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完整版)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彩***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0KB
约9页
文档ID:275461137
(完整版)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_第1页
1/9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一、 法律类讼:告状;1. 古代刑法:鞫:审问;笞:用竹鞭或竹板打摄:统治、治理;仗:杖责,用棍子打慑:威慑,震慑;流:流放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徙:做劳役,苦役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劓:割鼻子勘:审查;髠( kūn):削发,剃光头赎:罚款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赎金:罚金;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楚:痛苦;2. 法律名称 :坐:因 犯罪;三尺:指法律;当、论:判决;按律:依照法律;婴:缠绕或通“撄” ,意触犯;狱:案件;末减:从轻论罪或减刑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究:追查;不可推翻罔加:受法律制裁;3、刑具:槛阱、圜墙:牢房;桎:脚镣;7.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梏:手铐;1.诣:到,去枷:枷锁;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3.课:考核、督促、征收械:笼统之刑具;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索:绳子,捆人;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钳:束颈的铁圈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4、法官:③交际,交往理:秦代法官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廷尉:汉代中央法官;②通“促”,催促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8.劾:举报,检举,揭发功曹、议曹:办案人员;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掾吏:牢头,狱卒;10.短:进谗言,说坏话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11.害:嫉妒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12.闻:①听说, 听见; ②使知道, 报告给 知道5、罪犯名: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元谋:主犯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从而加功:从犯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6、法律方面的词语: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拘:捉拿;13.折:指斥,指责,驳斥购:悬赏捉拿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执:抓住;15.党:偏袒,伙同,包庇株:株连;16.矫:假托,假传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17.质:作人质;抵押118.次:①临时驻扎 (用于军队 );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 ①因 犯罪或错误, 触犯; ②牵连, 定罪。

因为22.多:赞扬 ,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二.官职人物类:1.表示授予、提升: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④简、铨(是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的意思) :选拔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⑦擢、拔:提升;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⑨知、守,尹: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2.表示降职、罢免:①贬:降职②左迁:降职(但“累迁”多是升职) ③谪:被流放或被贬职④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⑤放:驱逐,流放⑥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 ⑦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 (韩俞《进学解》)⑧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 《新唐书 ?装延龄传》 )⑨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后汉书 ?明帝纪》)3.表示调动:①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②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徙王信为楚王 (《淮阴侯列传》)③调:调动官职 调为陇西都尉《汉书· 袁盎传》)④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⑤补:补充空缺官职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⑥改:改任官职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王济传》⑦出:京官外调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张衡传》)4. 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 ?袁乔传》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 ?王尊传》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刘公嘉话》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 " 韩琦传》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 ?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 ?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 (《三国志 ?王修传》)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狱:案件,案情。

监狱:监管案件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 “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 (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样用法的还有“宁” “顾”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 “又顾而之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 (《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用事:掌权,主管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2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7.部曲:私家军队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11.作色:发怒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1.乡,通“向” :“侯生果北乡自刭” (《史记·魏公子列传》)2.详,通“佯” :“行十余里,广详死” (《史记·李将军列传》)3.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 )。

4.倍,通“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 秦始皇本纪》)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 “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②通“促” : “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8.内,通“纳” :接纳,让 近来;藏 “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史记·高祖本纪》)六、常用实词1. 归:官员告老还乡;女子出嫁,归宿;隐居2. 不谷:寡人,诸侯王的自称3. 昆弟:非亲兄弟,关系密切4. 息:儿子例:晚有儿息5. 黑衣:贫民百姓,布衣6. 古代衣服颜色有等级:黄,宫里,龙为皇帝、太子紫,图案为龙是诸侯,图案为蟒是非血缘王红,地方行政长官,太守绿,县令白,读书人,白衣秀士蓝灰黑,老百姓赭,级别最低,褐色,泥土色赭衣,囚犯7. 厄、卮,斗:古代酒杯8. 箪:食具,笊篱。

9. 唱喏( r ě):打招呼10. 抚礼:鞠躬11. 敛衽:把衣服收拾好, 表示严肃庄重的样子12. 磬折:鞠躬弯腰13. 却行:后退几步,倒退而行迎聘礼貌14. 侧行:侧身而行,表示恭敬15. 避席:站起来迎接客人16. 拂席:请客人入座17. 稽(首):磕头18. 上寿:敬酒祝寿19. 谒:拜见20. 赍:赠送21. 赉:奖赏22. 便避:低眉顺眼的样子23. 聘:皇帝派人拜见诸侯, 反义词是朝、觐24. 贽:见面礼25. 贷:借入出(钱粮);推卸,例责无旁贷;饶恕,宽恕,例严惩不贷26. 访:寻问27. 引:拉;延请;邀请28. 次:驻扎;顺序29. 易:交换;改变;看不起30. 诟、詈、骂、谩:骂31. 辄:往往,就;总是32. 每:常常;每当33. 遣:派遣;打发34. 适:到;刚才;适逢35. 第:只、仅仅;住宅36. 微:如果没有;地位低下37. 格:打斗38. 冀:希望39. 幸:皇帝到某地40. 被:遭受,例如被冰雪41. 吊:慰问,例形影相吊42. 知:掌管;治理;担任;了解;懂的;明白43. 谨:小心谨慎44. 厄:穷困不得志;处境艰难45. 穷:不得志346.猎:打猎。

有时候是打仗的委婉说法与文,写作(连缀)文章畋”一样81.类:雷同47.白:告诉82.短:批评,诋毁48.进退:做官,隐居83.多:表扬,赞美49.弭:消除84.少:批评50.寻:不久;长度单位85.过:拜访;责备,批评51.科索:科敛,收税86.特:仅仅,只不过52.市:买、卖87.彰、旌、显:表扬,表彰53.悉:全,都88.表:表彰;文体,奏章54. 督:担任都督;统率,指挥;责备,责罚, 89. 引决:决,通“诀” ;自杀引节,为节例闻大王有意督过之55.甫:刚刚;男子美称90.曾:竟然56.下车:到任,例下车伊始91.委:交给,上对下委以重任57.上车:登车,离任92.莫:没有;没有人(谁) ;通“暮”58. 单车: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