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松《点绛唇夜宿临洛驿》阅读答案附赏析点绛唇夜宿临洛驿陈维根①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③,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洛驿口,黄叶中原走注】①陈维感(1625—1682),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②离离,排列密集貌③稗,杂草晴髻:古代女子的发髻1 .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4分)2 .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2分)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嘉和起伏的独特景象2分)2、答案: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工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2分)悲风吼,临洛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2分)赏析:此词虽为短调,容量却很大,感慨兴亡的主题借阔大萧瑟之景,表现得极其浓烈,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此词是写在晴朗的月夜下,作者之所闻所感远望中的太行山如蝌蚪那样累累叠叠地排列在眼前;而近处的原野,枯萎的稗草,在月光下如凝霜堆积。
如果说上片直写所见,则下片主要写所感:从历史回忆中着眼此地关山,乃兵家必争,战国诸雄,就曾在此反复较量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工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悲风吼,临洛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悲风吼”,此所闻,更加强了所感一个悲”字,表现的显然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既是历史的感慨,更是现实的反映中原黄叶走工便是历史与现实、象征与写实、整个人生与个人命运的交融一体,写尽从古到今历史风云变化的无常,和个人在此中的无可奈何在这首词里,作者把极大的山景看得像蝌蚪那样能够细小,反把细小的稗花看得很大;远在千年的往事,他看得很清楚,而近在咫尺的风物,却一片模糊这种异常的表现手法,所揭示的正是作者那种强烈又不无茫然的悲”情其中,山峦的比喻奇特: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作者陈维根(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毫村人少清瘤,而腮须侵淫及顺准,士大夫号陈髯见《国朝先正事略》)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祖父陈于廷,明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崇祯初年任左都御史,为东林党的中坚人物。
其父陈贞慧,诸生,以气节著称,为明末四公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