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市政给排水工程22教学案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270887702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市政给排水工程22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十一章市政给排水工程22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十一章市政给排水工程22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十一章市政给排水工程22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十一章市政给排水工程22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市政给排水工程22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市政给排水工程22教学案例(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市政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市政给排水工程水源水源一泵站一泵站净水厂净水厂二泵站二泵站市政给水管网市政给水管网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给水排水市政排水管网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泵站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水源水源第一节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内容3、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满足水量、水压两方面的要求2、建筑内部的热水供应系统1、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满足水量、水压、水温三方面的要求生活排水生产排水屋面雨排水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一、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分类一、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分类 1.生活给水系统

2、供给人们饮用、盥洗、沐浴、烹饪用水。 1)生活饮用水系统 2)杂用水系统 目前国内通常将饮用水与杂用水系统合为 一,统称生活给水系统。 特点:(1)用水量不均匀 (2)水质应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例: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生产消防给水系统 生活生产给水系统 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5给水系统选择 相关因素:各类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水温的要求;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筑使用功能对给水系统的要求。 二、建筑内给水系统组成建筑内给水系统组成 (见附图1)1.引入管:室外给水管网与室内给水管网之间的联络管。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的总称。3.管道 干管、立

3、管、支管。 给水管材: 钢管(镀锌钢管、非镀锌钢管)、不锈钢管、 铸铁管、铜管。 塑料管 (硬聚氯乙烯管)(聚丙乙烯管) (氯化聚氯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 铝塑复合管 钢塑复合管4.附件:配水附件各式龙头 调节附件截止阀、闸板阀、蝶阀、止回阀 5.升压和贮水设备 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或流量经常或间断不足,不能满足室内或建筑小区内给水要求时,应设加压和流量调节装置,如贮水箱、水泵装置、气压给水装置附图1 建筑内给水系统 12 给水方式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 供水方式: (见附图2) 适用范围:室外管网压力、水量在一天的时间内均能满足室内用水需要,H0H。 特点: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充分利

4、用室 外管网压力;建筑内部无贮水设备,供水的 安全程度受室外供水管网制约。 附图2 直接给水方式 2.单设水箱供水方式 供水方式:(见附图3) 适用: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一天内大部 分时间能满足需要,仅在用水高峰时,由于 水量的增加,而使市政管网压力降低,不能 保证建筑上层的用水时。 特点:节能 无需设管理人员 减轻市政 管网高峰负荷(众多屋顶水箱,总容量很大, 起到调节作用) 水箱水质易污染。 附图3 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3水泵水箱联合供水 供水方式: (见附图4) 适用:室外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足,且室内 用水又不很均匀建筑。 特点: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使水箱容积减小, 又由于水箱的调

5、节作用,使水泵工作状态稳 定,可以使其在高效率下工作,同时水箱的 调节,可以延时供水,供水压力稳定,可以 在水箱上设置液体继电器,使水泵启闭自动 化。 附图4 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 4水泵给水方式 变频调速泵供水 (见附图5) 原理: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的供电频率来改变电 机的转速,从而使水泵的转速发生变化。调 节水泵的转速,可以改变水泵的流量、扬程 和功率,使出水量适应用水量的变化,并使 水泵变流量供水时保持高效运行。 变频调速供水的最大优点是:高效节能设备占地面积小,不设高位水箱,减少了结构负荷,节省水箱占地面积,避免了水质的二次污染。附图5 水泵给水方式5分区供水方式 供水方式: (见附图6

6、) 适用条件:多层建筑中,室外给水管网能提供 一定的水压,满足建筑下几层用水要求,且下几层用水量较大。 6气压给水方式 供水方式: (见附图7) 适用条件: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低于或经常 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水压,室内用水不均匀,不宜设高位水箱的建筑。 附图6 分区供水方式 附图7 气压给水方式 1-3 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一、给水管道的布置 1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外网压力;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前提 下,以最短的距离输水;力求水利条件最佳。 2)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美观;管道宜沿墙、梁、柱布置,但不能有碍生活、工作、通行,一般可设在管井、吊顶内或墙角。 3)确保

7、管道不受到损坏。 4)便于安装维修。 2布置形式 枝状: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管网,单向供 水。 环状:不允许断水的建筑或生产设备。 下行上给式:水平干管敷设在地下室天花板 下,专门的地沟内或在底层直接埋地敷设,自 下向上供水。 上行下给式:水平干管设于顶层天花板下,吊 顶中,自上向下供水。 3布置要求: 1)引入管: 用水点分布不均匀宜从建筑物用水量最大处和不允许断水处引入。 用水点分布均匀从建筑中间引入。 2)水表节点: 北方承重墙内;南方水表井 3)室内给水管道: 力求长度最短,尽可能呈直线走,平行于墙梁 柱,照顾美观,考虑施工检修方便。 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 不得敷设

8、在排水间、烟道和风道内,不允许 穿过大小便槽、橱窗、壁柜、木装修。 避开沉降缝,如果必须穿越时,应采取相应 的技术措施,(见附图9)。 车间内给水管道架空时,不得妨碍生产操作及交通, 不在设备上通过,不允许在遇水会引起爆炸、燃烧或 损坏的原料、产品、设备上面布管道。埋地时应避开 设备基础,避免压坏或震坏。 附图9 管道穿越沉降缝 二管道敷设 1敷设形式 1)明装特点:造价低,便于安装维修;不美观,凝结水, 积灰,妨碍环境卫生。 适用:对卫生、美观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2)暗装 直埋式嵌墙敷设、埋地或在地坪 面层内敷设。 非直埋式管道井、管窿、吊顶内, 地坪架空层内敷设。特点:卫生条件好,美观,造

9、价高,施工维护不便。适用:建筑标准较高的建筑。 2敷设要求 1)引入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预留洞、预埋套 管(防水套管),留洞尺寸(见附图10)。 室外部分:冰冻线以下0.2m,覆土0.7m以上。 室内覆土:金属管0.3m; 塑料管DN50mm,0.5m; DN50mm,0.7m 2)给水横管穿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楼板应预留洞。 3)管道在空中敷设时,必须采取固定措施。 4)室内给水管道与其它管道一同架设时,当应 考虑安全、施工、维护等要求。在管道平行 或交叉设置时,对管道的相互位置、距离、 固定等应按管道综合有关要求统一处理。 5)管道与墙、梁、柱的间距应满足施工、维护、检修的要求。 6)暗装

10、管道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结构层内。 三、管道的防护 1.防腐: 钢管外防腐刷油法;防腐层。 铸铁管埋地外表一律刷沥青防腐 明装刷樟丹及银粉 内防腐输送具有腐蚀性液体时,除用耐腐 蚀管道外,也可将钢管或铸铁管内壁 涂衬防腐材料。2.防冻 : 寒冷地区屋顶水箱,冬季不采暖的室内管道,设于门厅、过道处的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3.防结露: 防结露措施防潮绝缘层。4.防振:支、吊架内衬垫减震材料。 14 水质防护水质防护 1.各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直饮水、生活杂用水)应各自独立、自成系统,不得串接。2.生活用水不得因管道产生回流污染。 3.建筑内二次供水设施的生活饮用水箱应独立设 置,其贮量不得超过48h的

11、用水量,并不允许其他用水的溢流水进入。4.埋地式生活贮水池与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净距不应小于10m。5.建筑物内的生活贮水池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的壁板、底板及顶盖。 6. 生活水池(箱)与其他用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池壁,不得合用同一分隔墙;两池壁之间的缝隙渗水,应自流排出。7.建筑内得生活水池(箱)应设在专用的房间内,其上方得房间不应设有厕所、卫生间、厨房、污水处理间等。 8. 生活水池(箱)得构造和配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池(箱)的材质、衬砌材料、内壁涂料应采用不污染水质的材料: 2)水池(箱)必须有盖并密封;人孔应有密封盖并加锁;水池

12、透气管不得进入其他房间。3)进出水管布置应在水池的不同侧,以避免水流短路, 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 4)通气管、溢流管应装防虫网罩,严禁通气管与排水 系统通气管和风道相连。 5)溢水管、泄水管不得与排水系统直接相连。0.2m的 空气隔断。 附图10 引入管进入建筑物 附图8 引入管平面布置图 2-1 2-1 建筑内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建筑内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一、分类1按污废水性质:生活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工业排水 ;屋面雨排水 2排水体制: 合流制生活污水和废水用一套管系排出。分流制生活污水和废水分别设置管系排出。二、建筑内排水系统组成 1.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 2.排水管道 v组

13、成:卫生器具排水管、横支管、立管、总干管、出户管 。v管材: 排水塑料管UPVC;胶粘剂粘接。 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适用:T40或瞬间排水温度80的排水管道,高度100m建筑。 3. 通气管道作用: 1)向排水管内补给空气,水流畅通,减小 气压变化幅度,防止水封破坏。 2)排出臭气和有害气体。 3)使管内有新鲜空气流动,减少废气对管 道的锈蚀。形式: 1)伸顶通气 高出屋面0.3m,且大于积雪厚。 管径:北方 比立管大一号 南方 比立管小一号 2)专用通气管(管径比最底层立管管径小一级) 当立管设计流量大于临界流量时设置,且每隔二层与立管相同 。 3)结合通气管(不小于所连接的较小一根立管管径

14、) 10层以上的建筑每隔68层设结合通气管,连接排水立管及通气管。 4)环形通气管 横支管连接6个以上的便器,横支管连接4个以上的卫生器具且管道长度大于12m时设置。 5)安全通气管 横支管连接卫生器具较多且管线较长时设置。 6)卫生器具通气管 卫生标准及控制噪音要求高的排水系统。 4.清通设备 检查口:立管上,距地面1.0m,间距10m(塑料排水立管宜每隔6层),机械清通15m。 底层、最高层应设置。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3的地区,在最高层离室内棚顶0.5m处设置。清扫口:横管,隔一定间距清通用。 1)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铸铁排水横管上宜设置。 2)塑料排水管,

15、连接4个及4个以上大便器的 污水横管上宜设置。 3)水流转角大于45度的排水横管上,应设置。 4)生活污废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清扫口的最 大距离:5. 抽升设备6.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管径mm 生活废水 生活污水 5075 10 8 100150 15 10 200 25 20 三、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1.单立管排水系统多层建筑。 2.双立管排水系统多层和高层建筑。 3.三立管排水系统多层高层建筑。 22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一、排水管道的布置 1排水立管应设在靠近最脏、杂质最多的排水点处,污水管道的布置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转角及曲折,尽量作直线连接。2生活污水立管不得穿越

16、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3明装的排水管道应尽量沿墙、梁、柱作平行设置,以保持美观。4管道的安装位置应有足够的空间以利于拆换管件和进行清通和维护。 5排水出户管一般按坡度要求埋设于地下,并宜以最短地距离通至室外 。6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的主副食操作烹调的上方。7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伸缩缝、烟道和风道。 8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9当排出管与给水引入管布置在同一处进出建筑物时,排出管与给水引入管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 二、排水管道的敷设与安装 管道的敷设安装要求: 1在标准较高的建筑内所有的排水管道均暗装。 2管道的连接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支管连接时,可采用90斜三通。排水管道的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的连接, 宜采用45三通、45四通、90斜三通、90斜四通。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 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排水管应避免轴线偏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宜采用 乙字弯管或两个45弯头连接。 排水管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