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9326卷1.doc

上传人:H****H 文档编号:277790128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9326卷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9326卷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9326卷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9326卷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9326卷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9326卷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9326卷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1 页 共 11 页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 9326 1: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加涅C、托尔曼D、班杜拉2: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单项选择题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检验3:创造力可以表现在人类生活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判断题对错4: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获得的意识叫做()单项选择题A、焦点意识B、下意识C、前意识D、潜意识5: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单项选择题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6: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

2、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布鲁纳B、奥苏伯尔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2 页 共 11 页C、加涅D、桑代克7: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单项选择题A、需要B、动机C、兴趣D、诱因8: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A、结构性B、目的性C、认知性D、序列性E、创造性9: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临床个案法10: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布鲁纳C、埃里克森D、

3、柯尔伯格1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 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的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_ 单项选择题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3 页 共 11 页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13: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4: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是()单项选择题A、人格B、认知方式C、学习策略D、性

4、格15: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16: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单项选择题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17: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单项选择题A、外显性B、客观性C、观念性D、展开性18: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单项选择题A、兴趣B、认知内驱力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4 页 共 11 页C、求知欲D、成动感19: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兴趣B、学习动机C、学习方法D、学习过程20: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 () 。单项选择题A、算

5、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21:感知一运动不协调属于哪一类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单项选择题A、学习困难儿童B、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C、营养不良儿童D、淘气儿童22: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_。单项选择题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23: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判断题对错24:在记忆过程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的是()单项选择题A、编码B、组块C、检索D、提取25:操作技能形成的熟练阶段, 动作执行达到高度自动化。 自动化意味着动作的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5 页 共 11 页执行过程不需要意识的控制。 ()判断题对错26:下列

6、属于教师促成纪律中结构创设的是() 。多项选择题A、指导B、奖励C、协助D、操纵E、征求学生意见27:由于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是()单项选择题A、想像的道德情感B、情境的道德情感C、直觉的道德情感D、理性的道德情感28: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TSE题:课堂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 13 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 “不,应该是 15 颗。 ”另一个学生马上补充:“不,它有 16 颗。 ”老师亲切的问第一个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 颗?”学生答: “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第二个学生,他回答: “最近一本杂志上说是16 颗。

7、 ”这位老师乐了, 高兴地说: “你们真了不起 !课本上有些知识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 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 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TS你赞同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吗?()多项选择题A、赞同B、不赞同29: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判断题对错30:皮亚杰认为, 7 至 11 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1:冯忠良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不包括()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6 页 共 11 页单项选择题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分析D、原型内化32:20世纪 20 年代后,

8、西方教育心理学主要吸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判断题对错33: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是() 单项选择题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较难获得某种发展C、较难逆转的时期D、03 岁的时期34: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单项选择题A、19 世纪 20年代以前B、19 世纪 80年代C、20 世纪 20年代以前D、20 世纪 80年代以后35: ()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单项选择题A、科顿B、波斯纳C、布鲁纳D、布鲁巴奇36: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强化理论B、观察学习C、符号学习D、榜样学习37:这

9、种分类方法是根据() 。多项选择题A、根据信息加工所依据的信息B、根据反应的时间和精确性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7 页 共 11 页C、根据思维的方向D、根据创新性38: 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39: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判断题对错40: ()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单项选择题A、外部强化B、内部强化D、替代强化41: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属于() 。单项选择题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

10、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42: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43:培养自尊心的先决条件是重要感、成就感和()单项选择题A、需要感B、有力感C、安全感D、信任感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8 页 共 11 页44: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特征。单项选择题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45: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创立的。单项选择题A、巴甫洛夫B、列昂捷夫C、维果斯基D、鲁宾斯坦46: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单项选择题A、规定限制B、理

11、解C、协助D、同情47: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主要是改善来访者的()单项选择题A、行为反应B、刺激情境C、认知D、生活背景48: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_等级单项选择题A、二个B、五个C、三个D、四个49: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 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这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单项选择题A、准确了解问题B、提供理论指导C、预测并干预学生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9 页 共 11 页50: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单项选择题A、文学B、数学C、化学D、物理1

12、:答案 D 解析 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代表人物;加涅提出了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的理论; 托尔曼提出了有关学习的认识地图理论;班杜拉是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2:答案 A 解析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 生理自我 (0-3岁):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生理自我意识在三岁左右基本成熟。(2) 社会自我 (少年期 ) :儿童在三岁以后,尤其是到小学阶段,自我意识进入客观化时期,即获得社会自我的阶段。(3) 心理自我 (青春期 )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所以,

13、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生理自我。3:答案正确解析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在人类生活的一切实践活动中,人们都可以产生这种独创,所以是正确的。(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 4:答案 B 解析5:答案 A 解析 根据问题的定义,选A。6:答案 A 解析7:答案 A 解析8:答案 B,C,D 解析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9:答案 C 解析10:答案 C 解析11:答案 C 解析12:答案 D 解析13:答案 A 解析14:答案 B 解析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10 页 共 11 页15:答案 C 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

14、后,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 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频率增加。16:答案 C 解析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17:答案 C 解析18:答案 B 解析19:答案 B 解析20:答案 A 解析21:答案 A 解析22:答案 C 解析23:答案正确解析24:答案 B 解析 略25:答案错误解析 自动化并非无意识,而是指动作的执行过程不需要意识的高度控制。26:答案 A,B,D 解析 C、E两项不属于结构创设。27:答案 C 解析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 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 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像的

15、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因此。答案为C 。28:答案 A 解析 总结:下课研究探讨就是激发了学习意识(本解析由annalan 提供)29:答案正确解析30:答案 B 解析 皮亚杰把个体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部分:感觉运动阶段(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 (27 岁)、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 、形式运算阶段 (11-15 岁) 。31:答案 C 解析32:答案错误解析 20 世纪 20年代后, 西方教育心理学主要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预测的研究成果,从而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3:答案 D

16、解析内部命题预测试卷第 11 页 共 11 页34:答案 D 解析 D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 20 年代以前, 发展时期为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35:答案 B 解析 【解析】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36:答案 B 解析37:答案 B 解析38:答案 D 解析39:答案正确解析 略40:答案 D 解析 替代强化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41:答案 B 解析42:答案 D 解析43:答案 B 解析44:答案 D 解析45:答案 A 解析46:答案 A 解析47:答案 C 解析48:答案 B 解析49: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所说明的是教育心理学的预测并干预学生的作用。50:答案 A 解析 一般来说,场依存性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感兴趣;而场独立性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文学属于人文学科,所以选A。 (资料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