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转型:从实践到理论4讲解学习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271163829 上传时间:2022-03-2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转型:从实践到理论4讲解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六讲转型:从实践到理论4讲解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六讲转型:从实践到理论4讲解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六讲转型:从实践到理论4讲解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六讲转型:从实践到理论4讲解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转型:从实践到理论4讲解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转型:从实践到理论4讲解学习(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第六讲转型经济学:从实践到理论转型经济学:从实践到理论 一、本讲引言n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形成源自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中国、东欧以及前苏联30余年来政治经济体制大规模变迁的观察、比较、反思以及综合归纳,转型经济学研究层次的拓展与研究主题的深化决定了转型经济学必然呈现出跨学科综合的趋势。n本讲对转型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制度演进学派研究范式”、“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以及“比较经济学研究范式”作了评述。吴垠刘灿的观点n我们认为: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不能是对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进行简单的内容置换,而应当是使这些既有的理论范式逐渐融合为一体并突出强调转型经济学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的理

2、论内核、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客观公允的转型绩效评价方式,这样才能使转型经济学成为一门既具有相当历史厚度,又紧贴当代各国经济改革发展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前瞻未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体系。两派意见n赞成者 n(1)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关于转型研究的文献迅猛增长,使转型经济学这一研究领域开辟、巩固成为现代经济学中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n(2)国内外既有一批相对固定的主要从事转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又成立了专业的学术机构并出版相应的学术著作和刊物以扩展其影响力1;n(3)一些顶尖经济学家已经根据自己对转型过程的理解创立了相应的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其中,罗兰体系(Rolands System),

3、斯蒂格利茨体系(Stiglitzs System)、科勒德克体系(Kolodkos System)和科尔内体系(Kornais System)可算作其主要代表 赞成者的案例n1 国外以研究转型经济学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机构包括:密执安大学的威廉戴维森研究所,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斯德哥尔摩转型经济学研究所(SITE),鲁汶天主教大学的LICOS,爱丁堡黑里约瓦大学的经济研究和转型中心(CERT),布拉格的经济研究中心及研究生教育经济学研究所(CERGE-EI),莫斯科的俄罗斯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和新经济学院等等。n而国内从事转型经济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包括:南开大学的转型经济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的转型

4、与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等等。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也曾多次出版转型经济专题报告,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EBRD)每年出版转轨报告(Transition Report)来研究俄罗斯、东欧等国家的转型进程。反对转型经济学学科化的学者则认为: n(1)不同政治力量、转轨动因、利益集团的介入,使得转型的初始目的、手段和过程充满冲突和矛盾,各种转型实践模式不是服从于某种共识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正统与例外的矛盾关系,而是并列的关系,因此很难将这些转型模式归纳到一个一以贯之的、有效的理论体系之中 反对转型经济学学科化

5、的学者则认为:n(2)转型的过程不是没完没了的,随着中东欧十个转型国家“重返欧盟”1,俄罗斯踏上“普京路线”以及中国政府宣布在2020年建成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经济转型的过程迟早会成为历史 n1 这十个国家分别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以及保加利亚。反对转型经济学学科化的学者则认为:n转型经济学并不是一个有着长久生命力的学科(冒天启,2004),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不能总是局限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引经据典而不顾及当代各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的巨大变化。引言小结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提示我们:n必须走出狭隘的转型学术观,特别是要避免简单

6、认同既有的“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或“北京共识”的转型经济学理论框架设定。n以重新定位转型经济学的研究主题、理论内核、主要方法以及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出发点。n全面反思我们对于转型目标的认知局限、对转型过程的简单忽略、对转型经济体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全然漠视,真正提炼出转型经济学可成其为一门学科并为各方所认同的一般性来。n使转型经济学成为一门既具有相当历史厚度,又紧贴当代各国经济改革发展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前瞻未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体系。 二、转型经济学二、转型经济学 之之 学学 科科 分分 析析n(一)转型经济学学科(一)转型经济学学科术语的基本界定术语的基本界定n转型经济学这一

7、术语最转型经济学这一术语最初在国内的传播是与转初在国内的传播是与转轨经济学、改革经济学轨经济学、改革经济学和过渡经济学混用的。和过渡经济学混用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学家们开始认真厘清这学家们开始认真厘清这些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些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为转型经济学学科对话为转型经济学学科对话口径的一致性作出了贡口径的一致性作出了贡献。献。 n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n“转轨”(Transition) n“改革”(Reform) n“转型”(Transformation) 名词解释n所谓“转轨”(Transition),n是指以前的传统模式完全被另外一个不同性质的模式所取代的社会经

8、济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其显著特点不仅在于大规模的市场化,而且在于压倒一切的私有化、自由民主和全面的世界经济一体化。 名词解释n“改革”(Reform)只被认为是不改变以前传统模式性质的前提下对其体制的某些不当之处进行的改动。 n“转型”(Transformation)只被看作是一个相对短期的更侧重于经济体制或制度迅速转变的概念 。三个概念进行了排序与引申n按照西方学者的标准范式(即“华盛顿共识”原则)来看,转轨(Transition)是优于转型(Transformation)的,而转型(Transformation)则优于改革(Reform)n同上述的三个术语不同,“过渡过渡”一词则属于中国学

9、者的首创,其代表性著述包括盛洪(1994)所著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张军(1996)所著的中国过渡经济导论以及景维民(2000)所著的过渡经济论 “过渡过渡”与与“转型转型”n“过渡”一词所突出的是一种不稳定的变化着的过程n“转轨”则注重了变化的内容是经济调节机制从计划“轨”向市场“轨”的转变n而“转型”强调的是这个变动过程的性质是属于制度结构和体制形态的转变,是从一种体制模式到另一种体制模式的转换,也可能是一种混合体制内部计划与市场成份的此消彼长,因而“转型”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即可以是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也可能是逆向的转变发生) 概念分析小结n转型这一概念是最能准确表述这一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

10、术语,它也越来越被更多的学者所认同、接受。n作为学科分析而言,界定清楚这些术语,有助于我们的理论分析跳出“转轨”、“改革”、“过渡”等范畴的局限性1,始终着眼于把转型经济学定位于一门具有理论性和实证性的学科范畴,它是用来寻求对改革、转型、发展历程作出科学的理论解释,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纳为策略性或政策性的应用范畴。n因此,建立起具有普遍解释力的一般性转型经济学理论体系才是我们始终应当追求的目标。n“转轨”、“改革”、“过渡”等范畴的局限性n1 这些局限性体现在:n“转轨范式”容易使研究陷入到单纯为体制变革而变革的局限中去,各国转型的根本目的显然并不是为了仅仅获取一个市场体制这样简单,毋庸置疑,转

11、型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增长与民众福利改善;n“改革范式”则容易使研究陷入就政策谈政策的术语体系之中,难以形成令人信服的理论学科体系;n而“过渡范式”则无法涉及体制变革完成之后的更深层次的转型问题(如社会转型、文明转型等),因而是不全面的。(二)转型经济学研究层次的扩(二)转型经济学研究层次的扩展与转型经济学研究主题的深化展与转型经济学研究主题的深化n狭义的转型含义 n从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 n转型经济学研究基本层次的扩展 n厉以宁(1996)n加藤宏之 (2003)n靳涛(2005)n陈志武教授(2006) 厉以宁认为:n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n转型转型是指中

12、国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发展是指中国正在从不发达状态迈向现代化。n正是由于转型与发展这两项任务结合在一起,中国所遇到的问题,尤其错综复杂,这里既有转型中的问题,又有发展中的问题 加藤宏之认为:n“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同时并存着另一个从市场未发达市场未发达阶段向发达的市场阶段发达的市场阶段转变的任务。n这使得中国经济转轨面对的任务并不单纯,体制转型并非是纯而又纯的体制形态转变,双重转型双重转型是其典型特征 靳涛(2005)指出:n转型的概念应当划分为三个层次:n 第一个层次是体制转型或者说经济转型,指从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即即狭义的转型;狭义的

13、转型;n 第二个层次是国家或社会的转型,是指在经济转型的基础上再指在经济转型的基础上再加上政治体制转型;加上政治体制转型;n 第三个层次是文明的转型,这是历史长程意义上的转型,它是指国家转型再加上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可以称为广义的广义的转型。转型。n这三个层次的转型是相互制约的,且存在非对称性。按照上述三个层次逐步扩展转型经济的研究层次,必然会使转型经济研究发展成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陈志武教授(2006)认为:n中国在1978年以后,实际上在进行三项大的转型:n(1)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2)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3)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的转型; 吴垠、刘灿(20

14、09)的观点n上述学者对转型概念的层次性划分在更深层次上蕴含着转型经济学学科研究主题深化的问题。n那种仅以体制变革作为研究主题的做法实质上将使转型经济研究局限在一个很狭小的范畴内,是不利于其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的。n即转型概念的层次化扩展必然伴随着转型经济学的研究主题由体制转轨这样的特殊化问题向转型国家如何顺利实现赶超发达国家并促进经济长期科学发展这样的一般化问题的深化过程,换言之,即转型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不仅要关注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性,还要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即民富国强以及如何实现这种民富国强的问题,这样的转型经济学研究主题的深化探索必将从普适意义上反映各国人民为摆脱饥饿、贫

15、穷、短缺而寻求生活富足、经济发展、民主进步的一种主动或被动的行为选择,因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延续、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三)转型经济学研究的既有理(三)转型经济学研究的既有理论范式:主题深化意义上的评述论范式:主题深化意义上的评述n转型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深化决定了转型经济学研究必然会呈现出跨学科综合的趋势,形成了以下的一些学派:n转型经济学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n制度演进学派分析范式n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n比较经济学研究范式1、转型的、转型的“新自由主义研究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范式”n转型经济学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是在延续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理论范式,它主要综合了新古典经

16、济学的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的研究成果。n其代表人物包括约翰威廉姆森、萨克斯、胡永泰、杨小凯、阿斯朗德、墨菲、弗里德曼、拉巴津斯基、鲍依科等人。 “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 特征:n该范式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主张转型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原来的中央计划体制,并实行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以及私有化。n其代表人物,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约翰威廉姆森将这一理论范式归纳为“华盛顿共识”( Washington Consensus),著名的休克疗法即是以这个共识为指导而制定的。n华盛顿共识n1威廉姆森(1989)把华盛顿共识归结为10个方面:平衡预算,严格控制预算赤字;优化公共开支;优化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提倡资本市场自由化;建立可变动的有竞争力的汇率体系;走贸易自由化之路;吸引外国投资;推进国有部门的私有化;政府放松管制;明晰产权并保护私有产权。学术界的评价: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n很多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在俄罗斯、东欧国家面临的转型衰退、亚洲金融危机和拉美经济危机等重大灾难中,新自由主义范式的影响都“功不可没”;n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