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下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in****us 文档编号:258874306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下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下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下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下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下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下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八下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秀教学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2、掌握律诗的体裁常识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意境, 熟读成诵。 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习方法】讲授法、批注法、探究法、讨论法新课导入: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最伤感的话题, 面对离别李白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淳朴真挚。面对离别李商隐写下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的分离苦痛。面对离别梁实秋也曾说过:“你要走,我不送你。你要来,无论多大风雨我都去接你。 ”直接回避了离别的苦痛。那么同样是离别,我们今天来看一下王勃笔下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如何对待离别的呢?课前测评:1、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作者简介:王勃(约 650 年-约 676 年),字子安,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 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 ,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

3、,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上元三年 (676 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合作探究:1、首联交代了什么?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长安及友人要去的地方蜀州。2、分别和要去的地方各有什么特点?从那个词能看出这样的特点?长安: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 (辅)蜀州:千里迢迢,苍茫一片。风烟迷茫、路途遥远。(烽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品味诗

4、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3. 赏读诗歌 , 理解和感悟诗人乐观的心态、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教学难点赏读诗歌 ,理解和感悟诗人乐观的心态、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手段: ppt 课件、微课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成语趣填如数家(珍 )贻(笑 )大方( 惜 )墨如金针锋相(对)良师益(友 )(风 )声鹤唳声( 情 )并茂未(雨 )绸缪填充的红色的字我们竖着读是:珍惜友情,笑对风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体会这句话的内涵。(板书)心中有目标,学习的效率会更高!齐读目标二、解题1. 了解送别诗同学们请看诗

5、题,这是一首什么诗?送别诗: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2. 了解宦游现象造就送别诗的文化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矣,因而古人更看重离别。汉朝以后,读书人为求得官职,一般都要外出,或游历大川名山,或拜访名师大儒,不得不抛下家人,常年在外。一些已经当官的,也时常需要到外地做官,犯了错误的还要遭到贬谪( zh),正因为这样,产生了很多离愁别绪和送别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三、读诗古诗要美美地读, 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首诗。1. 个读,学生评价,再个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城阙/ 辅/ 三秦,风烟 / 望/ 五津。与君/ 离别意,

6、同是 / 宦游人。海内/ 存/ 知己,天涯 / 若/ 比邻。无为/ 在歧路,儿女 / 共沾巾。2. 师范读3. 齐读,把握语速与感情4. 配乐展示朗读评价:读的节奏优美,声音富有磁性四、品诗1. 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2. 诗人如何将送别之地和友人将去之地联系起来的?该用怎样的语调读首联 ? 自由试读体会淡淡的悲伤之情3. 诗中哪一句点明了分别之意?王勃和杜少府有没有共同点?“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他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送别在古代是诗家的重要题材,送别诗在我国古诗中占很大的比重。请全体男同学齐读颔联播放微视频,了解送别诗的不同主题4. 在这分别之际,王勃吟出了“海内存知己,

7、天涯若比邻”的诗句”。这里的“海内”怎么理解?“比”又怎么理解?海内指四海之内。比,紧靠,挨着。同学们想象一下比目鱼就明白了,古时候的“比”是并列的意思,像两个人一前一后并肩挨着。还比如成语鳞次栉比,核舟记中的“两膝相比者”的“比”也是这个意思。四海之内只要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也如近邻一般。5. 志同道合的知己即将分别了,从此天各一方,可是王勃仍希望做到“若比邻”。透过“若比邻”,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态?引读:是啊!万水千山阻挡不了感情的传递,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岁月的流逝也抹不去心中的那份思念,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世事的沧桑只会让这份友情越陈越香,还是因为海内存知己,

8、天涯若比邻。6. 乐观、昂扬向上的王勃,劝说友人不要像小儿女一样悲悲凄凄、哭哭啼啼了,再次印证了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昂扬豪迈、积极乐观、豁达全班同学带着这种乐观豪迈的语气,再次齐读一遍这首诗。过渡: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是这样充满乐观豪迈之情,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看看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五、比较阅读“双王”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 个读2. 品读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依依不舍、难舍难分(雨、尘、柳)3. 女声齐读4. 男生再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会豪迈乐观之情5. 全班合作

9、进行这两首诗的经典诵读,再次体会“双王“送别诗”不同的思想感情。六、想象话别,体味情感同学们现在要穿越了, 假如分别看到这样两个场景,一个是在渭城王维要送别元二, 一个是在长安王勃要送别杜少府,我们来想象一下,在这两个送别场景中,他们的分别说了些什么?(1)小组合作(2)交流展示六、拓展延伸1. 同桌讨论如果意气风发的王勃遇见了正在悲悲戚戚与元二送别的王维,王勃会怎样劝说折柳留友的王维呢?2. 表演劝说场景小结:四海之内皆朋友,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也会面临分别,甚至高考结束后也要面临分别,我们该如何面对离别呢?珍惜友情,笑对风雨布置作业:1. 背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撰写王维与元二、王勃与杜少

10、府的话别的情景,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板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壮阔坦然送别乐观豪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2、掌握律诗的体裁常识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意境, 熟读成诵。 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习方法】讲授法、批注法、探究法、讨论法【课时建议】 1 课时【课前预习】一、预习篇:千呼万唤始出来1、知识链接:文体讲解:律诗是近

11、体诗的一种。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 、排律(十句以上)三种,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格律要求严格。分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以八句为定格。每句有一定的平仄格式。2、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出身儒学世家, 唐高宗时应举及第, 年仅 16 岁,授职朝散郎,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 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27 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

12、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他才华横溢,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位列四杰之首。3、朗读注意生字词:城阙()宦()游人歧()路4、根据课下注释翻译生字词:城阙()三秦()五津()宦游()歧路()沾巾()【学习过程】二、准备篇:未成曲调先有情:1、题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提问: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从那些字可以看出来? 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送别诗)唐代的官制,一个县的行政长官成为“令”,县令以下设一名“丞”,处理文事;有一名“尉”,处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协助县令的官职。文人书简往来,或者在公文上,尊称县

13、令为“明府”,县丞为“赞府”,县尉为“少府”。蜀州,即蜀郡,成都地区从汉至隋均为蜀郡。唐初该郡为州,故王勃改称为蜀州。 但当王勃做这首诗的时候, 成都地区已改称为益州。所以王勃用的仍然是古地名。后来王勃死后武后垂拱二年,将益州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就称为蜀州。2、送别诗的情感:雄壮大声朗读诗歌,通过诗歌内容,确定诗歌基调。本诗的情感基调:(雄壮)与其他送别诗相比: (悲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作为一首暗含离情别绪的诗歌却是完全不沉浸于悲伤,一言以蔽之

14、:雄壮。诗是具有时代性的, 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情趣 (宫体诗,陶渊明)但也有一些诗具有跨时代的超越性,从古至今大家都认可, 例如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三、学习篇:轻拢慢捻抹复挑1、学习方法指导:律诗: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结合诗歌讲解: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颔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颈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尾联)简要回顾我们常用的诗歌学习方法: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起承转合”法:“起承转合”分别标志了每联的作用。A起:首联。作用在于破题, 即交待事件发生的相关要素

15、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等)。 B承:颔联,紧承上联所写的内容和方向, 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从情感和叙述上使之饱满) C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或情感上要改变描写方向。D合:尾联,回应题目,在情绪、逻辑、意义上进行揭示和升华2、诗歌解析:(1)技法指导示例: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起:破题作用,交待诗的主要因素,这首诗是送别诗,主要因素是时间和地点)提问:诗中有几个地名?这几个地方各是什么样的?A.首联是一个地名对: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的地方(点出了送别的地点)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点出了远行的方向)B.城阙辅三秦:城阙:唐代帝都长安城辅:辅佐护卫三秦:关中平原是秦地

16、, 关羽入关后一分为三 (秦岭、秦川)提问:景物的描写给人什么感受?(描绘帝都的浑雄大气)C.风烟望五津:风烟:风尘烟雾(点明时间是早上,诗歌常用节令、气候、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性的表现时间)望:把相隔万里的两地连在了一起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的五个著名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五津,是古人由秦入蜀的必经之地,用以泛指蜀地。提问: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没有直接说,但是却点化了诗人心中的如烟如雾的迷茫和翘首相望的心情)明晰:这别离在王勃眼里,不是“折杨柳”,不是“看孤舟”,更不是“执手相看泪眼”,它不是小情小调,它是秦和蜀的对望,一近一远,一明一暗,一实一虚,对比强烈,宏厚壮阔,气象万千,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2)利用技法,以小组讨论汇报的方式分析剩余3 句诗句: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点明离别的心情)需解决的问题:作者讲述了怎么样的离别心情?(PPT展示)讨论达到的效果:A.与君离别意: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情谊太深,一言难尽反而言止)B.同是宦游人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宦游是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