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1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11.3适用范围 12工程概况 12.1施工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12.2工程地形、地质条件 22.2.1地形地貌 22.2.2工程地质 22.2.3气候特征 42.2.4地震烈度 52.3交通运输条件 52.3.1场外交通 52.3.2场内交通 53组织机构 53.1组织机构图 63.2第十项目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63.3检测试验机构 74施工准备及资源配置计划 74.1施工准备 74.1.1办公区 74.1.2材料场 84.1.3施工道路 84.2主要土方倒运施工机械设备 85土石方平衡 85.1土石方平衡 85.1.1土方平衡规划范围 95.1.2土方平衡与调配原则 95.2土方平衡计算 9承台土方平衡9路基土方平衡125.2.3管沟土方开挖回填 155.2.4匝道引坡回填 165.2.5绿化覆土回填 175.2.6二灰基层填土 185.3土方平衡计算 186安全文明及环保目标 186.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186.2环境目标与指标 197质量保证措施 197.1组织保证措施 197.2技术保证措施 197.3过程保证措施 208安全生产、文明、环保施工措施及控制 208.1安全保证措施 208.1.1安全生产责任制 208.1.2三级安全教育及岗前培训 208.1.3现场安全布置 208.1.4现场安全布置一般要求 208.1.6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218.1.7夜间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218.2现场文明施工 228.3环境保护措施 228.4管线保护措施 23土方平衡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1编制依据⑴中华人民XX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⑵中华人民XX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⑶中华人民XX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⑷中华人民XX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⑸中华人民XX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市政工程部分);⑹中华人民XX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⑺中华人民XX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规程、规范;⑻XX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陇海路第十标段(中州大道-心怡路)施工图设计;⑼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⑽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 编制原则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工程需要的原则以优质、高效、快速施工为目的,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第十标段:高架桥工程及地面道路工程的土方平衡2工程概况陇海路快速通道是XX市中心城区东西向城市快速连接通道,工程全线范围为西四环-京港澳高速,总长约32.5km其中我项目部施工范围为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东段的一部分,施工范围为K20+074.347~K22+114.081,长约2.04Km2.1施工范围及主要工程量第十项目部施工范围主要为:Z主线桥Z2#墩~Z63#墩,共19联箱梁、108个承台、104个墩柱、559个桩基施工;ZAN匝道桥ZAN1#墩~ZAN6#墩,共2联箱梁、5个承台、5个墩柱、26个桩基施工;ZAS匝道桥ZAS1#墩~ZAS6#墩,共2联箱梁、5个承台、5个墩柱、26个桩基施工;ZBN匝道桥ZBN1#墩~ZBN6#墩,共2联箱梁、5个承台、5个墩柱、26个桩基施工;ZBS匝道桥ZBS1#墩~ZBS6#墩,共2联箱梁、5个承台、5个墩柱、26个桩基施工及地面道路工程的施工2.2工程地形、地质条件2.2.1地形地貌场地位于XX市南部,场区西高东底,绝对高程132.8~83米。
建设场地跨两个地貌单元,站前街以西属于黄河阶梯地貌单元,站前街以东为黄河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2.2.2工程地质依据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成果、勘探探度范围内地层共分为14层从上到下分别描述如下:5) 杂填土杂色,稍湿,松散,主要为碎砖、碎石、煤渣等建筑垃圾回填,混有一定量的混土或粉砂,局部地段回填有少量生活垃圾,部分地段表层为现状沥青路面结构,沥青层厚度一般为20~30cm,其下为约50cm的三合土垫层,层厚0.50~0.80m,平均厚度为2.38m,底层埋深0.50~8.00m,平均埋深2.38m6) 粉土褐黄色,稍湿,稍密,含少量蜗牛壳碎片,局部地段砂感强,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映迅速层厚0.50~4.00m,平均厚度2.22m,底层埋深0.70~6.30m,平均埋深3.83m7) 粉砂黄褐色~褐黄色,稍湿,稍密~中密,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见少量云母和暗色矿物颗粒,级配一般,分选性稍差,局部粉粒含量稍高,表现为夹薄层粉土层厚0.90~12.10m,平均厚度5.38m,底层埋深5.50~15.50m,平均埋深8.41m8) 粉土褐黄色,稍湿,中密,见少量锈黄色斑点和灰白色条纹,偶见蜗牛壳碎片,局部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0.5~2.0cm,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局部有砂感。
层厚3.40~11.80m,平均厚度7.64m,层底埋深9.00~20.40m,平均埋深15.79m9) 粉砂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见少量云母和暗色矿物颗粒,级配一般,分选性一般,局部粉粒含量稍高,表现为夹薄层粉土,局部相变为细砂层厚4.20~12.60m,平均厚度8.14m,层底埋深17.00~27.20m,平均埋深23.93m10) 粉土褐黄色~灰褐色,湿,中密~密实,含少量锈黄色斑点,偶见蜗牛壳碎片,见少量钙质结核,粒径0.5~2.0cm,局部有砂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层厚0.50~4.70m,平均厚度7.70m,底层埋深23.10~29.00m,平均埋深25.60m11) 细砂褐黄色,局部灰黄色,饱和,密实,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见少量云母和暗色矿物颗粒,级配一般,分选性较好,层底局部见少量砂质胶结,个别地段层底见少量卵石,粒径1.0~5.0cm,磨圆度较好,母岩为石英层层厚4.60~14.80m,平均厚度6.83m,底层埋深29.50~39.50m,平均埋深32.37m12) 粉土褐黄色,湿,密实,见少量黑色铁锰质斑点和锈黄色斑纹,含5%~10%钙质结核,粒径0.5~3.0cm,局部有黏性,局部有砂感,局部见少量钙质胶结,胶结呈散块状或半胶结状,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
层厚1.20~5.70m,平均厚度3.27m,层底埋深33.00~44.30m,平均埋深35.93m13) 粉质黏土黄褐色,局部棕褐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和灰白色斑纹,局部粉粒含量高,相变为夹粉土薄层,局部砂感强,含5%~10%的钙质结核,粒径0.5~3.5cm,局部富集含量达20%~40%,局部有轻微钙质胶结,胶结呈散块状或半胶结状,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90~11.70m,平均厚度6.71m,层底埋深35.00~46.00m,平均埋深40.74m14) 粉土褐黄色,湿,密实,见少量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和灰白色斑纹,含5%~10%钙质结核,粒径0.5~3.0cm,局部有黏性,局部有砂感,表现为夹薄层细砂和粉黏,层底见少量钙质胶结,胶结呈半胶结状,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无摇震反应层厚1.50~11.10m,平均厚度6.72m,层底埋深39.00~51.60m,平均埋深47.54m15) 粉质黏土褐黄色~棕黄色,硬塑,含较多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含5%~15%钙质结核,粒径0.5~4.0cm,局部粉粒含量高,相变为夹粉土薄层,,局部混较多砂粒,局部有中等钙质胶结,岩芯呈短柱状,切面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层厚3.30~12.70m,平均厚度8.27m,层底埋深49.00~58.30m,平均埋深55.81m16) 细砂褐黄色~黄褐色,饱和,密实,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见少量暗色矿物颗粒,级配一般,分选性较好,局部见少量砂质胶结和薄层粉土层厚1.40~10.30m,平均厚度4.02m,层底埋深56.80~61.90m,平均埋深59.86m17) 粉土褐黄色~棕黄色,湿,密实,见少量黑色铁锰质斑点和灰白色斑纹,含5%~15%钙质结核,粒径0.5~4.0cm,局部有黏性,局部有砂感,见少量钙质胶结,岩芯呈短柱状,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低,无摇震反应层厚1.50~8.00m,平均厚度4.58m,层底埋深57.00~66.70m,平均埋深64.13m18) 粉质黏土棕黄色~棕红色,硬塑~坚硬,含较多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局部混少量砂粒,局部含10%~20%的钙质结核,粒径0.5~5.0cm,局部见较多钙质胶结,胶结呈半胶结状,岩芯呈短柱状,切面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该层未揭穿,最大揭穿厚度18.00m2.2.3气候特征项目所在XX市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多风,雨雪稀少。
XX市的干燥指数K值小于1.5属湿润区①气温:年平均温度14.30℃,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17.9℃,年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月和8月②降雨:年平均降雨量640mm,24小时降雨量多平均值90mm,白年一遇24小时降雨量245mm,每年7、8、9三个月的降雨量是全年降雨量的55%③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180mm,地面以下100mm冻结平均55天④风向:冬季盛行西偏北,夏季盛行南偏东,春、秋季则交替出现;多年最大风速18m/s,年平均风速3.2m/s2.2.4地震烈度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23-2008)规定,拟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XX市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根据已有的丰富的区域地质资料,拟建高架桥场地20m以上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大于250m/s,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依据《建筑抗震设防规范》(GB50011-2010)规范第4.1.6条,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依据表5.1.4-2,特征周期为0.40s2.3交通运输条件2.3.1场外交通本工程地处XX市区,交通发达,多条道路直通项目所在地。
与外界连接有京珠高速、连霍高速、郑少高速,另有107国道、省道与其相连,本项目的厂发材料及地方材料的运输,可通过公路网线直接运至项目施工现场2.3.2场内交通在本标段施工区域内主要道路为永平路及安平路沿主线左、右侧设置场内交通主干道,尽量利用原有路面,其余道路重铺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宽度7m,施工干扰时穿插桥墩通过施工便道采用20cm厚建渣填筑路基,采用YZ22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顶面浇筑15cm厚C30混凝土,设置路拱,便道边侧设置一条50 x50cm矩形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另项目部配置2台8吨洒水车在晴天进行洒水降尘,确保施工便道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具体保通道路规划详见《一期保通路施工方案》3组织机构为了实现项目经理部管理目标,项目经理部已设立管理机构,成立专门职能部门,配备合格人员,将管理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有关的人员,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