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务公开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精编)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04351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政务公开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政务公开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政务公开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政务公开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政务公开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政务公开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政务公开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精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政务公开与服务型政府构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项改 革、应对新时期各种严峻挑战,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 康、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务公开。一、推行政务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 职能转变,首要的是深化行政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 求政府职能从“全能型”转向“有限型”,从“审批型”转 向“服务型”,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的规范化,增强政府 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这为深化政务公开提出了新的 史高耍求。(一)人民政府的特征要求政府必须公开政务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知

2、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目标,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突出关键环节,把政务公开的各项要求 融人到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重要过程之中,是建设服务 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的具体体现。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大特征就是实现公民参与 国家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两大民主权利,而要充分 履行这一权利的前提是要给公民一个知情权。宪法第2条规 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 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人民要管理国家、经济、文化、社会事务, 就必须知道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的各方面信息。而这些 信息的来源多掌握在国家机关手中,国家机关应

3、主动地或应 公众请求公开这些信息,以使人民“知”和“行”。否则, 让人民管理国家事务便是一句空话。第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关 系到国家、社会、集体和公民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要做 到统筹兼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就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其 中,“密切同群众联系”本身就包括了政府信息公开和社会 情况反馈的联系。人民要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发表“意 见和建议”,就必须知道政府的有关情况,才能进行比较判 断。政府事事保密,人民群众对政府情况-无所知或者知之 甚少,则让人民群众发表意见和建议或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 员进行监督也只能是

4、一句空话。所以,只有政务公开,才能 使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监督成为可能。第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 现代化”。社会主义政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这是社会 主义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是在有效享有知情 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等政治权利的基础上实现的, 其中,知情权是一项基础性权利。没有政务公开,就没有 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因此,政 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为政务公开赋予了新内容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深化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题中应有之意。要切实解决 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

5、题,就必须了解人民群众最现 实、最关注、最需要的问题是什么,就必须将人民群众表达 意愿、了解信息、反馈意见的渠道公开。所以,政府在决策、 执行、监督和结果四个环节小,必须坚持“问政于民、决政 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四原则。第一,政府决策之前必须“问政于民”。自身性质和宪 法法律赋予的职能、职责和权力,要求政府在行政决策之前 必须解决好代表谁的利益、为谁决策和决策有利于哪些人的 问题。要忠实履行职责,真正落实“执政为民”,就必须坚 持公共利益的立场,准确把握决策内容的方向。耍根据多数 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选择决策内容,制定行政决策和工作方 案,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此,

6、 要深人实际、深人基层、深人群众,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 社情民意,准确掌握多数群众的利益诉求,确定反映多数群 众意愿的决策内容,推动正确合理的公共选择和行政行为, 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决策在政府行政系统中处于统领地 位。决策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合乎民意,最好办法就是建立 健全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失 误责任追究制度。惟有如此,才能使政府的决策充分反映民 意。克服盲目决策和决策失误,避免决策的随意性,提高决 策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工作有的放矢,才能实 现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第二,政府决策过程要坚持“决策于共”。决策中鼓励 发表不同意见,对分歧较大的事项

7、不匆忙作出结论,要从实 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特别 是要吸收利益团体以及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的公众意见。所 以,政务公开绝不是简单地将政府部门已经决定的政策和文 件向公众公开,仅仅把“结果”告知公众。政务公开更大程 度上是要求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公开,开放决策过程。通过 听证、议政、民意调查、专家咨询等多元参与的形式,广泛 吸纳民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决策方案,从而可以 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质量和决策水半。我们的国家是社 会主义国家,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权 力的主体,是国家权力的“所有者”。除了人民代表“代议” 之外,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

8、也是参与管理国家 事务、行使民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所以要做到科学决策,公 开才是基础。第三,政府决策结果应体现“行政于和”。和,即构建 和谐社会,和,即政通人和。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公民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社 会管理,表达自己的愿望是人民应有的权力。走群众路线, 听取人民意愿,吸取公民才智,获得人民支持,是我们党和 国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要法宝。只有行政决策的公开 化,科学化,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听取 各方面意见,才能保证决策的结果达到预期目的,才能符合 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才能把党的事业、国家的意志和民众 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第四,政

9、府决策之后必须“监 政于公”。一方面,政府机关的立法必须为公众所知晓,无 人知晓的法律文件将无所适从和遵守。政府机关的法律、法 规、政策等,除法律有规定的特殊情形外,均需向社会公开, 即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通过公开,让人民群众了解 哪些是国家提倡的,哪些是法律和政策允许的,哪些是法律 和政策所禁止的。另一方而,政府决策是否正确,是否代表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因为任何 决策都不可能一次达到尽善尽美,需要通过在执行中的检 验,发现前期工作的缺陷和不足,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所 以,我们要在决策执行中不断发现新情况,注意新变化,解 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地调整和改进政府的决策

10、。所有这些都 离不开民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所以,政务公开是人民群 众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是确保政府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目 标相一致的前提、基础。(三)政务公开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愈加重要现代工业大生产时代的公民,已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男耕 女织的时代了,过去的百姓除了诉讼和接受政府行政法令 外,一般不与政府部门发生联系。而今天的百姓从家庭生活 到社会活动,有太多的事务需要向政府咨询,向政府申请行 政许可,所以,政务公开是时代的呼唤、是民众生活的需要, 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也 不管人们是否予以接受,但政务公开理念正在影响着人们的 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并人人都从中享受

11、到了现代文明服 务。从1998年河北省奠城市创立“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到现在全国各地纷纷设立的行政服务大厅、新闻发布会制 度、政务公开栏、行政首长公开电话、政府信息网站等无不 说明这一点。一是政务公开消除了政府的“机构迷团”。将 政府部门的“机构职能”和“办事需知”全部公开,有效地 改变了 “找不着门,见不到人,问不清事”等过去令人烦恼 的局面,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二是政务公开突破了政府“信息壁垒”。法藏官府,高 深莫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反了,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各级政府 都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政府机关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以地 方行政规章或以立法形式强制推行。现在公众可以根

12、据需 要,随时通过政府指定的政府文件查阅处、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新闻公报等形式,获取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政府信 息。2戊巧年1月1日零时,中国政府网的正式开通,让百 姓足不出户,只要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便知天下事。三是政务 公开拆除了部门“道道围墙”。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的 出现,不仅是丰富了政务公开内容,更重要的是拆掉了政府 各部门之间的一道道围墙。实现了 “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 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四是政务公开体现了 “以公民本 位”和“社会本位”的人文理念。通过改变管理方式和改进 工作作风,现在政府处处把方便让给民众和社会,把困难留 给政府和公务员,并通过意见反馈,及时对所作政策进行修

13、 改和调整,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到一切以人民群 众满意为标准。二、深化政务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课题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标志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工作 已经正式进人实施阶段。其中,摆在政府面前的首要课题就 是要切实把政务公开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耍内容和突 破口,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内容形式及监督评议等方面, 研究相关对策和措施。(一)必须建立政务公开常设机构以我省为例,自1999年在市县乡三级政府同步推行政 务公开制度以来,慕本形成了 “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检 监察机关监督,政府办公部门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 工作机制。这一工作机制,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初期发挥了 不可替代

14、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政务公开的深人和发展,原 有政务公开这一组织形式,还存在着很多弊端。从市一级情 况看,第一,组织推动不力。由于是非常设机构(办公部门代 管),而政府办公室本身事务就比较繁忙,很难顾及政务公开 的事情。第二,工作没有连续性。很多时候都是按照完成上级交 办件去落实,基本是一事一了,对于政务公开的整体规划没 人去作长远考虑。第三,形不成合力。由于机构的职能定位,级别不明确,在具体工作中政务公开成员部门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如对政 务公开的监督检查、考核评议及考核结果如何运用等,没有 明确的统一规定。经常是政出多门,重复检查评比,下面部 门也应接不暇,政务公开的实际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

15、从县 区和政府各部门情况看,就更不乐观。尽管都成立了政务公 开领导小组,但基本是形同虚设。一是没有统一的部门(科室) 承担此项工作。有的是放在纪检监察室,有的放在办公室, 有的放在督查室,还有的交由党办管。但不管放在哪,基本 都是代管,处在没有专人抓的层面。二是随意性很大。各部 门的政务公开工作之所以开展得不平衡,主要是取决于领导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如果领导认识到位,给予高度重视,并 有足够的权威推行和协调政务公开,那么政务公开就开展得好,落得实。反之,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所以,要想真 正把政务公开工作做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 就必须把政务公开纳人工作垂点,纳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

16、 服务型政府的宏篇巨作中进人总体谋划程序,并通过设立持 久性的、制度化的机构来保证和推动我国政务公开的全面展 开。(二)必须加强对政务公开的管理一是搞好制度设计。制度建设是根本性的,长期性的。 没有制度作保障,很多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从我国的政务公 开实践和世界各国政务公开的经验来看,政务公开管理制度主要应该包括:听证制度、说明理由制度、预公开制度、信息获取制度、评议制度、考核制度、检查制度、重大新闻发布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其他具体管理制度等。以上各项制 度既是不可分割,又是彼此联系的。都是做为政务公开总体 框架下的配套制度,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要求。二是搞好内容规范。规范政务公开内容主要应把握两个方面:第一,在搞好文件清理、规定公开时限、明确公开人、 制定公开程序的同时,以公开政策文件为主线,搞好政府信 息公开。政府的政务文件是发布国家政令,宣传党的方针政 策和社会群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载体。企业、法人、公民、 社会团体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及时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