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马场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60904127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市马场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州省贵阳市马场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市马场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马场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贵阳市马场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韩国民族文化周国平 韩国民族文化缤纷优美,摇曳多姿。它与中国古代唐朝及之前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渊源甚深,在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根系上与中国的儒道佛文化一脉相承。这种传承与积淀是不可否认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一种被命名为“唐乐”中国化的韩国音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丰富多彩而又流露出个性化的气质。 民间社会的世俗生活不仅在礼仪、节日的安排上体现一致性,而且民间化的儒家文化传统在两国都是如影随形。从韩国最常见的传统图案龙、凤和太极图便可见一斑。龙、凤同是中韩两国历史文化中频繁出现的彩

2、绘符号,也同是令人景仰的高贵的文化图腾。从中国古代易经学说八卦图源生而出的太极图,是韩国国旗的基本图案。它是朝鲜王朝后期制定的国旗,太极图均分为二,十分对称。上面红色部分代表阳,下面蓝色部分代表阴,阴阳是古代宇宙的象征,是相互对立而又臻于完美、和谐与平衡,也是两种伟大宇宙力量的象征: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等。 同为东亚地理版图一员的韩国,处在儒家文化圈中。辐射而生的韩国儒家伦理是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继承与发展。这种儒家工商资本主义对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亲情关系、地缘关系等儒家伦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家庭生活、企业管理,大到选举活动、政府体制。 而在中国唐朝之后的韩国历

3、史发展中,其民族文化也吸收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精华,中西文化熔为一炉、交相辉映。这样,韩国民族文化既有东方文化人本思想的熏陶,又有西方文化神本思想的融合;既与华夏炎黄民族文化有着系出同缘的类似,而又有着高丽民族自成一家的韩风韩韵。 一衣带水,期月相随梦魂归。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丽大藏经,到世代相传的“玄鹤琴”;从高丽王朝期间取代了“乡歌”的“长歌”,到简单、凝重、优美的响亮瓷器;从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的韩国书法,到新罗时代用音乐伴奏的由舞蹈动作演绎成的叫“处容”的戏剧。从上短下长的传统韩服,到韩国建筑彩绘的“丹青”;从味道香辣的韩国泡菜,到独具特色的高丽参;从正月十五吃核桃,到立

4、春吃春天的野菜;从夸张怪诞的韩国面具和纵情歌舞的面具舞剧,到韩国知名的佛教寺庙浮石寺、海印寺、华严寺;从精美悠久的风景名胜石窟庵,到绿意盎然的雪岳山;从音调柔和、富有韵味的韩语,到结构组合科学而且简单易学的韩文。浸透着韩国民族文化的丝丝点点,无不令人心动。 一花一国度,一景一世界。无穷花是韩国的国花,“无穷花三千里华丽江山,大韩人民走大韩的路,保全我们的江山”,韩国国歌爱国歌中的歌词正是一个民族弘毅进取的精神写照。 而无穷花坚韧的性情也告诉我们:韩国与朝鲜隔着三八线的分离,也是如同我们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苦痛与等待。(1)下列关于韩国民族文化渊源及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国民族文化源出东

5、方文化根系,并深受东方文化人本思想的熏陶。B融合东西文化精华的韩国民族文化又自有其独特的风采和韵味。C韩国民族文化中有着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影子。D唐代文明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很大,之后华夏文化与韩国文化逐渐脱钩。(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韩国民族文化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长歌”“处容”“丹青”等都是代表。B韩国儒家伦理是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继承与发展。对韩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C韩文书写形式与汉字完全相同,但又有结构组合科学、简单易学的特点。D韩服、泡菜等日常生活物品在体现出鲜明的韩国民族文化特色之外,更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特点。(3)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高丽大藏经和浮石寺在韩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佛教在韩国是最普遍的宗教信仰。B“唐乐”是一种经韩国人之手进行个性化改造了的,已经成为了不具有大唐遗风特点的新型音乐形式。C韩国在历史上曾受到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浸润与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体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D近年的“韩风”思潮,一些人的“哈韩”的行为,其实他们追求的东西本质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出口”之后的回归。参考答案:(1)D(2)A(3)C(1)D项“华夏文化与韩国文化逐渐脱钩”无中生有,原文中说“而在中国唐朝之后的韩国历史发展中,其民族文化也吸收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精华,中西文

7、化熔为一炉、交相辉映”文章没说“华夏文化与韩国文化逐渐脱钩”(2)B项对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而非“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原文为“这种儒家工商资本主义对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C项“韩文书写形式与汉字完全相同”错误,韩国书法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不同于“书写形式完全相同”,原文为“从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的韩国书法,”;D项“更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体现原文为“浸透着韩国民族文化的丝丝点点,无不令人心动”(3)A项“佛教在韩国是最普遍的宗教信仰”的推断在原文中无依据;B项“不具有大唐遗风特点”错误,原文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不能说“不具有大唐遗风特

8、点”;D项在接受中华文化同时,韩国仍有对于西方的文化的接收和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说“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不正确2.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钱穆: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潘剑冰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其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之一。1949年秋,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1950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90年去世,是当代中国声名赫赫一位文化宗师。在国史大纲的引论中,钱穆说:“唯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唯对现实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浓厚之爱情,必先须使其国民对国家已经之历史有深厚之认识。”余英时认为钱穆毕生以抉

9、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宗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历史的人总是好旧的,所以女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钱穆在北京教书时,中式的长袍已经成了一种落伍的标志。但是钱穆看到好友陈寅恪穿长袍,他也改穿长袍,并把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宣布自己将坚决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的。钱穆在燕京大学的时候,作为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燕大的水电费催缴单都是用英文写的,对此,大家也觉得很正常。但是钱穆不干了,他每个月接到水电缴费单后都把它扔到一边。后来学校派人来质问这个“老赖”,钱穆告诉来人:“我是学校

10、聘用的一个国文教师,不必要认识英文。为什么你们在中国办学校要用英文发通知?”钱穆在中学执教时有一段时间兼过英文课,他的英文水平看懂水电单绰绰有余,他的理由无非是外国人在中国办学校就得用中文,这种行为是一种保护民族文化的本能。为此,他不惜当刺头儿。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与教师的宴会上,钱穆大胆直言,批评燕大各楼的起名问题,说入校门即见M楼、S楼,不伦不类,既然在中国,就应该起个中国名字才是。司徒雷登最终接受了钱穆的建议,事后,他按照各楼美国捐建者名字的汉译,将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办公楼命名为贝公楼。有人跟钱穆开玩笑说:“正是因为你的提议,学校以你的名字来命名一座楼,与胡适平

11、分各占一楼,你真是荣幸啊!”新中国成立后,燕大并入北大,北大搬到了燕大的校园,现在北大校园的未名湖,就是当年钱穆起的名。在钱穆的心目中,一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髓首推其历史,他认为一个国民只有充分了解本国的国史,才能建立起对国家民族的“信仰”。钱穆欣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有着本质的区别,“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这才是最可怕的。1950年秋,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历经坎坷与打击,艰辛难为外人道也。彼时已经功成名就的钱穆完全可以不用去自讨苦吃,但他看到许多流亡到香港的青年人彷徨无着,失去精神支柱,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经世救国

12、的责任,借由在百年殖民之地上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1986年6月9日,九十二岁高龄的钱穆在台湾自己的寓所素书楼讲完最后一课,从此告别杏坛,他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了最后赠言:“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毫无疑问,钱穆心中的“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中国。1990年8月30日晨,风雨之日,钱穆于台北杭州南路新迁寓所去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1992年,钱穆魂兮归来,归葬太湖水滨。而他留在岭南的足迹,也被历史一路仔细搜集,成为后人阅读钱穆时一个绕不过去的章节。钱穆的学生余英时在他逝世后写下了这样的挽联: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

13、中香不散。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选自名人传记2014年第5期,有增删)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钱穆一生有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之一,正因如此,他成为当代中国声名赫赫一位文化宗师。B钱穆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他以用中文不用英文来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的文化。C钱穆认为一个人只有对本国的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才会建立起对国家民族的爱和信仰。D钱穆在香港创建新亚书院是为了使流亡到香港的青年人有存身之处和精神依归,是为了实现自己经世救国的抱负。E钱穆的一生坚守中国五千年文化,终生不渝地捍卫民族文化,是“为故国招魂”的一生。16.全文以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钱穆先生一生奉行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6分)答: 17.文章结尾引用余英时的挽联,试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 18.结合全文,请用具体事例谈谈你对钱穆捍卫民族文化的思想及行为的看法。(8分)答: 参考答案:15选CE。选C得2分,E得3分,A得1分,选BD不得分。16钱穆坚持一生穿中式长袍;钱穆在燕大教书时,不读英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