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经典指导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86942739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经典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经典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经典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经典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经典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经典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经典指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经典指导编印:阮家明【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一、揣摩题干,冇备而读;硏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问题,在大脑里形成“问题锁链”。二、品读题目,缘文驰想:文章题目往往告诉人们作品欧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三、浏览首句,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四、默读全文,圈点勾画:冇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五、深思熟虑,耕确表达:在表达时,i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秸确。(一)【句子或语段的作用分析型】答题思路: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

2、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一一写了什么,什么特点,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手法(如有突出的手法也需要指出并分析);语言特色;结构作用: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感情作者感情,文章主旨、意义作用等A、开头段:开篇点题;埋下伏笔;设蜀悬念: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 气氛;奠定基调;开门见山;揭示主题。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 势;详略结合;C、结尾段: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 化或升华主旨;言有

3、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例1【拔掉那颗蛀牙】(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答案】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作用:a.给人奇峰突起的感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b.为后文写亲情冋归埋下伏笔(铺垫)。例2【坚硬的荒原】1、分析开头呆物描写的特色及作用。坚硬的荒原,一望无际,灰茫茫,朴实得连一条褶皱都没有;凄清,空旷,荒凉,寒冷,笼罩在铅似的穹隆下。【答案】1.特色:比喻、拟人。2、作用:突出荒原的凄清、空旷、荒凉和寒冷;渲染悲凉气氛;为下文写老人和孩子在荒原

4、上艰辛种树作铺垫。温馨提示:语段的作用题如果所给语段有较突出的手法,那么也需简单分析手法+效果,然后再分析内容、 结构、情感上的作用。例3【哑了的三角琴】11. 小说开头画线部分对“哑了的三角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可是 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呻吟。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农现二角琴的破心和沉默(2分),设置悬念,为下文蔦“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申作 铺垫(2分),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棊调(2分)。例4【告别三峡】6 .“告别不一定都是

5、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答案】1、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三峡移民悲痛伤感的告别场而,引出下文对开始新生活,建设新家园的 议论。2、总领下文,告别有新的意义。温馨提示:任何结构作用的答题都不可只是单独的术语,需要结合文本作具体的分析,如“承上启下”, 后面必须要分析“承接上文,引起下文”例5【蛙鸣】14. 联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方而,对文章最后一句“暮色四合,蛙鸣铺展,一种思想乂会在天地间升腾”作简要分析。(7分)【答案】结构上呼应(照应)前文。与开头的月夜蛙鸣相呼应(照应),与第段末“夜深了,蛙鸣不断,如-种深逢 的思想把大片的黑暗照亮”相呼应(照应),使文章前后呼应,

6、结构严谨;内容上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在前文称赞蛙貝 有从容淡定、朴实、自然品质的加础上,进一步歌颂蛙极尽自己的生命之能,努力实现自己生活H标的执着追求的粘神, 从生命自我实现的角度深化了文章的立意。(评分要求:结构要点得3分,内容分析4分,)(二)【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型】 答题思路:手法+分析+效果(特点+感情) 手法的识别:修辞、表达方式、其他表现手法请仔细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 修辞手法类【备选术语】i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冇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

7、反问和设问。具体如下: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冇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 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爭物产生鲜明的卬象,产生强烈的感情, 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冇使物具冇人的某种 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杲。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气势、加强语气、i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 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來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來

8、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強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 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乳更加鲜明。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冇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设问一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段的 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X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个个节气紧 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

9、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蒂、III浙, 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对比:使所表现的察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 侧面烘托衬托(烘托);冇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例1【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12. 文中画线的两处,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

10、处?它们各自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但这时的她,已经苍老得不敢照镜子了。她的头发白得像李花,皮肤黑得像泥,脸上的皱纹是交错的村路,疲惫的眼睛 是干水的池塘。每一个土坎、每一株玉米都刻在她记忆的硬盘里,既不能删除也休想覆盖。【答案】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2分)第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苍老(1分),暗示母亲为儿了的付出(1分)。第二 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故乡记忆的深刻(I分),打出了母亲对故乡的感情(1分)。湿馨提示:效果作用的分析,要联系上下文语境及文章主题,往往可以从上下文找到关键词、关键句帮 册分析、组成答案,再结合自己的整合概括,此种答案得分率较高。例2【听松】1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

11、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 在寒气凝冻的腊月,草木尽枯,瑟缩如僵虫。唯有青松独领风骚,在凛冽的风中摇荡碧色。旋起一轮轮穷天极地的呐 喊。 那可怕的松涛,在幽邃的天穹下炸响了。仿佛五百年内的声音,都聚到这一块儿同吋爆炸。【答案】(1)对比(或衬托)(1分),用寒冬的草木尽枯來突出青松不畏严寒的旺盛生命力,(1分)突出对青松的赞美 之悄(1分九(2)夸张(1分),突出松涛声响之大,声势之强,声威之猛、孕育之久(1分),突出农现松涛对作者的心 灵震撼。(1分)。表现手法类【备选术语】白描 象征 反讽类比 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 比兴象征:引中爭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申物具体化,激发联想,

12、感染力强。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 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 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待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Z分。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小见大:表现人、事。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Z间的亲

13、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Z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答题规范】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 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例1【总想为你唱支歌】16. 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

14、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 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 胳膊江成了一片吶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 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答案】(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想彖、对比的表现于法。(2)作者把因缺水而死的胡杨林方阵想彖成打战场, 把痉曲于枯的树枝比喻成战士的胳膊,又用拟人的于法,叙述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死玄的自C呐 喊。把枯枝败草的尸体和胡杨林进行对比。(3)生动形

15、象地农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椿神。温馨提示:注重审题,要求的不同答题方向是不同的。如“哪种手法”只能是一种;“哪种修辞”只能在 修辞中寻找且为一种;“主要什么手法”可以是一种或两至三种,不能写很多;“哪些手法”必须要多种, 且主要的写在前,相对次要的写在后,以保证得分率较高。例2【乌米】19. 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釆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硕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 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 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赫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 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 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赫,只有淙淙的溪水, 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答案】1、手法:(抓上要的手法打在前,多角度全而答)衬托(以动打静,以景衬人);分层打景,远近高低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