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86941741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及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及对策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及对策分析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缺陷及对策分析【摘 要】文章针对高层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断桩、 串桩等病害和处理措施,介绍了高层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常见病害成 因及对策,为今后的类似问题提拱参考。【关键词】高层建筑;钻孔桩;质量缺陷;对策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和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用于桥梁和堤 坝的钻孔桩也较多的应用到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的楼房施工中来。钻孔灌注桩包括成孔和成桩两大过程,是一项工序环节较多,工 艺比较复朵,技术要求较高,需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完成水下灌注混凝 土的隐蔽工程。施工过程控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有疏忽将造成 缩径桩或断桩等质量事故

2、,危及桩基工程的质量。因此耍建立严格的 施工管理和工序质量检查制度,以工序过程控制,来保证成桩质量。 在完善施工工艺、提高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成孔、成桩过程 常见病害的产生原因,总结研究其预防治理措施高质量地完成桩基施 工任务。1成孔过程(1) 护筒冒水:护筒外壁冒水,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护筒 倾斜和位移,造成成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病因分析:埋设护筒时周围填土不密实;或护筒内水位相差太大; 或钻头起落时碰撞。措施:埋护筒时,坑底与四周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层分层夯实; 在护筒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有115m的水头高度;起落钻 头时,防止碰撞护筒。(2) 桩孔孔壁坍塌:成孔中或成孔后

3、,孔壁不同程度塌落。成 孔中,排出的泥浆不断出现气泡,有时护筒内的水位突然下降,均为 塌孔的兆头。病因分析:主耍是市于土质松散,加之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埋设 不好;筒内水位不高;提住钻头钻进,钻头钻速过快,或空钻时间太 长,都易引起钻孔下部坍塌;或成孔后待灌时间和灌注时间过长。施工对策:在松散易坍土层中适当深埋护筒,密实回填土;使用 优质泥浆,提高泥浆比重和粘度;升高护筒,终孔后补给泥浆,保持 要求的水头高度;保证钢筋笼制作质量,防止变形;帕放时要对准孔 位,吊直扶稳,缓缓下沉,防止碰撞孔壁;成孔后,待灌吋间i般不 应超过3h,并应尽快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在钢筋笼未下入孔 内情况下,将砂、粘

4、土混合物凹填到坍孔深以上12m,或全孔凹填 并密实后,再用原径钻头和优质泥浆扫孔;在钢筋笼碰孔壁而引起轻 微坍塌的情况下,用直径小于钢筋笼内径的钻头以优质泥浆扫孔或用 导管清孔。(3) 桩孔缩径:病因分析:泥浆性能欠佳,失水量大,引起塑性土层吸水膨胀, 或形成疏松、蜂窝状厚层泥皮;邻桩施工间距和时间间隔不当,土层 中应力尚未消散,新孔孔壁软土流变;钻头直径磨损过大。施工对策:采用优质泥浆,控制泥浆比重和粘度,降低失水量; 当设计桩距4D吋,应跳隔1-2根桩施工;或新桩孔尽可能在邻桩成 桩36h后开钻。(4) 桩孔偏移倾斜: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垂直偏差或弯曲。病因分析:钻机安装不平,或钻台下有虚土

5、产生下均匀沉陷:桩 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磨损,部件松动,护筒埋设偏斜,钻 杆弯曲,主动钻杆倾斜,遇旧基础或大弧石等地下障碍物,土层软硬 不均或基岩倾斜。对策:钻机安装周正、水平稳固,护筒不偏斜,钻杆不弯曲,主 动钻杆保持垂直;从软塑粘土层,尤其流塑粘上层和砂层进入硬塑粘 土层或从软土层进入基岩时,用不带导向小钻头的平底钻头钻进;用 砂、粘土混合物回填至偏斜处以上12m,待密实后用平底合金钻头 轻压慢转纠斜,在基岩面发生倾斜吋,可投入2040mm粒径碎石, 略高于偏斜处,冲击密实后用平底合金钻头。(5) 孔底沉渣过多:孔底沉淤、残留泥砂过厚,或孔壁泥土塌 落在孔底,使沉渣超标。原因分析:

6、泥浆过稀,清孔未净;泥浆比重过小或清水置换;清 孔后待灌时间过长,泥浆沉淀。对策:终孔后,钻头提离孔底120c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 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min;清孔采用优质泥浆,控制泥浆比重和粘度 下要直接用清水置换,清孔完毕立即迅速灌注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初 灌时对孔底的冲击力;导管底端距孔底控制在4050cni,初灌混凝 土量,导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中0. 813m。2成桩过程(1) 导管堵塞: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不能下落,影响 灌注T作顺利进行。病因分析:初灌时隔水塞堵管;粗骨料粒径过大:混凝土坍落度 不合要求和易性、流动性差;拌合不均匀,产生离析;导管连接部位 和焊缝不密封,发生

7、漏水,管内形成水塞,当管内内混凝上不满而含 有空气时,混凝土整斗倾入导管,导致管内形成高压气塞。对策:先灌储0. 20. 3m3水泥砂浆,后灌注混凝土,防止骨料 卡塞;选用粒径小于25伽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内径和 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严格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控制在18 22cm,坍落度降低至15cm的时间,一般不宜小于lh;浇灌过程中, 混凝土宜徐入漏斗和导管;确保机械运转正常,必须有备用搅拌机; 当隔水塞堵塞导管时,可将提管时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清除, 重新下隔水塞浇灌;当孔内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尽快清理导管,重新 下至混凝土面,开泵冲洗浮浆后,重新下隔水塞浇灌。(2)

8、钢筋笼上浮或下沉:上浮较大时,降低了桩体抗水平剪切 能力;下沉过多,给土建施工带来麻烦和损失。病因分析: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或过低;混凝土流动性过小, 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6m以上)钢筋笼被混凝土顶托上浮; 导管掩埋过长,提升吋易摇晃,易发生挂笼现象;导管提升过猛,混 凝土下沉太快,瞬吋反冲力使钢筋笼上浮;钢筋笼制作质量不佳,或 吊装不当而变形;或桩孔倾斜,钢筋笼随之而变形,增加了混凝土上 升阻力。对策: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准确无误,并与孔口固定牢固;加快 浇灌速度,缩短浇灌时间,或添加缓凝剂,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 笼时流动性变小;混凝上陷近笼底时,控制导管埋深152m,尽量 减少串

9、插导管,改用转动导管密实混凝土;钢筋笼制作平直不变形, 增加封底箍筋:导管对中桩孔,导管接头处套装锥形活动护罩或加密 焊接防护斜筋;导管正常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4m,最大不超过而 6m,便于转动移位;钢筋笼上升时,停止浇灌混凝土检查埋管深度, 拆除部分导管,保持埋管1. 52哄(3)串桩:串桩不仅增加待灌桩孔内沉渣厚度,且不易消除,增加成孔难度,还增加混凝上用量,造成浪费。 且斜桩在受力后桩身还可能被剪断。病因分析:遇抽水渗井时,由于渗井被大量淤泥质杂物充填,井 周土质松散,致使一定范围桩位连通,孔距过小,土层软弱、松散, 在混凝土冲力作用下,通过侧向挤压使混凝土侵入到相邻桩孔中;孔 斜过大或

10、塌孔严重未及时处理,使深部桩位相连。对策:若桩体上部连通,当灌注至连通部位,先排开返出的泥水, 同吋在连通部位加保护圈,以防泥水及混凝土进入另一桩孔内,而引 起塌孔或增加孔内沉渣量,向渗井中下水泥套管,边钻进边下套管, 以确保施工进度和成桩质量。(4)桩顶段栓质量差:指桩顶上部混凝土疏松、夹泥、断裂等 质量问题。分析:预加的灌注混凝土高度不足,上部压力小,混凝土密度低; 导管内混凝土高度减少,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 度增加,比重增大,混凝土升顶困难,甚至与泥浆、浮浆接触掺混, 造成夹泥、疏松、离析;导管缩短,重量减轻,导管上下串插困难; 护筒起拔过猛,或起拨护筒不垂直,使护筒粘

11、带未初凝的混凝土,导 致混凝土抗拉强度低而掺入泥浆,形成夹泥或断裂面。对策:勤测混凝土面,并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加灌一定高度的混 凝土,其最小高度不宜小于桩长的5%,且不小于2m,以保证设计标 高以下的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孔口加水稀释渣浆,冲出部分稠浆, 减小泥浆比重;导管重量减轻时,可以改为人工左右转动导管加压串 插密实混凝土。混凝土疏松、夹泥、断裂、可采用压浆补强或补桩。(5)断桩: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冲洗液等疏松体及泥 土充填的间断桩,影响了桩身的整体性,降低了桩体强度和承载力, 以致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分析:坍落度损失大的配方和浇灌过程不连续是造成断桩的重要 原因;灌注过程中发生埋管

12、、卡管及其他一些情况都将造成断桩。埋管:导管在混凝土中掩埋过长,钢筋笼变形,灌注时间过长, 混凝土已初凝,内阻力倍增长,导管被卡死在混凝土内无法提升。卡管:骨料级配不合理,含有大粒径的卵石、漂砾;混凝土出拌 合机时间或运输路程过长,已产工离析或局部初凝现象而直接用于灌 注;导管密封不良,局部漏水。对策:按有关规范要求,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 凝土应具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度,坍落度损失应能满足灌注要求,初 凝吋间应为正常灌注吋间的2倍;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防止出 现上述埋管、卡管及其他情况。3结语高层建筑钻孔桩事故处理的方法很多,难度较大,无论采取什么 先进的办法处理都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及施工企业的信誉带來不可 忽视的影响。因此,在钻孔桩施工中必须做到每个工序严格按照规范 操作,水下混凝土灌注统一指挥、紧张而有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 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杜绝事故的发生。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106-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 李永革,焦锋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山西建筑 J1.2007 (21)3 施文华,严国柱钻孔灌注桩基础在北京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J建筑技术,1980 (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