是要迎面而上的。容易打败我们的,从来就不是艰难生活的考验,而是心中无爱的 。相信,只要有爱,就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人生中所有的风雨,就算流血流泪,咬

2、牙坚持,只要心中有爱,一切就都会变得轻松而 。A猝不及防 荒芜 释然B措手不及 荒芜 坚韧C猝不及防 凄惨 释然D措手不及 凄惨 坚韧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迁”是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B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C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许多人,其中藤野先生、阿长、闰土、孔乙己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D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3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3、A“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中的“这”在句中做主语。B“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中的“意境”和“灵魂”都是名词。C“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这是一个递进复句。D“血雨腥风”“取义成仁”“高谈阔论”“心旷神怡”四个短语结构相同。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接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A据此推算,2019年应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B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C我国在称谓上很有讲究,对己用谦称,对人则要用尊称或者敬称。“令”为美好的意思,一般

4、用于称呼别人的亲戚如“令尊”“令爱”。D“处暑”的“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的意思是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天结束。5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_,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衣带渐宽终不悔,_。 (柳永凤栖梧) 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_。 (王安石_)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 (张养浩山坡羊) _ ,佳人才唱翠眉低。 (郑谷鹧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 ,_”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_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6阅读下列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内容。经典名著的内容往往丰富多彩,引

5、人入胜。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大批不学无术、道德败坏却自命风雅、装腔作势的所谓名士,如娄家公子、杨执中之流。与之相对比,吴敬梓着力塑造了“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_)(填人名),作为真名士的典型,他尊重个性,轻财好义,追求恣情任性、自由不羁的生活。而在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笔下,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坚强女性以她敢爱敢恨的爱情追求感人至深,她就是简爱。她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舅妈家,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应聘到桑菲尔德做家庭教师,后与罗切斯特相爱,得知其有妻子后毅然离开,在泽地房被圣约翰收留,这位好心人的职业是(_)。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原谷

6、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原谷:人名。捐:抛弃。谏:好言相劝。舆:手推的小车。凶:不吉利。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两处)父 惭 悔 之 乃 载 祖 归 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岂有老而捐之者乎?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农夫与行者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

7、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息:呼吸。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术:方法。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行者解衣下田/下见小潭B一锄尽一身之力/一食或尽粟一石C乃子之术谬矣/久而乃和D数息而后一锄/大雪深数尺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未 及 移 时 气 竭 汗 雨 喘 喘 焉 不 能 作 声 且 仆 于 田。3行者对于农夫“数息而后一锄”的认识先后有什么变化?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9顾炎

8、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明诸生。生而双瞳,中白边黑。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明南都亡,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炎武及归庄从之。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幸而得脱,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母丧未赴,遂去家不返。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

9、焉。 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精韵学,撰音论三卷。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卜居:选择安身之处。1下列句中“以”与“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中“以”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扶苏

10、以数谏故 B吴广以为然 C以衾拥覆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2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 ( )A传记开头简要介绍顾炎武的籍贯,名字等,特别突出了他不同于常人的眼睛,以及他的聪颖过人。B顾炎武事亲至孝,明末时社会动荡,南明灭亡后,他就侍奉生身母亲王氏到常熟躲避战乱。C母亲临死时告诫顾炎武不可在清朝为官,顾炎武矢志践行,他四处奔走,选择定居之处时,也不忘以有利于复明大业为条件。D顾炎武是个既怀大志又不忘治学的奇人,甚至骑在马鞍上也要默诵诸经注疏,他一生治学成果丰富。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读书目十行下 目 四谒孝陵 谒即发书对勘 发 河漕兵农之属 属4翻译下列句子 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

11、试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10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幽幽七里香丁立梅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恩赐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也是在那里,我初次接触到诗经,立马被那些好听的“歌谣”迷上。野外总是天高地阔的,我一会儿化身为那只在

12、河之洲的斑鸠,一会儿又变身为采葛的女子,岁月绵远,天地皆好。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读书却使我的内心,慢慢的,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了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而去。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的,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

13、了,只管捧了书去读。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我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我身边许久,我也没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

14、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也没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迷恋,也没想过自己日后会走上写作的路,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很快,我要毕业了。突然收到一份礼物,是一本诗经译注,岳麓书社出版的,单价七块六毛,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询似的看他,他却无甚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的,吐着芬芳。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都在。每当我的眼光抚过它时,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