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上传人:1588****170 文档编号:28191294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年最新的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2年最新的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2年最新的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2年最新的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人应当一次只想一件东西,并持之以恒,这样便有希望得到它。下面xx小编为您推荐高二历史必修二课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苏联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突出成就,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朝鲜的分裂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与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苏共 二十 大的召开,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东欧变革的原因,南斯拉夫实行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波兹南事件与哥穆尔卡改革,匈牙利事件与卡达尔改

2、革, 布拉格之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能力要求:(1)比较波兹南事件与匈牙利事件的异同。(2)分析对比苏联、东欧变革失误与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3)透析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的演变轨迹,总结苏东关系的经验教训,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正确历史认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二战后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表明社会主义已越出一国范围而形成世界体系,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性进程,这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 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国家间必须遵循和平共处五项

3、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东欧的变革。 教学难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积极意义;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设置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握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揭示本质和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运行课件,出现世界地图画面,提示学生观察有红旗飘扬的地方,然后教师说明讲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迅速发生变化。除了苏联外,在东欧,南斯拉夫、阿尔巴

4、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东德相继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亚洲,中国、和北越也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社会主义国家共拥有世界1/3的人口和1/4的土地。欧亚一大批国家走上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表明社会主义已越出一国范围而形成世界体系,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性进程,这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课件显示)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课件显示) 1.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突出成就(课件显示) 教师布置学生看书,然后提问:(1)

5、苏联第四个五年计划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学生答:19461950年。(2)苏联第四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学生答: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工业的成就突出,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水平,尤其是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运行课件,出现 修复后的第聂伯河水电站 图片、教材前面彩图19的图片,然后教师总结:1946年3月,苏联苏维埃通过了第四个五年汁划,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重建苏联受害地区,使工业和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然后再超过这个水平。在五年计划的指引下,苏联人民辛勤劳动,重建家园,同时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争取提前完成四五计划。 课件打出:苏联第

6、四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简表: 项 目 成 就 工业 1950年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 农业 1950年的总产值接近战前 国防工业 1946年建成了原子能反应堆; 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教师最后指出:苏联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过渡到下一个标题。 2.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件显示) 布置学生看书,提问: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学生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文艺界和学术界开展的广泛批判运动,把许多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科技文化事业发展造成巨大损害。 师生逐一讨论分析:讨

7、论1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哪些弊端? 课件显示: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经典模式: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 分析这一模式存在的弊端:(1)片面强凋发展工业,轻视农业;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轻视轻工业,使农、轻、重比例失调。 (2)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忽视产品质量,结果产品不对路,质量低劣,消耗性大,浪费惊人,经济效益不高。 (3)片面强调计划的指令性和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决策过于集中,使企业和职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4)片面强调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结果部门林立,互相扯皮,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滋长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影响地方作用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综

8、合发展。 (5)过于强调速度和积累,把消费压到最低限度,使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为建设自己的国家不得不长期作出重大牺牲。 课件显示: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最主要的特征: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国家实行一党制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 分析其弊端:如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机构臃肿,会议成灾,官僚主义严重,个人崇拜盛行,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忽视社会主义法制等。 讨沦2 何谓个人崇拜?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的原因。 教师解释:个人崇拜一词的意思是指不恰当地夸大个人的作用。神化个人,把个人作为偶像来崇拜。 师生讨论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的原因:(提示学生从历史、国情、个人影响几个方面去思考。) (1)俄国是一个

9、具有东方专制主义传统的国家。 (2)苏联是从封建的沙皇专制制度直接转变为苏维埃形式的集中制的,封建传统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下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是形成专制体制的客观原因,它使党和国家有某种 紧迫感 。 (4)斯大林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有高超的组织才能和政治敏感性,但同时性格上有一些严重弱点,粗暴任性,独断专行,心胸褊狭,权欲心重。 (5)个人崇拜是农民意识的反映。农民阶级自己不能代表自己,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获得了土地的农民,本能地把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奉为自己的救世主。由于斯大林本身存在的一些弱点,终于和社会上的生产者产生了共鸣。 讨论3 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

10、。 课件打出材料: 材料1 1953年1月13日,苏联政府宣布破获 医生阴谋案 :9名克里姆林宫医生 以破坏性的治疗为手段 谋害苏联党政军高级官员,包括1949年突然死去的政治局委员日丹诺夫,并准备继续从事此类谋害活动。在这9名医生中,6名是犹太人,5名被指控听命于国际犹太组织和美国特务机构。 材料2 (在赫鲁晓夫 秘密报告 中说)仅凭一封完全未经调查核实的诬告信,他便下令逮捕一批的苏联医学家,并且 亲自召见了预审审判员,批示他们应当使用什么样的审讯方法,这样的所谓方法是十分简单的,那就是所谓拷打、拷打、再拷打。 材料3 党的机关 代表大会十几年没举行。党中央委员会应每四个月召开一次,可是在1

11、947年3月到1952年8月间一次也没有举行。许多重大问题是在斯大林别墅的晚宴上决定的。 让学生根据材料得出结论: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 讨论4 文艺界和学术界开展的广泛批判运动,把许多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科技文化事业发展造成巨大损害。 教师讲解:苏联在全国开展思想批判运动,反对世界主义和崇洋媚外最早开始于1946年,1948年后批判运动扩展到语言学界、政治经济学界和生物学界。运动中,对一些作品作了不公正的评论,把许多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同时禁演了一批电影剧目,封闭了一批杂志,解除了上千人的职务,还逮捕处死了一些人。这些都给苏联科技文化事业健

12、康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 讲到此处,教师放 段影像资料:二战后期东欧各国的解放。既让学生轻松一下,同时顺利过渡到下一课题。 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显示)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历史条件和政权实质(课件显示) 教师讲解:同学们从刚才放映的影片中看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欧各国人民奋起打击德意占领军和本国*,民主力量不断壮大。二战后期,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迅速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19441945年,苏联红军追击法西斯,开进东欧。在苏联社会主义强有力的援助下,东欧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13、、罗马尼亚和东德相继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运行课件:显示东欧地图画面,让学生观察有红旗飘扬的地方。 引导学生总结:(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历史条件:二战使帝国主义力量严重削弱。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苏联的作用。(2)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实质: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教师作解释: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组成的政府中主要是共产党人;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府中都有较多的民主党派代表。如捷克斯洛伐克组建的政府中,26名政府成员,共产党9人,社会民主党3人,国家社会党、人民党和

14、斯洛伐克民主党各4人、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由无党派人士担任,所以说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2.东欧人民民主国家(课件显示) 课件显示东欧地图(填充图),让学生填写东欧主要的民主国家及其位置。 3.东欧国家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课件显示) 课件打出课本78页一段史料: 人民民主及人民民主国家之成为可能,如所周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法西斯力量失败的结果,苏联的历史性胜利的结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人阶级领导底下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斗争的结果,这一斗争使一些东欧和东南欧国家脱离了帝国主义体系。 保加利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作用和前途 请学生阅读回答:东欧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答:(1)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失败。(2)这些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而斗争。(3)苏联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援助。 4.苏联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东欧的确立(课件显示)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斯大林模式在东欧确立,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又存在哪些消极影响? 学生回答:积极意义:初步改变丁这一地区的落后面貌。消极影响:随着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种体制逐渐束缚了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它的弊端日趋暴露,为日后国民经济发展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