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石榴课文及助读材料

彩***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KB
约2页
文档ID:275192086
石榴课文及助读材料_第1页
1/2

石 榴郭沫若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 , 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 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1942年 10月 31日① 奇崛:奇特突出 ②枯瘠:枯瘦 ③陆离:色彩繁杂,光彩绚丽的样子④安普剌:一种尖底胆瓶 ⑤金罍:一种盛酒的器具⑥锈彩:指古铜、铁器年久生锈的斑驳纹理⑦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⑧唾津:唾液 ⑨潜溢:暗暗地流出来作者简介郭沫若( 1892 年 11 月 16 日— 1978 年 6 月 12 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汉族,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乳名文豹 ,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 社会活动家, 蜚声海内外;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 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助读材料1942 年,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镇压抗日救国运动,亲日顽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反动论调,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敌,苟且偷生; 而共产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 坚持抗战, 力挽狂澜 作为革命作家的郭沫若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主要从事着紧张而又繁忙的抗日宣传工作, 他别妇抛雏, 乔装回到祖国,积极投身抗战大业。

郭沫若对战争中人民的艰苦生活有深切的了解和悲叹, 他本人也有过痛苦和落寞, 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 尽管如此, 他却从未动摇抗战必胜的信念 郭沫若的乐观和坚忍, 除了继承中国传统士大夫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外, 更在于他对“把人当成人”信念的不倦追求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战争 带上武装, 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固然是最重要的反侵略方式;用文字和艺术的力量,凝聚民心,鼓舞斗志,也是不可或缺的反战力量用当时的流行话来说, 前者是武部队, 后者是笔部队 众多的学者、 文学家、 音乐家、 戏剧家、 美术家,都积极参加了这支笔部队, 很多人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郭沫若是这支笔部队的重要组织者,也是坚守时间最长、最为活跃、成果最为丰富的著名战士之一郭沫若从日本回来后, 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创办《救亡日报》 并出任社长 大家约定不取稿酬该报成为当时上海文化界呼吁抗战的重要阵地将前线将士英勇抗敌的近况通过《救亡日报》 传递给广大中国人民,同时展示中国将士文韬武略的精神风貌,是郭沫若和他的朋友们办报的重要目的 郭沫若以老朋友和报人的双重身份,多次带领夏衍、 田汉等文化界朋友,奔赴前线,采访陈诚、冯玉祥、薛岳、张发奎等将领,写成通讯报道,并配以前线照片和诗词唱和,鼓舞中国人民“不悲观、不踌躇、不畏怯、不中馁,拼到最后胜利的到来”。

作为对抗日本文化侵略的实绩,郭沫若创作了6 部历史剧,开展了先秦诸子思想研究跟日军奴化中国人民, 开人类文明倒车相反,郭沫若在这些作品中提振民族信心,捍卫人类文明,尊重人的精神生命,呼吁“把人当成人”抗战时期,由于影片和相关器材进口的困难,很多艺人都转向话剧演出,中国现代话剧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1941—1943 年间,郭沫若创作了《棠棣之花》 《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6 部历史剧,为抗战话剧演出增添了新色彩,成为大后方人民温馨美好的艺术回忆随时面临着饥饿与疾病的威胁,时刻处于日本军机大轰炸的残忍悲壮之中的中国学者,非但没有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反而更加坚韧、 更加顽强地将研究推向前进 郭沫若的新诗《轰炸后》写废墟中的男人问他的妻子: “窝窝都遭了,怎么办?”(意思是说房子被炸了)“窝窝都遭了吗? / 女人平静地回问着 ”中国人民对战争和贫穷的这种坦然平静的态度同样深深触动着郭沫若: “这超越一切的深沉的镇定哟! ”他从中汲取力量, 用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团结大后方的学者文艺工作者共度难关 他的散文诗 《石池》 中的石池被日军大轰炸所投的燃烧弹 “炸碎几面石板, 烧焦了一些碎石” ,但隔不多久,“那个瘢痕却被一片片青青的野草遮遍了” ,“石池中竟透出了一片生命的幻洲” 。

从 1943 年 8 月至 1945 年 9 月,郭沫若研究了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名家、阴阳家等先秦思想,汇集成《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 两部著作出版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学者, 在大敌当前, 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孜孜不倦探究传统精神世界的民族气节,追求更合理的生命形态的历史担当作为在“风雨飘摇不定”中“文华怒茁”的“奇才异质” ,有多少艺术家、文学家、学者受到了郭沫若的尊重和鼓励啊他们在文化界领袖郭沫若那里被“当成人” ,感受到了作为人的尊严, 也因此对郭沫若充满了感激, 正如在抗战时期跟郭沫若有过密切接触的冰心所说:“郭老!您的精神,永远在人类之头昭在您就欢乐豪放地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迎风飞驰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