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案例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65330013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数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低年级数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数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数学,案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低年级数学,案例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 快大茂镇中心小学:张玉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务必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识阅历根基之上”。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识启程,让学生在概括情景中理解数学学识的含义。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留神时间短,耐久性差,留神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我设计以嬉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高兴的空气下建构学识。 案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教

2、师出示小动物的头饰),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小动物的头饰?但是这些小动物们有一个小小的要(转载自:.xiaocaOfaNW 小草 范 文 网:小学低年级数学,案例)求,它们说只要你能专心地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大胆地提出问题或者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它们就跟你们做好挚友。这一节课咱们就看看哪些同学能成为它们的好挚友。 2、对口令:大(小)前(后)大(小)、长(短)、高(矮)、胖(瘦)、前(后)、左(右)。 3、板书课题:左右 4、你常用你的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 左右手能扶助我们做大量的事儿,它们俩个呀是一对好挚友,合作起来气力可大了。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挚友吗? 二、感知自身的“左右”。 嬉戏

3、一:听口令,做动作。 (1)每一桌右面的同学起立,坐着的同学来都监视、检查、判断他们做的动作是不是切实的,假设错了请你连忙帮他改正过来。举起右手来,用右手摸右耳。举起左手来,用左手摸左腿。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2)请每一桌左面的同学起立,向右转,向左转。 嬉戏二:找邻居。 (1)介绍你座位的前面是哪个同学?后面是哪个同学?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是哪个同学? (2)摆一摆,说一说。(在桌子上摆尺子,书、橡皮、文具盒,并向同学介绍) 嬉戏三: 我做遥控器,孩子们当机器人,师生同台表演“机器人嬉戏”(感知左右) 嬉戏四:(1)“握握手跟你做好挚友”(感知左右的相对性) (2)走楼梯。 反思以上的

4、教例,我觉得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嬉戏进入,找自己身 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四处有数学。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初步确定左、右观念。接着又从学生熟谙的事物入手,创造性地设计了“找邻居”“握握手跟你做好挚友”“走楼梯”等嬉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左右的相对性、记住左右,用所学学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并训练学生左、右的方向感,及其学生的回响才能。表达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精神。既稳定了学识,又指导了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文明规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

5、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导教科书课本第68页“查看物体”例1。 教学目标: 1、查看物体,体会到从不同角度查看到物体的外形可能是不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查看才能。 2、鉴别从正面、侧面、上面查看到简朴物体的外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查看、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述才能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从不同角度查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 能正确鉴别从上面、侧面、后面查看到的物体的外形。 教学打定:课件、打定一些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嬉戏,由老师发出方位口令,同学们用手指出以自己为中心

6、的方位,做好打定,开头! 师:指正面、指左侧面、指上面、指后面、指下面、指右侧面。(边指边说每个面看到的是什么。) 师:方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正面、侧面、上面和下面。同学们找得真好,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试着从这些不同的方向查看同一个物体,看一看有什么不同。透露课题:查看物体。 二、实际操作,探究新知。 师: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一个自己最热爱的玩具,现在,请同学们放在桌子上,学生拿出玩具。 师:学习小组的4个同学,先选出1个玩具,从自己的角度查看这个玩具,然后分别说出自己看到的是玩具的哪一个面。 师:同学们,通过方才的查看,你们察觉了什么? 生:小组同学相互说说自己看到的

7、外形是什么样的? 师:要让学生们觉察到从不同角度查看到物体的外形是不同的,并引导用对比模范的数学语言表述看到的外形。 师:好,现在老师请每一位同学再查看自己桌上的小玩具,每一位同学分别试着从正面和侧面的角度查看这个玩具,再和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分别看到了什么? 让4个学生到讲台前边演示边说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外形的物体。 师:同学们查看得真留心,现在请大家看屏幕上的图,看看图上的同学是怎样查看的。(用课件出示:例1主图) 谁来说一说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复说出:小明查看的是熊猫的正面,小亮查看的是熊猫的右侧面,小红查看的是熊猫的左侧面,小芳查看的是熊猫的后面。 师:同桌之间查看、议论一下

8、,主题图下面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师:谁来说一说。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把掌声送给他,还有谁知道?(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说说。) 三、稳定进展 1、做一做: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开头议论,议论后让学生们说一说。 师:说得真棒。请同学们在图的旁边将四个小挚友分别与他们所看到的四个面连线。学生做,教师巡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的过程。 2、猜一猜: 用课件课件出示我的书包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从上面拍摄的。 3、说一说:让学生组成4人小组,选定教室里的一个物体举行查看,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查看并说出查看到的物体外形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 这节课上谁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还

9、有什么问题? 五、拓展延迟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收获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看家里的一个物体,并和他们说一说从不同方向可以查看到物体的不同外形。 教学后记 查看物体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体验查看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方向查看物体,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鉴别从正面、侧面、上面、查看到简朴物体外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查看才能,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 学语言表达才能。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首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引入新课时设计了一个小嬉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在嬉戏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几个面:正面

10、、侧面、上面。 2、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本节课在这一点上表达得对比突出。譬如:查看玩具的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3、给学生供给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提防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查看的方法。譬如:猜一猜(我的书包):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从上面拍摄的,让每个学生结合书包的实景查看图片,体验从不同的方向查看同一物体时,外形是不同的。 不过,本节课也有一些让我斟酌的地方: 1、学生对于面的概念不是特别领会,在最初查看时,有的孩子说出的面并不正确,有的孩子说的面外形不对。 2、在学生活动中,我察觉有的学生参与意识不强,

11、通过了解才知道是由于个别孩子性格内向,怕说错了被同学笑话,看来,在教学前要多与孩子们交流,激励学生想说、多说、爱说、会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才能。 篇三:教学案例一年级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案例1120各数的熟悉案例 案例背景: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授1120各数的熟悉的过程中,一向在迷惑,学生需要“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吗?学生理解十进制的概念了吗?课堂上,学生围绕问题“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很快看出根数”时,摆小棒的方法较多,但把“10根扎成一捆”的同学极少。因此,学生通过对比没有达成共识,只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采纳”了十进制。当然,

12、通过用心设计的习题训练,学生也学会了解题答题。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训练“记住”了学识,“记住”了数的组成,但不理解位值制原理,也没有建立数的概念。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及老教师指导,我又一次重新设计并执教了1120各数的熟悉的研讨课,感受颇深。 案例描述: 一、课前谈话 促使一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量教师制订了一系列的赏赐措施,如:表现好的奖红花,10朵红花换一个金苹果。我根据班级的实际,轻松地与学生聊了起来。 师:“今天发言积极,声音嘹亮的小挚友,梦想老师奖什么?” 生:“红花和金苹果,你更热爱什么?为什么?”学生兴奋地说:“我热爱金苹果,由于一个 金苹果相当于10朵红花。” 从现实材料

13、入手,几句谈话既组织了教学,又渗透了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为下面学习新知作好充分的学识打定。 二、创设情境 “小挚友,你们成为小学生后,爸爸妈妈分外关切你们的学习,为你们打定了大量学习用品。”教师边说边拿出一个放了大量铅笔的笔筒,“这里有几枝铅笔?”“10枝”、“14枝”、“19枝”等,他们猜得兴趣盎然,神采飞扬。然后运用数数来验证,结果是12枝。再次猜另一个笔筒的铅笔枝数,又一次数铅笔枝数,结果是20枝。 从推测到验证,让学生感到数数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样既了解学生的起点,初步感知数的相对大小,又体验到1枝1枝地数,数得速度慢、麻烦,引发学主动探究的欲望。 三、自主探究

14、1摆小棒,感知“十”。 把12根小棒作为研究材料,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这些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地看出是12根”举行积极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的方法: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5根5根地摆;一边10根,另一边2根等8种摆法,但一边摆10根,另一边摆2根的同学很少,个别学生操作时无从入手,他们不理解“这些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看出是12根。”“你认为哪一种摆法很快看出是12根?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观法很不一致,根本无法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教师不作任何解释,只是安置了一个嬉戏“比一比,谁的目力最好”。师生一起观看课件,第一幅画面,1根1根地摆,画面展现约2秒钟后连

15、忙消散,问:方才画面上展现的是几根小棒?学生无奈地摇摇头。其次幅画面2根2根地摆,方法同上,学生又是无奈地摇摇头。第三幅画面把10根扎成一捆,当课件一展现时,学生分外兴奋,异口同声地叫起来:21根。其实三幅画面上展现的都是21根,现在你热爱哪一种摆法?“我热爱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我也热爱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学生的观法根本统一。 在对比中,学生领悟到10根扎成一捆可以使数数显得便当,并初步渗透十进制。 用自己热爱的方法重新摆12根小棒时,学生却遇到新问题:不会用橡皮圈扎小棒(每次执教前,学生会纯熟地用橡皮圈扎小棒成为课前打定的主要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扎好小棒后,边看边说,一捆是(10)根,就是10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