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恩诗歌《早安》的思想内容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0792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邓恩诗歌《早安》的思想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邓恩诗歌《早安》的思想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邓恩诗歌《早安》的思想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邓恩诗歌《早安》的思想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邓恩诗歌《早安》的思想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邓恩诗歌《早安》的思想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邓恩诗歌《早安》的思想内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邓恩诗歌早安的思想内容论文关键词:早安觉醒爱情宗教人文主义精神宇宙 观论文摘要:早安在中心意象觉醒”的统领下,表 达了诗人对爱的觉醒和对人自身认识的觉醒、领悟与成熟。 通过对该诗的文本细读,作者指出,早安涵盖了爱情、 宗教、人文主义精神和宇宙观等方面的内容。思想精深, 意蕴丰厚。早安是邓恩最简洁、优美的小诗之一。在中心意 象“觉醒”的统领下,这首诗表达了邓恩对爱的觉醒、对 人自身的认识和探究的觉醒、领悟与成熟。可以说,这首 诗不仅涵盖了对爱情的探索,还包括了诗人对宗教、人文 主义精神和宇宙观等多重内容的追问与思忖。一、“觉醒”前的准备早安一诗的中心意象是“觉醒”,即对爱的觉醒、 对人自身认

2、识和探究的觉醒、参悟、理解与成熟。这恰好 暗含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即以人为中心、关 注人自身的价值、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关 系等等。在诗的第一节中,邓恩着手于觉醒”前的准备 工作。诗人运用了三个意象即“村野的欢乐” (countrypie asures)、睡眠者的洞穴(seven sleepersden )和“梦幻(fane y)来证明说话人“觉醒”前的蒙昧无知状态。“村野 的欢乐(coun trypleasure s)和后置副词“幼稚无知 (childish ly)表现出说话人的年幼与不成熟:少不更事的 孩子对爱情根本没有认知。这是从人的年龄角度来暗示人 对爱情本质的无

3、知状态。接着,诗人引用了基督教传说, “伊弗所有七个青年基督教徒,为了逃避罗马皇帝狄夏斯 (D ecius, ?-公元2 51年)的迫害(公元2 49年),藏身于一 个洞穴中沉睡了 187年。”(胡家峦,XX: 86)通过这个故事, 诗人指出,过去沉溺于感官的愉快是“幼稚”的,但先前 却对此毫无醒悟。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诗人暗示说话人 对爱情的愚昧无知。最后是“梦幻(fan cy)的意象。“根 据柏拉图的观点,现实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理式世界才 是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胡家峦, XX: 86 )因此,诗人从前所看到的(didsee)、渴望的 (desired)和拥有过的(

4、got)美不过是形体的美,而非真实 的美,即那种美只是恋人真实之美的影子,是对她的模仿、 是她的贋品。这是从人的理性角度分析爱之于人与人之间 的微妙关系。二、醇美的人性爱说话人从“爱”的沉睡中醒来,此时眼前出现了实实 在在的爱人和真爱,而且这种实在的真爱还暗含着永恒精 神之爱的指向(souls),从而为本诗内容的扩展和主旨的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向我们苏醒的灵魂道声早安吧,现在,它们相互凝视,并不是出于恐惧, 因为爱征服了一切其它的爱, 把一间小屋变成了一个环宇。让航海者前去新世界,让地图向他人显示众多的世界,让我们拥有一个世界;各有一个,各是一个。(胡家峦,XX: 88)在此,“灵魂”(s

5、ouls) 词具有关键性作用。其一, 它揭示了说话人从爱的“沉睡”中醒来,开始认识爱的本 质、真切体验并理解真爱的过程。其二,它暗含了欲与爱、 人性爱与天堂之爱的对立与统一。第一节中,诗人强调了 物质情爱是实现精神之爱的基础和必要途径。然而永恒的 精神之爱才是诗人孜孜追求的真正幸福。因为有神性爱作 为最终的幸福追求,人性爱才有存在的意义。接下来,诗 人热切讴歌了真爱的伟大。所谓“伟大”,是由于真爱不仅 包含了醇厚、澄明的人性爱,更重要的是它暗示了诗人追 随上帝的虔诚之心。依据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观,存在于 宇宙万物间的万爱之爱就是上帝之爱,任何爱都透射着上 帝的神性爱。毫无疑问,献身于上帝的邓恩

6、自然不会错过 任何机会来表达他对上帝的忠诚与虔敬。此外,为了战胜 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极限,探险成为当时的风尚。人们希 求通过探索充满变数的未知领域和新鲜世界来加密人的生 存密度、拓宽生的维度。然而,邓恩赋予“航海者”(sea- disco verer)这一意象更多含义。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地理探 险者或水手外,它还象征了一种“欲的特征:激动不安、 思绪不定。而爱则表现为内心的平静、情感稳定,所以它 导致了一种为世俗恋人所无法获得的完全的满足。”(胡家 峦,XX: 87)这里,诗人对比了世俗情爱与纯洁的精神之爱 并表达了对后者的向往与追求。同样地,“地图” (m ap)也 是一语双关。除了一般的航海

7、地图外,它还象征男人用来 衡量女人是否“美”的某些标准或尺度。但对诗人而言, 地图是无用的,探险也是无意义的行为。因为他已拥有心 中的“她”。所以简单的小屋变成“爱的小屋”,更重要的 是,这“爱的小屋”此时升华为整个宇宙。“它把整个世界 封闭在外面:爱使他们不仅放弃了对其他人或事物的爱, 也放弃了世界上其他一切正常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他 们失去了一个世界,但由于他们把这小屋变成宇宙,他们 又获得了整个世界。”(胡家峦,XX: 87)所以,拥有“宇宙 的诗人没有必要再去寻求别的什么“新世界”。通过以上分 析,可以看出,在诗的前两节中,说话人已经完成了从对 爱的蒙昧、混沌的无知状态到受真爱召唤而

8、觉醒的过程。三、永恒的神性爱从诗的第三节开始,之前短暂的、受物欲和时空局限 的人性爱逐渐向永恒不朽的神性爱升华: 我的脸映在你眼中,我眼中映着你的脸, 真诚坦荡的心灵安歇在两张脸上; 更好的两个半球,哪儿能找见: 既无寒冷的北方,又无日落的西方? (胡家峦,XX: 85)依据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人的肉体属于可见事 物,人的精神属于无形事物肉体(欲)犹如地球,充 满变化,不仅有寒冷的北方而且有日落的西方。而 恋人们(精神)爱的世界犹如天体世界,是永恒不变的。既 没有痛苦的季节变化,也没有腐朽和死亡。”(胡家峦,XX: 87)然而,过分追求精神之爱却导致了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 情诗“充满了对精神恋

9、爱的高调。” “这种情诗在16世纪末 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方面它变成了一种程式化技能,一种 滥用奇喻的精雕细琢,时时迷失于情感虚假、态度做作的 怪异荒诞之中。另一方面,此时的情诗已被一种享乐主义 和感官刺激的气质所取代,倾向于蔑视妇女崇拜,甚至对 妇女的戏虐轻蔑。”(傅浩,X X: 9)针对这种诗歌创作风气, 邓恩摒弃了花哨的意象,选用更科学、哲学、现实主义 和朴实无华的意象”(傅浩,XX : 9)与词汇来描写爱情甚至 使用一些感官词语来谈论性爱。邓恩早已洞穿物质(肉体) 爱与精神爱、人性爱与神性爱的深刻辩证关系。因此前两 节里,诗人在铺陈人性爱的重要性之后立刻努力将人性爱 发展、升华为精神之爱

10、即神性爱:凡是消亡的东西 都因混合得不谐和; 如果两个爱合成一个,或者 你和我 爱得一样, 就谁也不会死, 只要爱不减弱。(胡家峦,XX: 85)这体现了邓恩的“一体化”概念。“柏拉图认为人们生 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idea)世界,在那里,每个人 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而到了人世间都分裂为二。所 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日落的西方另 一半。”(李正栓,XX (2): 4 2)邓恩诗中的“一体化”概念 与柏拉图的理论恰好吻合。诗人认为不均衡或不相等的事 物不会永存于世。不平等的爱不会长久,世俗的爱势必消 逝。他追求永恒的真爱,因此男女地位必须平等。从第两 节到第三节,诗人完成

11、了从对爱的“觉醒”到对人自身认 知的“觉醒”。诗中反映的“天人对应”的宇宙观是文艺复 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抵制中世纪神学对人性束缚的枷锁,把 人从蒙昧无知中解脱出来的积极结果。“天人对应”的观念“归根结底反映了人的一种自我探索,它以对人的本体认 识为出发点和终极目的。”(胡家峦,XX:280)因此,这一概 念的提出和成熟既反映了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感受和 认知的过程,又是对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以及在宇宙的“存 在之链”上人所处的位置、人与地球万物之间甚至人与宇 宙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的深刻探讨。四、结语爱,源于上帝永恒的博爱,是转动九重天的原动力。 它,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广 袤无垠的苍茫宇宙中。其中,爱情最让人心动,至少对邓 恩是如此。早安在“觉醒”这一红线的贯穿和指引下, 对爱情、宗教、人文主义精神和宇宙观等思想进行了深入 的思考。参考文献:1 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XX2 傅浩.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M.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XX3 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XX4 李正栓邓恩诗中圆形意象母体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XX (2)5 胡家峦历史的星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XX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