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意象的传递一、 文化意象概述意象是中西诗学中一个共用的概念,它指文学作品中有着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是抽象的意与具体的象的契合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的诸葛亮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是智慧的象征,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是某个人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如英诗中常常出现的daffodil(黄水仙),就用来形容春天以及春天所带来的欢快愉悦的心情当然,文化意象也可以是某种动物,比如汉文化中象征喜庆、吉利的“喜鹊”它亦可为成语、谚语或某个历史掌故中的形象或喻体,如“ascleverasSolomon”中的Solomon止匕外,文化意象还可以是某个数词或颜色词,例如汉文化中的“红白之事”如何才能使不同语境下的人们对同一意象达到思想的沟通,实现真实的文化交流,对于译者可谓是不小的挑战二、 文化意象的传递和翻译众所周知,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就文化意象的传递而言,译者就是在充分把握和理解原语民族历史文化渊源、地域特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前提条件下,去捕捉文化意象在特定时期、特定场合所取得的内涵和外延。
翻译不仅要传达原作的基本信息,还应当保留更多的异国情调因此,我们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方法所谓异化,就是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传统的处理以源语为归宿,在译文中突出源语的“异国情调”而归化则以目的语为皈依,力求通顺优美的表达权衡二者,为了实现文化,保留原文的艺术价值,译者应尽量使用异化手段缩短文化差异,完整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具体方法如下:(一) 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同一事物在两种语言中可能蕴涵的语用意义或联想意义不同,但只要基本意思相似,即文化意象基本重叠时,可以直接使用异化法例如,将Wallshaveears译为“隔墙有耳”就非常地生动形象,且字数都跟原文差不多又如,Killtwobirdswithonestone.这一习语的意思正好符合我们汉语中的“一箭双雕”但此处我们将它直接译作“一石二鸟”因为独创或新鲜的意象是语言中最形象、生动,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采用异化的手法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又为我们汉语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二) 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辅之以解释在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以免造成理解困难或误解对于译文读者不太熟悉的文化意象,应给予适当的解释。
例如:原文:Everyfamilyissaidtohaveatleastoneskeletoninthecupboard.译文1:衣橱藏骷髅,家丑家家有译文2: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文化意象的传译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在翻译中如何正确处理原作的形式与内容的问题译文2采用归化的方法,完全抛弃了原文的意象,可谓重内容而轻形式,其结果是使译文民族化,但也“化”掉了其他民族的东西译文1则运用了解释的方法,巧妙地保留了原文意象,实现了文化因素的传递并且在语言上采用了对仗、押韵的形式,增添了译文的美感,读来琅琅上口三) 保留原文的意象,辅之以注释有时,需要解释的东西太多,我们很难在译文中直接增加解释性的词为了顾及原文的形式,可以采用加注的方式进行说明例如,梁晓声作品《黑纽扣》中有这么一句:“我们绍生学习可用功啦,还是两道杠呢,年年考试得奖状这里的“两道杠”是少先队中队委员,是汉语的俏皮用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一个符号来代表身份,比如用麻将中的“二筒”来称呼戴眼镜的人如果我们将“两道杠”译为“twodashes”而不加任何解释,对于外国读者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柯力诗女士在翻译时作了加注的处理:“OurShaoshengstudiesveryhard,”Motherputin,“andhewarestwodashes①.Hegetsacertificateofmeritone of theeveryyear.用脚注或在文章末尾予以注释:①TwodashesisthreesignsindicatingaleaderintheYoungPioneer,anorganizationforsuperiorstudentsatprimaryandjuniorhighschool.(四) 舍形象,意义对等尽可能采用异化保留意象,并不意味着否定归化。
二者各有长短,应当“两条腿走路”当一个意象在两种文化中产生冲突时,译文要以不与译入语文化发生矛盾为前提若把“走狗”译为“runningdog”,西方人肯定不能将这可爱的家伙与汉语的本意对等起来也就是说,不能一味追求异化,否则势必导致译文晦涩难懂这时译者就该退而求取归化的译法,使目的语读者和原语读者能产生大致相同的感受我们以彭斯的一节爱情诗为例:原文:John,Anderson,myJo,JohnWhenwewerefirstacquent,Yourlockswereliketheraven,Yourbonniebrowwasbrent.译文1(译者不详):约翰?安德生,我的爱人我们当初认得的时候,你的头发黑得像乌鸦,你的额头也丰润无痕译文2(王佐良译):约翰?安特生,我的爱人记得当年相遇你的头发乌黑脸儿如玉不难看出,译文1采用了异化的手法,与原文几乎字字对映然而,那乌鸦一般的黑发却不能博得读者的芳心在汉文化中,乌鸦是不吉利的象征,用它来形容自己的爱人,实在不妥但英语中,人们却喜欢用raven来形容头发乌黑靓丽考虑到意象的文化特色和诗歌的美感,译文2舍弃了“乌鸦”这一意象,却保留了原诗的味道,符合读者的审美心理及习惯。
三、结语文化意象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如何能够保持这份珍贵的文化财富,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意象的传译过程中应采用何种具体方法,这些都值得译者深思如今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译者应从世界文化交流这个大背景下去认识翻译的任务和价值在方法上灵活处理,异化归化相辅相成坚持跨文化意识,把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作为各民族相互交流、影响与作用的手段去分析、认识翻译中的异域文化,便有可能处理好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李颖,重庆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