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杨敏)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0810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杨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杨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杨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杨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杨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杨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仁怀市第六届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科学课仁怀市银水小学姓名:杨敏联系电话:1 3595254496作者简介:杨敏,男,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喜欢写作,现于仁怀市银水小 学执教,主要承担科学科教学工作,善于梳理和思考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 缺陷,并想法设法加以弥补,希望所有的农村孩子都拥有一个热爱科学的头脑, 成为一个懂科学的新型人才。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这门学科 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 足,研究不够,未能发挥科学课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广大农村小学没有配备专职的科学老师,有些学校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

2、制 约,没有配备标准的科学实验器材和专用的科学实验室。再加丄受语文、数学考 试的影响,所以科学课在农村小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只是照本宣科,以 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忽视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有的学校干脆将科学课挪作它用。农村条件虽然受限制,但是只要老师肯于探索研究,其实农村也是科学探究 的理想天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科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材料;为开展科学教 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场所。作为科学教师,开发和利用 熟悉的资源进行教学,更贴近于实际情况,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现就接合我 校实际,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一、课前充分准备,精心创设教学环境。“不

3、上无准备的课”,农村小学科学课辅助教学资源稀缺,课前更需要教师 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一、合理分纽,为合作探究做好准备。合作学习是新课 程学习的主要方法Z-,科学探究活动的进行需耍学生间的合作,我们有必要给 学生合理分组。第二、准备材料,为科学探究创设条件。科学探究的进行需要材 料,有了足够的材料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才能顺利的进行。第三、精心创设教学 环境。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活泼爱动、喜 欢探究、善于思考等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我经常利用讲故事,表演、游戏等 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提出问

4、题、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二、采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探究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实在的,有些疑问连老师都 难以解释清楚,而学生恰对这些问题最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在科学教 学中帮了老师的大忙,通过媒体使形、色、美、光、静、动有机融合,更快、更 准确、更形彖地传递教学信息,使得教学内容更生动、更直观的呈现了出来,强 化了感知、促进了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了教学n标。例如: 在生物进化教学中,多彩的古生物画面牢牢的抓住的每一个孩子的好奇心, 他们认真的观察着从古到今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特征,通过比较分析,从而使学生 轻松地认识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由于运

5、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打破了课堂吋 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变古为今,变远为近、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扩展 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使科学课堂走向了立体化,这点其它教育手段 是无法实现的。三、自制教具、学具是农村小学科学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科学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是否做实验或实验能否成功。要实验就必须 有相应的教具或仪器,而农村小学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只配备了少量的仪器 和教具,在一些条件极差的学校,甚至一样都没有,加上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 有相当一部分实验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为了确 保实验教学的开展率,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

6、课 文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可以达到教学H的,本地易得 的材料替代和补充;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各 种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口有实用价值的教具、学具来弥补实验 教学仪器的不足;制定“实验材料一览表”,以便课前准备和要求学生自带材 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现 在,学校可以开展小孔成像实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风的形成实验、磁极的相 互作用实验、水土流失演示实验等,确保了实验教学的开展。四、开发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于城区学生,农村的孩子更熟悉大自然的环境,在 某些科学知识学习方

7、面更胜于城区学生。农村学生的周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他 们经常见到一些动物和植物,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和养殖过程,熟悉大自然中的山 川地貌和岩石。如:稻谷的观察、植物的一生等教学内容对农村的孩子来 说,再熟悉不过了。农村自然条件丰富,山青水秀,河道纵横,岩石、土壤到处都是;春、夏、 秋、冬的物候变化多端;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云、雾、雨、露、霜、雪等口然 现象司空见惯,蜿蜓的河流,广阔的田野,悦耳的虫鸣鸟叫,都为科学教学提供 了活生生的素材。假如这些探究只局限于课堂上,单凭标本、直观教具或CAI 课件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合理取材,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有FI 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实

8、验、去考察、去感知自然现象,学生科学课 既能上得生动活泼、学到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乂能受到爱家乡、爱大口然的教 育。在教学蚯蚓的生活环境这一节时,我让学生课前自己动手寻找一条或几 条蚯蚓,找到蚯蚓后,把观察的吋间、地点、土壤情况、地理情况等讯息都如实 记录下来,把自己对蚯蚓生活条件的一些看法、理解也写上。在课堂上,同学们 各抒己见,好不精彩,老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一堂课下来,事半功倍。五、乾坤大挪移,学会等物同理代换。科学教材在不断的更新,里面的内容很大一部分脱离了农村孩子的生活实 际,学生没见过,有的老师也没有见过,这样空洞的东西怎么讲?就算老师把自 己的牛活经验和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牛,讲了也没

9、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学会使 用等物同理代换,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 的材料怎么办?在思想上不能抱着“等、拖、弃”的思想,等有钱了配了设备, 有的学生早已毕业了,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我们应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与自 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课文进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可以达到 教学H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有一些能自己动手制作的,还是老 师辛苦一下简单制作一下,想法设法尽量做好每一个实验。如上水的观察一 课吋,没有烧杯、量筒,教师可以拿自己家的透明度好的玻璃水杯,学生也可以 找来矿泉水瓶代替烧杯、量筒。又如教用根茎繁植植物一课吋,教材中的插 图夹竹桃、天竺葵,老师也未必认识,何况学牛呢,教学中可启发学生用本地随 处可见的杨柳、葡萄等植物进行压条、抒插实验,相信效果一定不错。有实验的 科学课才是完整的科学课,尽管只是简简单单的操作,却能强化教学效果。世上无难事、貝要肯登攀。只要我们围绕素质教育的H标用心去做,高度重 视、敬业奉献、开动脑筋,开发一切可服务于教学的实际资源,就一-定能改变FI 前的这种现状,使科学教学真正的为素质教育服务,为广大农村的孩子的成长、 为家乡的发展服务。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的被动局而也是一定可以改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