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金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0906306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金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金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金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金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金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合同一般被称为契约。目前存世的传统契约文书,是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传统契约中展现的契约观念,至今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契约观念。史料表明,我国传统契约实践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制度沉淀。目前能够解读出来的最早传世契约资料铭刻于青铜礼器上,记录了西周贵族之间就土地、奴隶等财产进行交换的行为。周礼还记录了先秦时期使用竹木制作契约券书的方法,这些古老的契约应用于当时买卖、借贷等交易行为。汉晋时期,人们依然以竹木制作

2、交易券书,内容简单直接,满足了当时人们订立合同的需要。东晋以后,纸张开始应用于契约书写。吐鲁番和敦煌发现的纸质契约跨越了我国北朝、唐和五代时期,记录了近600年间买卖、借贷、租佃等丰富的契约行为。历史还记载,北宋时为了减少契约纠纷,曾出现过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尽管我国传统社会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合同法,但契约制度并不缺乏。仅从文献记载看,传统契约制度包括国家法律和社会习惯两方面。法律方面,唐代及其后各代法典对不同类别契约所需要满足的交易条件都有明确规定。社会习惯方面,历代官箴、乡规民约以及家法族规对传统契约制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记载;此外,传统契约制度还直接体现在流传下来的契约文本中。比如,

3、由于传统契约有一套格式和内容要求,契约往往由职业或半职业的代书人书写。代书人为了方便,会根据当时的制度规定,结合缔约习惯制定各种契式,并装订成册。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明清时的士人开始收集整理契式文本,雕印成书并广为传播。再如,在缔约时,交易者会要求一并移交上手老契,并将上手老契与新订契约、纳税凭证等相关文书粘附在一起。久而久之,一份契约可能长达数米甚至十几米。契约越长,记录的交易越多,保留的制度信息越丰富。这些契约文本成为我们今天了解传统契约制度的活化石。丰富的契约实践与深厚的书写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契约观念。一是推崇信守契约的精神。“恐人无信,故立此契”的诚实守信精神贯穿于传统社会契约的订立过

4、程。“一诺千金”“言必信”是传统社会崇尚的道德品质。二是注重书面形式契约。为了使契约能够被信守,传统社会中人们对“白纸黑字”“立字为据”十分倚重。三是注重通过调解手段解决契约争议。我国传统契约涉及的对象一般为“户婚田土”,官府视之为民间细故。如果发生争议,由于诉讼成本高以及传统社会“息讼”意识深厚,当事人多选择由乡邻或家族进行调解处理。(摘编自王旭从传统契约中读出智慧)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契约实践至今仍根深蒂固地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契约观念。B. 记录西周贵族之间就土地、奴隶等财产进行交换行为的最早契约资料,载于周礼。C. 北宋时期因为

5、已经出现了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所以民间契约纠纷大为减少。D. 诉讼成本高、“息讼”意识深厚,且契约多涉民间细故,民间多以调节手段解决争议。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二段以丰富的史料为事实论据,证明了我国传统契约实践历史之悠久。B.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阐明了传统契约制度在国家法律和社会习惯方面的不同。C. 文章从契约实践与书写传统两个方面,追溯了我国传统契约制度的发展历史。D. 除第一段外,文章其余四段均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思路清晰,条理分明。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存世的契约文书,是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被誉为“活化石”,相当于

6、现在的合同。B. 自东晋以后,纸张开始应用于契约书写,这使契约文本保留的契约制度信息更加丰富。C.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契式文本被雕印成书并广为传播,职业契约代书人亦随之消失。D. 传统社会崇尚的道德品质如“一诺千金”“言必信”,皆为国人推崇信守契约精神的表现。参考答案:1. D 2. B 3. C【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选项曲解文意,“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契约观念。”错误,从文中第

7、一段看,“传统契约中展现的契约观念,至今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契约观念。”是“直接或间接”,并不是“直接影响”。B选项张冠李戴,“载于周礼。”错误,文中第二段,“青铜礼器上记录了西周贵族之间就土地、奴隶等财产进行交换行为”, 这些资料是“青铜礼器上”记录,并不是记载在周礼上。C项因果颠倒,将文中表目的关系的句子转述为表因果关系的句子,文中第二段“北宋时为减少契约纠纷,曾出现过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

8、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选项“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错误,文中第三段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选项无中生有,“职业契约代书人亦随之消失。”错误,从文中第四段看,代书人“定制各种契式”,“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明清人士开始收集整理契式文本,雕印成书并广为传播”,文中并未提到“职业代书人”因契式文本的印刷和传播而消失。故选C

9、。【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

10、实世界杨国荣 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

11、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

12、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这类观念。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的学生又问有关死的事,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我们应当关心的,不是那种超越的对象,不是远离现实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总之,从“道不远人”的观念出发,儒家处处把目光引向现实的世界。 道不远人,同时也规定了道和人的实践活动无法相分。在实践过程中,道的品格具体地表现为“中”。儒家一再谈到“中道”或“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张“中道而立”

13、,荀子也肯定:“道之所善,中则可从。”道作为实践的原理,其意义首先便体现在“中”之上。这种“中”并不仅仅是量的概念。从量的概念去理解,“中”往往表现为与两端等距离的那一点,然而,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道同时体现于变化过程,表现为发展的原理。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中”则关乎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以上意义上的“中”,其实质的内涵集中体现于“度

14、”的观念。这种“度”的意识,同时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的智慧。以“度”为内涵的实践智慧,体现于不同的方面。中庸曾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本体论上看,这一命题意味着对象世界中的诸种事物都各有存在根据,彼此共存于天下。从人的实践活动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则涉及不同的个体、团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处、交往问题,它以承认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为前提。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是一种历史演化过程中无法否认的事实,如何使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个体、存在形态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便成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指向的实质问题,在这里,所谓“并育而不相害”,便要求以“度”

15、的中道原则,恰当地处理、协调社会共同体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这种协调方式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它需要根据实践生活的具体形态来加以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就体现了一种“度”的智慧。 (节选自中国文化中的“道”,原载2011年6月12日文汇报)4下列有关“道”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用即道”,道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B道是抽象的,道的意义只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方可呈现出来。C儒、道两家学说中“道”都涉及到人,说明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是一致的。D道的品格具体表现为“中”,它体现了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5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内容

16、相符的一项是( )A在儒家那里,道是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B儒家的“中道”,实质内涵则集中体现在“度”的观念上,可以看作一种实践智慧。C孔子只关心自身的现实存在,而反对关心任何超现实的对象。D从哲学的视域来看,“道”具有“不远人”的品质,即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自身的生活过程联系起来。6下列表述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儒家的“中庸之道”,能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B深山中的花开花落,本身不存在美或不美的问题,因为其审美意义是要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才得到呈现的,这就是“美不远人”。C儒家反复强调道并非超然于人,它能具体展开于人的日常生活过程中。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体现了“度”的智慧,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