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3篇(1)范文精选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270932963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教案3篇(1)范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石潭记教案3篇(1)范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石潭记教案3篇(1)范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石潭记教案3篇(1)范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石潭记教案3篇(1)范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教案3篇(1)范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教案3篇(1)范文精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精选小石潭记教案3 篇教学目标1. 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2. 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教学重难点1. 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2.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 ,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明确学习目标1.( 显示。 ) 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 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3. 体会作者的感情。三、整体感知课文1. 声屏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

2、,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2. 检查预习,落实字词。3. 齐读课文。四、引导讨论,完成目标1.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请用译文回答。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2.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 靠近岸边, 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2 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 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4.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

3、围绕着,寂静寥落, 没有人家, 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5.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五、布置作业1. 熟读并背诵全文。2. 翻译第二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1. 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2. 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二、学习讨论,完成目标、1.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 引导讨论下列问题:(1) 第

4、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 “闻” “伐” 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2) 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 “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3 (彩屏显示。 ) 发现小潭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 移步换景的写法3. 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4. 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5.

5、讨论下列问题:(1) 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 潭水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 (3) 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侧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动静结合特写镜头6. 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7.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8. 讨论以下问题:(1)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

6、的 ; 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岸势犬牙差互参差不齐9.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10. 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4 11. 讨论以下问题: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12.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 ( 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 ) 寓情于景13. 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三、总结全文课文是一

7、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一、 说教材1、 教材地位和作用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写景记游,借景抒情散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入微的观察,运用多种技巧,生动地描绘出小石潭的优美景观。从这个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来看,教材的编写意图意在继续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学会多种描写技巧, 领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2、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1) 知识目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背诵课文。(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

8、力,学会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3) 美育目标:体会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4) 情感目标: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景物特征仔细观察,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这一重点是根据本文的特点所定。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确定依据:学生年龄尚小,对生活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难体会作者由“乐”而“忧”的感情变化。二、说教法5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确定的教学方法如下:1、诵读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是对这种文质优美散文。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9、鉴赏的主体。2、讨论点拨法。在讨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纠正认识的偏颇。3、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的意境美,进而激发学生想象。4、迁移练习法,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的写作中。三、说学法古人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课前布置学生充分预习,培养学生主动自学的好习惯,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默读去进一步自学课文 ;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识记感知课文的内容,以达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人”的教学效果。四、说教学程序(一)导入(二)展示课题和学习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方向。(三)作者及文体简介。这既增长学生的文学常识,更为后面把握

10、作者的情感变化打下基础。(四)整体感知a)朗读课文:多媒体播放优美的山水画面,同时显示字幕,声频播放配乐课文朗读。目的是使学生能读准字音,在优美的画面中感受课文的美,感悟作者的情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b)提示一些字的读音。 (多媒体显示 )( 目的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c) 自读课文,落实词义,读通全文,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新词词义,能通译课文。(多媒体展示资料,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d)学生依据多媒体展示的问题有感情的朗读文中的句子。写发现小潭经过的句子。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6 描写水和鱼的句子描写潭上景物的句子。e)每段用四字短语概括游览内容,理清游览顺序。(发现小潭潭中

11、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氛围) 通过有目的的读,一方面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胳,学习游记的写法,另方面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尽量做到当堂背诵。(四)研读、探究。(多媒体展示以下四个问题) 作者在叙述发现小石潭经过时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设计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移步换景,全景描写特写的方法。潭中的水和鱼各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者描写小潭源流各抓住了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潭中的气氛如何 ?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设计这几个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各种描写技巧描写景的方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善板书设计,这一板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 景物特点

12、,写作方,抒发的情感一目了然。) b、探究思考:在行文中,作者前后一乐一忧,该如何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目的是为让学生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准确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及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教师不断在旁边提示、点拨,然后让各组代表发言、尽量使师生在课堂上互动起来。(五)总结、扩展总结:本文生动描绘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并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之情主要写作方法有:移步换景、全景描写与特写相结全,动景与静景描写相结合,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设计意图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的理解。扩展:优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观察细致。如鱼在水中“然不动,尔远7 逝,往来忽”的情态 ; 溪水时隐时现明灭可见的景象。若不是亲临其境、进行细致观察是难以描写出来的。扩展的设计是强化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以致用。(六)朗读背诵:依据多媒体展示的一幅幅画面朗读背诵课文。这样做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又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七)巩固迁移:观察某一地方的景色,运用移步换景,定点特写的方法,写一段话。这样做的目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六)、(七)课堂没时间可课后完成。(八)布置1、 一词多义 (略) 2、 翻译句子 (略) 作业的设计为积累学生的文言词,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