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院检验中心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操作规程

彩***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8KB
约14页
文档ID:279935349
医院检验中心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操作规程_第1页
1/14

医院检验中心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操作规程[标本]200ul 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 1.1ml ,颠倒混匀[原理]离体抗凝血液置于特制刻度测定管 ( 魏氏法血沉管) 内,垂直立于室温中,一定时间时观察上层血浆高度的毫米数值报告之[ 仪器及试剂 ]MONITOR JI血沉仪、专用血沉管109mmoI/ L(32g/L) 枸橼酸钠溶液:取含二分子结晶水的枸橼酸钠 ( 分子量 294.12)3 . 28,用蒸馏水溶解, 稀释至 100ml此液在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 周[操作]1.专用血沉管 1 支,加抗凝剂 0. 2ml2.静脉采血后,取下针头,加血至刻度,颠倒混匀3.用血沉管 (300mm×2. 5mm)吸取上述混匀血液至“ 0”刻度处,拭去管外附着的血液,将血沉管直立在血沉架上 ( MONITOR JI 操作)4.记时,室温中静置 lh ,读出血沉仪上的读数即是血沉值[参考值]男: <15mm/ 60min女:< 20mm/ 60min[附注]1.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下沉的速度与血浆蛋白的量和质,血浆中脂类的量和质,红细胞的大小与数量,是否成串钱相聚以及血沉管的内径、清洁度、放置位置是否垂直,室温高低等因素都有关系。

2.要求(l) 标本采集时避免脂肪血2) 血液和抗凝剂比例要准确3) 血沉管内径要标准 (2 .5mm),放置要垂直4) 做血沉的标本要在采集后 3h 内测定,并充分混匀3.室温过低、过高和贫血时, 对结果都有影响为此,血沉应尽量放在 18—25℃室温下测定 室温过高时血沉加快,可以按温度系数校正室温过低时血沉减慢,无法校正[ 临床意义 ]增快:(l) 生理性:年幼小儿、 经期、妊娠 3 个月至产后 1 个月2) 病理性: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活动性结核、风湿热活动期、 组织严重破坏、 贫血、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重金属中毒等医院检验中心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 ABO血型鉴定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 A 抗原或/和 B 抗原,将血型分为 A 型、B 型、 AB型及 O 型 4 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 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 A 和抗— B 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 A 抗原或/和 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 A 细胞和 B 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 A 或/和抗— B[ 试剂和材料 ]1.抗— A(B 型血 ) 、抗— B(A 型血 ) 及抗— A 十 B(O 型血 )分型血清,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2. 5% A、 B 及 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3.受检者血清;4.受检者 5%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方法]1.试管法(1) 取洁净小试管 ( 内径 10mm×60mm)3 支,分别标明抗—A、抗— B 和抗— A 十 B,用滴管分别加抗— A、抗— B和抗— A 十 B分型血清各 l 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 5%红细胞盐水悬液 1 滴,混和2) 另取洁净小试管 ( 内径 10mm×60mm)3 支,分别标明A、 B 和 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 l 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 A、 B 和 O型 5%试剂红细胞悬液 l 滴,混和3) 立即以 1000r / min 离心 lmin 4) 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无凝集 ( 或溶血 ) 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 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5) 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 A、B 亚型、类 B 或 cisAB 的发现6)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4 十 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3 十 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2 十 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见到游离红细胞1 十 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土游离红细胞混合凝集外观 (mixed field) 是指镜下可见少数红MF细胞凝集,而极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

一 表示阴性,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2.玻片法(1) 取清洁玻片 1 张 ( 或白瓷板 1 块 ) ,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 -A 、抗 -B 和抗 -A 十 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 -A 、抗 -B 和抗 -A 十 B 分型血清 l 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 2%红细胞悬液 1 滴,混和2) 另取洁净玻片一张 ( 或白瓷板 1 块 ) ,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 A 细胞、 B 细胞和 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 1 滴,再分别用滴管滴加 A、B 和 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1 滴3) 将玻片 ( 或白瓷板 ) 不断轻轻转动, 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约 15min ,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 ( 或溶血 ) 反应如以玻片作试验时, 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分型血清 +受检者受检者血清 +试剂红细胞受检者红细胞抗 抗抗-A十血型A细 B细 O细-A-BB胞胞胞十─十A─十──十十B十一────O十十─十 十 十 AB ─ ─ ─注:十为凝集;一为─不凝集[附注]1.分型血清质量性能符合要求,用毕后应放置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2.试剂红细胞以 3 个健康者同型新鲜红细胞混和,用生理盐水洗涤 1 次,以除却存在于血清中的抗体及可溶性抗原。

3.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4.操作方法应按规定,一般应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5.按理 IgM 抗 -A 和抗 -B 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温度以 4℃为最强,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仍在室温(20 —24℃) 内进行试验, 37℃可使反应减弱6.离心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防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7.观察时应注意红细胞呈特异性凝集、继发性凝固以及缗钱状排列的区别8.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 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有技术性问题或红细胞和血清本身的问题,常见者有以下几种:1. 分型血清效价太低、 亲和力不强 如抗— A 血清效价不高,可将 A 亚型误定为 O型, AB型误定为 B 型2.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3.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 ( 如亚型 ) 或抗原性减弱( 见于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以及类 B 或 cisAB 等4.受检者血清中蛋白紊乱 ( 高球蛋白血症 ) ,或实验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5.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 -A 及或抗— B 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6.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 .7.由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往往是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8.血清中有意外抗体,如自身抗— I ,常引起干扰9.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解决办法如发现 ABO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 先要重复作试验 1 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使用质量合格的试剂以及细心观察和解释试验结果,就可解决明显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月必须进一步研究[ 检查步骤 ]1.另从受检者采取 l 份新鲜血液标本这样可以纠正因污染或搞错样本造成的不符合2.将红细胞洗涤数次, 配成 5%盐水细胞悬液, 用抗— A、抗— B、抗— Al ,抗— A 十 B 及抗 H 做试验可以得到其它有用的信息3.对受检红细胞作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如结果呈阳性,表示红细胞已被抗体致敏4.用 Al 、 Az、B、 O红细胞及自身红细胞检查受检血清如果怀疑是抗— I ,用 O型 ( 或 ABO相合的 ) 脐血红细胞检查5.如果试验结果未见凝集,应将细胞及血清试验至少在室温和 4℃放置 30min ,用显微镜检查核实6.如疑为 A 抗原或 B 抗原减弱,则可将受检红细胞与抗—A 或抗— B 血清作吸收及放散试验以及受检者唾液作A、B、H 血型物质测定。

后者只对 80% HAB分泌型的人有用7.如试验结果红细胞呈绢钱状排列,加等渗盐水 l 滴,混和,往往可使绢钱现象消失 应注意不应先加盐水 l。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