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专题 GATT/WTO多边贸易谈判GATTo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o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和组织1947年由美国、英国、法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的,是一个重要的国际税收协定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同时也指执行该协定的国际经济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到1992年,缔约国家和地区已增加到103个GATTo二战之后,国际经济严重萧条,国际贸易秩序混乱,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贸易组织,作为支撑全球经济的三大支柱来调节世界经贸关系,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o1946年10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开一次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并成立了一个筹备委员会着手起草国际贸易组织章程o1947年4月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筹委会会议同意将正在起草中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中涉及关税与贸易的条款抽取出来,构成一个单独的协定,并把它命名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这份“临时适用”议定书于194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并根据该文件成立了相应机构GATTo关贸总协定从1947年至1994年共举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
据不完全统计,前轮谈判中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就近10万种1993年12月15日,第8轮谈判(即乌拉圭回合)谈判取得更为重大的进展,代表批准了一份“最后文件”文件规定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目前的关贸总协定的临时机构,同时对几千种产品的关税进行了削减,并把全球贸易规则扩大到农产品和服务业1994年12月12日,关贸总协定128个缔约方在日内瓦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完结o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协议,从1995年1月1日起,由世界贸易组织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o宗旨 在处理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 GATT 主要内容有: o适用最惠国待遇,缔约国之间对于进出口货物及有关的关税规费征收方法、规章制度、销售和运输等方面,一律适用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有例外) o关税减让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 o取消进口数量限制。
原则上应取消进口数量限制但由于国际收支出现困难的属于例外o保护和紧急措施对因意外情况或因某一产品输入数量剧增,对该国相同产品或与它直接竞争的生产者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时,该缔约国可在防止或纠正这种损害所必需的程度和时间内,暂停所承担的义务,或撤销、修改所作的减让多边贸易谈判o第一次1947年日内瓦o第二次 1949年法国安纳西o第三次 1950年至1951年英国托基o第四次 1956年日内瓦o第五次 1960年至1961年日内瓦“迪龙回合”o第六次 1964年至1967年日内瓦“肯尼迪回合”o第七次 1973年至1979年日内瓦“东京回合”o第八次 1986年至1994年“乌拉圭回合”oWTO 2001年至今“多哈回合”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o1947年4月10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o第一轮谈判初始目标是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但由于成立国际贸易组织的设想中途夭折,而参加大会的各国代表仍希望就相互减让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并积极落实因此,下调关税的承诺成为第一轮谈判的主要成果在7个月里,有23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创始缔约方(包括中国)参加谈判,就123项双边关税减让达成协议,涉及45000种商品,平均下调关税35。
同时制定了包含关税减让和关税约束两份减让表,并绘制成总表o这轮谈判第一次依照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规则,在众多商品项目上,达成了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协议,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贸易的恢复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成为大规模多边关税谈判的成功范例第二轮多边贸易谈判o1949年4月10月在法国安纳西举行o本轮谈判的目的是给处于创始阶段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后来的OECD)的成员提供进入多边贸易体制的机会,促使这些国家为响应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号召,为承担各成员之间的关税减让而作出努力因此,该轮谈判的参加方除在原缔约方23国之间进行外,又增加了瑞典、丹麦、芬兰、意大利、希腊、海地、尼加拉瓜、多米尼加、乌拉圭和利比里亚等10国o本轮谈判的另一成果是美国关税水平大幅下降o第二轮谈判总计达成147项关税减让谈判,涉及减税商品5000余项,平均降低关税35第三轮多边贸易谈判o1950年9月1951年4月在英国托奎举行o本次谈判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讨论当时的西德、南韩,以及奥地利、秘鲁、菲律宾和土耳其的加入问题由于参加谈判的缔约方增加,使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80%以上o在关税减让方面,美国与英联邦国家(主要指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谈判进展缓慢。
英联邦国家不愿在美国未作出对等减让条件下,放弃彼此间的贸易优惠,使美国与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未能达成关税减让协议o此轮谈判共达成150项关税减让协议,涉及商品8700多项,平均降低关税26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o1956年1月5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o由于美国国会认为美国在前几轮关税谈判中减让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缔约国,因此,这轮谈判美国政府代表团的谈判授权受到限制美国代表团在几乎用足了国会的授权后,对进口只给予9亿美元的关税减让,而其本身所受减让约合4亿美元o英国作了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以弥补其前两轮的保留o另外,日本在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各缔约方作了相当的关税减让后,加入了GATTo本轮谈判的最终成果是关税减让商品涉及3000余项,平均降低关税15第五轮多边贸易谈判狄龙回合o1960年9月1962年7月在日内瓦举行,以美国副国务卿格拉斯狄龙命名,45国参加o谈判先后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自1960年9月至年底,着重对第四轮谈判有关内容进行再谈判,并就1957年欧共体创立所引出的关税同盟和共同体农业政策问题与有关国家进行协商后一阶段于1961年1月开始,就新减让项目及新加入成员减让项目进行谈判,并因欧共体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而展开了关于关税联盟的谈判o第五轮谈判关税减让商品涉及4400多项,平均降低关税20。
欧共体六国统一对外关税也达成减让,平均税率降低6.5%,然而农产品和某些政治敏感性商品仍被排除在最后的协议之外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肯尼迪回合o1964年5月至1967年6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由美国总统肯尼迪根据1962年通过的美国贸易拓展法提议召开o这轮谈判历时三年多,1967年7月才勉强达成协议,商定从1968年起的五年内,美国工业品关税平均降低37,而西欧各国则平均削减35,涉及关税减让商品项目合计达60000项之多,平均降低关税35%o这轮谈判是1973年以前GATT所有谈判中最广泛、最复杂的一次,共有占世界贸易额约75的54个国家参加谈判第一次涉及了非关税壁垒,并制定了第一个反倾销协议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肯尼迪回合o缔约方数量的增加是这一时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个显著变化60年代至70年代,相继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o1965年2月,就在“肯尼迪回合”的谈判进程中,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新增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即第四部分“贸易与发展”,清晰地阐明了有关发展中国家指导本国贸易政策的总目标这一回合还开创了让波兰作为一个“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的先例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东京回合o1973年9月至1979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这轮谈判始于日本东京o肯尼迪回合结束后,国际贸易商品的总体关税税率水平大幅度下降,但贸易障碍并未完全消除。
1.约30的进口产品仍不受关税减让协议的约束,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工业极为重要的工业品,其关税率仍维持在高水平上2.依加工程度而定的不断升级的税率,使有效保护率大大高于其名义关税率3.农产品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增多使贸易保护程度不断提高4.非关税壁垒的大量采用和实施严重危及战后建立的多边国际贸易体系 因此,东京回合谈判除了继续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外,还将减少非关税措施纳入谈判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东京回合o有史以来范围最广泛、目标最庞大的贸易谈判安排除缔约方外,东京回合还对非缔约方开放102个国家参加了谈判(含29个非缔约方)o该轮谈判历时五年多,取得的主要成果有:第一,从1980年起八年内关税削减幅度为2533,减税范围除工业品外,还包括部分农产品;第二,禁止工业品补贴,除国防、通讯和部分能源设备外,各国用竞争性的国际投标方式进行采购;第三,制定海关评估进口关税的准则,消除歧视性海关估价o本轮谈判最终关税减让和约束涉及3000多亿美元贸易额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东京回合o东京回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o一是开始实行按既定公式削减关税,关税越高减让幅度越大;二是产生了一系列只在少数缔约方生效的非关税壁垒协议。
它们是补贴与反补贴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许可程序、政府采购、海关估价、反倾销、牛肉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三是发展中国家可有选择参加相关协议或守则o东京回合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它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所有问题农业出口国继续抱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没能解决它们关切的问题;对当时出口汽车实行自动限制的做法也没有结论性意见类似问题都构成了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体制的威胁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o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的背景 o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为了遏制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全面的贸易战发生,美、欧、日等缔约国共同倡导发起了此次多边贸易谈判,决心制止和扭转保护主义,消除贸易扭曲现象,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具有生命力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部长会议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同意发起乌拉圭回合谈判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o乌拉圭回合的主要目标o一是为了所有缔约方的利益特别是欠发达缔约方的利益,通过减少和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它非关税措施与壁垒,改善进入市场的条件,进一步扩大世界贸易o二是加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改善建立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原则和规则基础上的多边贸易体制,将更大范围的世界贸易置于统一的、有效的多边规则之下o三是增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体制对不断演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促进必要的结构调整,加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同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系o四是促进国内和国际合作以加强贸易政策与其他影响增长和发展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内部联系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o乌拉圭回合谈判议题o包括传统的货物贸易和新议题。
o传统议题包括关税、非关税措施、热带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服装、农产品、保障条款、补贴和反补贴措施、争端解决问题等o新议题则涉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o乌拉圭回合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的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也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最后一轮谈判o从1986年9月谈判的启动到1994年4月最终协议的签署历时8年参加谈判的国家从最初的103个,增加到1993年底的117个和1994年4月谈判结束时的128个 主要成果:o一是强化了多边贸易体制,特别是将农产品和纺织品纳入到贸易自由化的轨道,并加强了争端解决机制o二是进一步改善了货物和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条件,关税水平进一步下降,通过这轮谈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降税1/3,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税率降为3.5%左右同时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o三是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