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宝鸡市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

l****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5KB
约17页
文档ID:278445962
宝鸡市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_第1页
1/17

聚力率先目标 共筑小康梦想——XX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在全面把握市情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提出到2018年率先在西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加快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我们就XX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现状与特点2012年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XX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23项指标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据测算,2012年我市全面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达到了82.8%,比2000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2.1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我市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1、经济发展提速转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聚力“六个走在前列”、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加压奋进、比拼争先,全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09.87亿元,增速达到15.1%,位居全省第三,高出全省2个百分点,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民生投入额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创近年新高。

2012年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72.2%,比2000年提高了24.5个百分点,且从2010年以来增幅较大其中,人均GDP达到37778元,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为23889元,实现程度为76.1%,较2011年提高9.8个百分点;失业率(城镇)稳中有降,2000年以来均保持在4.0%以内,低于6.0%的全面小康的目标值,实现程度连年达到100%2、社会和谐步伐加快我市紧扣“社会保障力走在西部前列”目标,坚持城乡一体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加力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大社保“XX模式”形成并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验在全国推广,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和创业型示范城市2012年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93.8%,比2000年提高48.4个百分点,在监测指标体系六方面中提升最快其中,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两项指标自2009年起均100%达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63.4%,实现程度97.1%3、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我市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加收入,加大投入发展社会事业,卫生服务体系覆盖率100%,被确定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国家联系城市,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在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我市位列第33位,在西部城市中处于前列,为全省唯一具备申报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资格的城市2012年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93.2%,比2000年提高34个百分点,5项监测指标中4项已达标这4项指标中,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趋优;居民住房面积大幅提升,人均住房面积32.4㎡,达到全面小康27㎡标准值的1.2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2012年下降为8.78‰;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4、XX法制逐步健全我市切实加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XX法制建设,“平安XX”建设稳步推进,维护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全市社会治安满意率、平安建设知晓率和政法队伍满意度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全省综治工作优秀市“三连冠”,并被表彰为全国平安铁路示范市我市在新闻媒体开办的全省首个《百姓问政》栏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认可,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XX经验2012年XX法制实现程度97.2%,比2000年增加12.3个百分点,2项监测指标均达到90%以上其中,全市公民自身XX权利满意度完成程度94.4%,比2000年增加27.7个百分点;社会安全指数实现程度为99.5%,接近全面小康标准。

5、文化教育日益繁荣我市坚持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共同繁荣,打响炎帝故里、华人老家、东方佛都、周秦文化、秦岭中央公园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建成1个国家级周秦文化产业示范区和8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双高普九”和“教育创强”走在全省前列2012年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64.0%,比2000年增加12.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9.2年,较2011年增加了0.06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7.6%6、资源环境稳步改善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率先推进关中大地园林,努力打造“生产集约高效、生活舒适宜人、生态山清水秀”的美丽XX,先后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正在向国家生态示范市迈进2012年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81.0%,比2000年增加11.5个百分点其中,单位GDP能耗1.02吨标准煤/万元,实现程度82.4%;环境质量指数实现程度94.4%,较2011年增加了17.5个百分点差距与问题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社会稳步推进,建设成效有目共睹,但与全国、全省相比,与建成目标值相比,依然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

一)全面小康监测指标对比分析1、我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与全国、全省对比差距表一:XX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与全国、全省对比表监测指标2010年实现程度%2011年实现程度%XX全国差距XX全省差距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合计78.180.1-2.080.377.82.5一、经济发展63.876.1-12.367.373.3-6.01、人均GDP(元)2000年可比价57.864.0-6.266.361.25.1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8.470.4-2248.879.7-30.9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2.886.2-33.450.669.6-19.04、城镇人口比重%70.083.3-13.371.778.8-7.15、失业率(城镇)%100.0100.00.0100.0100.00.0二、社会和谐89.482.56.992.576.815.76、基尼系数67.579.8-12.379.856.922.97、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53.370.3-1764.00.064.0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99.7100.0-0.393.8100.0-6.29、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100.072.827.2100.089.910.11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100.0100.00.0100.099.80.2三、生活质量86.886.40.489.784.25.5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00年可比价58.367.0-8.767.356.211.112、恩格尔系数%100.0100.00.0100.0100.00.0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100.0100.00.0100.095.05.0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0.073.226.8100.094.25.815、平均预期寿命(岁)100.098.02.0100.0100.00.0四、XX法制96.293.62.695.995.70.216、公民自身XX权利满意度%91.791.10.692.292.00.217、社会安全指数%100.095.64.498.998.90.0五、文化教育61.168.0-6.961.773.4-11.7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2.055.0-23.034.060.6-26.61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74.363.910.468.969.6-0.720、平均受教育年限(年)85.782.33.486.987.5-0.6六、资源环境76.678.2-1.679.468.411.021、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2000年可比价)72.469.52.977.161.915.222、常用耕地面积指数%88.6100.0-11.491.771.819.923、环境质量指数%75.476.7-1.376.971.65.3注:目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监测数据全国只公布到2010年、全省只公布到2011年。

从上表看,2010年,XX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8.1%,低于全国2%,其中,6个一级指标中,经济发展、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低于全国12.3%、6.9%、1.6%,23个二级指标中,城镇人口比重、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常用耕地面积指数与全国差距在10%-20%之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全国差距在20%-30%之间2011年,XX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0.3%,高于全省2.5%,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2个一级指标实现程度低于全省6.0%和11.7%,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个二级指标分别低于全省30.9%、19%、26.6%2、我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与建成目标值对比差距表二:XX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与建成目标值对比表监测指标XX市2018年目标值2012年XX实际指标值及实现程度与100%实现程度差距%实际指标值实现程度%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合计82.8-17.2一、经济发展72.2-27.81、人均GDP(元)2000年可比价≥314002388976.1-23.9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51.2851.2-48.8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023.7047.4-52.64、城镇人口比重%≥6045.6176.0-24.05、失业率(城镇)%≤63.26100.00二、社会和谐93.8-6.26、基尼系数≤0.40.43190.4-9.67、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2.803.5066.0-34.0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6063.4097.1-2.99、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095.70100.001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10099.88100.00三、生活质量93.2-6.8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00年可比价≥150001175778.4-21.612、恩格尔系数%≤4033.10100.00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2732.40100.00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