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圆舞曲音乐情感内涵赏析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6d6ricFranccediloisChopin,1810-1849),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主义时期最具独创性的艺术家,他创造了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理想的键盘风格并因其优美的曲调和作品中情感的流露,被称为“钢琴诗人”肖邦的一生创作了十几种音乐体裁,圆舞曲是肖邦钢琴音乐创作的体裁之一在继承传统圆舞曲风格的同时,肖邦以独特的创造力使圆舞曲达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圆舞曲最早起源于14世纪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舞蹈――连德勒舞,17、18世纪开始应用于城市社交舞会,到19世纪后,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家族创作的维也纳圆舞曲逐渐风行欧洲各国,成为城市中最时尚的社交性舞曲肖邦继承了圆舞曲传统的风格,伴奏部分仍采用简单的三拍子节奏,所使用的和弦是简洁的功能性和声,单速度变化加大,节奏更加自由,音乐织体丰富风格高雅肖邦以独特的创造力使圆舞曲这种体裁得到了发展,成为一种作为音乐会欣赏的单纯器乐表演形式的钢琴小品肖邦一生共创作了约20首圆舞曲,后选用其中的17首出版肖邦创作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一是“华沙圆舞曲”时期,这是1827-1830年间,肖邦离开故乡波兰前的作品。
包括2首没有编号的降A大调和降E大调圆舞曲;降D大调Op70-no3,b小调Op69-no2,另外还有2首没有编号的E大调和e小调圆舞曲第二时期是1831-1835年间肖邦在巴黎生活时的早期作品包括降E大调Op18,a小调Op34-no2,降A大调Op34-no1,降A大调Op69-no1和降G大调Op70-no1o第三时期是1838-1847年间创作的作品,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趋于成熟包括F大调Op34-no3,降A大调Op42,降D大调Op64-no1,升c小调Op64-no2,降A大调Op64-no3以及2首没有编号的圆舞曲下面,笔者以第一首Op.18、第五首Op.42、第六首Op.64-no1、第七首Op.64-no2、第九首Op.69-no1、第十首Op.69-no2等颇具代表性的圆舞曲为例,对肖邦的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内涵进行赏析一明丽高雅中彰显对生命华彩的挚爱肖邦圆舞曲因其优美、高雅、华丽而闻名于世肖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结,因此在抒情诗样的圆舞曲中,有类似于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肖邦的圆舞曲在演奏技巧上比较简单内容也通俗易懂,无论是把舞蹈音乐理想化的“华丽性”圆舞曲还是纯粹的抒情诗类型的“抒情性”圆舞曲,都是肖邦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表白,是他思想和生活经历的写照。
1对生命活力的最爱——降E大调华丽圆舞曲Op.18创作于1831年的降E大调华丽圆舞曲,是肖邦最早出版的圆舞曲,也是肖邦所有圆舞曲中最为华丽、轻快的一首,是肖邦为数不多的能够用于舞会演奏的圆舞曲之一乐曲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为急板,一开始是4小节用同音反复奏出的引子,节奏性很强,好像号角齐鸣,带有辉煌的色彩紧接着出现的圆舞曲主题热情奔放,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第二部分采用半音上行和音程大跳等的表现手法,使旋律舒展顺畅,表现出华丽明朗的色彩第三部分运用了大量的休止符,使活泼的旋律带有灵巧细腻的特点第四部分采用半音进行,音调舒畅甜美,温柔抒情第五部分主题再现,并重复各部分的主题片段,音乐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肖邦圆舞曲中歌唱性的旋律、不同时期采用的调式调性以及节奏变化、半音阶和精致的转调中的色彩、丰富的和声、自由不拘的节奏、独特的曲式结构,以及民族民间音乐特点等创作风格,均体现出浪漫主义时期所具有的抒情美感和风格特征他充分采用当时先进的乐器特点给圆舞曲形式增添的艺术的特征,加入八度跳跃、装饰音等音型,充分利用钢琴的宽广音域,把圆舞曲变得更加华丽2对生命激越的挚爱一一降A大调圆舞曲Op.42有人认为这是肖邦圆舞曲中最为杰出的作品。
乐曲在三拍子节奏音型的伴奏下,弹奏出性格各异的主题旋律,相互对比,精彩纷呈其中一个快速流动的华丽主题,先后出现6次,听起来好像是一首回旋曲在8小节持续音的序奏之后,呈示第一部分的主旋律,采用两拍子和三拍子组合成的伴奏第二部分是急速的跑动,有灿烂而激越的冲动第三部分出现新的旋律,华丽多彩经第四部分将新旋律以小调面貌出现并多次反复后,进入最优美的尾声3对生命纯真的亲爱――降D大调圆舞曲Op.64-no1《一分钟圆舞曲》是《降D大调圆舞曲》的别名因其篇幅短小、简练而被后人命以此名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养着一只小狗,它经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乔治?桑请肖邦把小狗的这个可爱的动作用音乐表现出来,于是肖邦写成此曲该曲也被后人称为《小狗圆舞曲》圆舞曲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遥相呼应,构成作品的主要形象第一部分的弹奏速度极快,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曲调简单、节奏明快,像一只天真烂漫的小狗在旋转嬉戏;第二主题比第一主题更加有生气、活跃,就像是在描写小狗旋转的同时做着各种滑稽的动作《降D大调圆舞曲》虽然篇幅短小、通俗易懂,但其表现的音乐形象却丰富逼真它不仅有小狗嬉戏的形态,并且包含着温柔、典雅的内心感受。
这一点恰恰是肖邦音乐的独到之处,它能以简练的音响来表现细致的音乐内容肖邦圆舞曲的最大特点是旋律的构成和旋律的变奏他经常把各种和弦外音与和弦音紧密结合,巧妙运用,创作出绚丽多姿的旋律线条对生命的歌唱是肖邦圆舞曲旋律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如圆舞曲作品第一首Op.18的主题在旋律创作中追求戏剧性与宣叙性效果,也是肖邦创作的一大特色,这一特点在圆舞曲第七首Op.64-no2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轻柔飘逸里流露对生命的寂然凝思创作于1846—1847年的《升c小调圆舞曲》,是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其节奏类似于马祖卡舞曲,但旋律不是为舞蹈伴奏而用的舞曲,而是抒情诗肖邦创作这首圆舞曲时健康状态已退化,两年后肖邦即去世了,其旋律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这首乐曲采用三段体结构,主题流露出一丝忧伤的味道,体现肖邦轻柔、飘逸的性格特征,意喻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第二部分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急速跑动,音色晶莹剔透但并不华丽,而是一种无奈的宣泄,好像是在倾诉他孤独的晚年凄凉生活思念故乡、孑然一身的肖邦无依无靠,身染重病,心情忧郁可想而知中段转为降D大调,色彩明朗,其华丽的色彩与乐曲的忧郁基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很快乐曲又回到了郁闷的气氛经过主旋律的反复之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结束三缠绵质朴中饱含对离情别绪的娓娓倾诉1 对曾经恋人的回味缠绵悱恻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Op.69-no1肖邦的作品第69号共有两首圆舞曲,第一首为降A大调1835年,肖邦从巴黎到德国的卡尔斯巴特与从波兰来疗养的家人相会返回巴黎时于德累斯顿顺便拜访了昔日好友渥金斯基伯爵与具有意大利血统的渥金斯基伯爵的女儿玛丽亚相遇,这位为人热情的姑娘虽然是有19岁,但不论是钢琴、声乐或作曲,都有相当深厚的基础肖邦的爱慕之情尽然流露,两人处于热恋之中为玛丽亚写了一首圆舞曲,后来玛丽亚把它取名为《离别圆舞曲》可惜的是,他们的这段情缘最终不欢而散肖邦十分留恋这段甜蜜的时光,他生前一直未出版此曲,而是把它收藏起来作为纪念这首乐曲旋律优雅,抒情回味,曲调中充满着忧郁、愁闷的回忆乐曲采用三部曲式,降A大调,慢板从弱拍开始模进下行的主要主题,委婉深沉,如同一首情真意切的恋歌,蕴藏着无限的爱慕和思恋之情滞后甜蜜的旋律逐渐发展而富有激情,之后在降E大调上运用半音进行和大跳音程下行的曲调,使乐曲情绪更加激动,表现出肖邦对于美好恋情的深切怀念乐曲中段转回降A大调,主题略带伤感,婉转如歌,旋律起伏较大,但仍保持着真诚的抒情特点,使人感觉到离别的忧伤和悲凉。
最后,乐曲再现第一部分主题旋律,结束了这首缠绵悱恻的圆舞曲圆舞曲第十首中的伴奏主要以下行音程式进行为特征,音区跨越大,避免了圆舞曲节奏单一的特点,从而与其它圆舞曲形成鲜明的对照,显得别致而意味悠长圆舞曲第七首、第十首,首先要注意到运用非常自由、富于弹性的节奏,表现作品中伤感,抒情而浪漫的旋律2 思乡的情愫质朴而忧郁b小调圆舞曲Op.69-no2这首创作与1829年的乐曲是肖邦19岁时的佳作当时他刚到巴黎,对巴黎还非常不熟悉,思乡的情绪弥漫在乐曲中,乐曲篇幅短小,全曲到处出现伤感,曲调抒情而浪漫,演奏技巧要求不高有明显的玛祖卡风格这首乐曲音乐细腻委婉,左手简洁的三拍子伴奏织体衬托出右手略带忧郁的主题旋律乐曲的开始旋律优美如歌,其内在质朴的感情,展现出肖邦敏感动人的性格气质第二主题转入D大调,稍显激动,表现出摇曳而荡漾的情绪第三部分转到B大调,采用六度音程的跳跃使音乐变得热烈激动,似乎有一种不安的情绪,直到结尾慢慢引出的六度上行音调,就像是一个深切的疑问句,耐人寻味由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在音量和音色上需表现出较大的对比性来表现内心的感受,需采用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处理,因此演奏时手指触键位置要不同,并且触键速度要慢一些,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音色变化,还可以获得比较丰满厚实的音响,适合深沉的感情流露。
四结语圆舞曲是肖邦钢琴音乐创作的体裁之一,作者在继承圆舞曲传统风格的同时,以独特的创造力使之达到一种崭新的艺术境界这种创造力我们称之为“肖邦的语言”无论是“华丽性”圆舞曲还是“抒情性”圆舞曲,都是肖邦心灵感情的自然流露与表白肖邦圆舞曲的音乐情感真挚细腻、饱满丰富,最大特点是旋律的构成和旋律的变奏,再加上其歌唱性的旋律、色彩炫丽的和声、自由不拘的节奏以及独特的曲式结构等技术,使得肖邦圆舞曲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所具有的抒情美感和风格特征的代表作品他经常把各种和弦外音与和弦音紧密结合,巧妙运用,创作出绚丽多姿的旋律线条其每首作品因结构短小、形式精致,一直受到钢琴演奏者的青睐肖邦对圆舞曲音乐情感内涵的独特表征为钢琴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了解并掌握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对于完整的演奏肖邦圆舞曲至关重要;同时认识构成肖邦圆舞曲音乐风格的创作要素,把握音乐家的音乐思维对于教学和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