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古代汉语“于”字再研究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58605286 上传时间:2022-02-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古代汉语“于”字再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古代汉语“于”字再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古代汉语“于”字再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古代汉语“于”字再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古代汉语“于”字再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古代汉语“于”字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古代汉语“于”字再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古代汉语“于”字再研究【摘要】“于”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个常见字,对于其词性、来源及其语法作用,历来有不少看法。本文就这几个问题,逐一展开讨论,使“于”字研究更全面,从而推进语法学进一步向前发展。【关键词】“于”字;词性;起源;语法作用一、“于”的词性探讨古代汉语中,“于”字的介词用法最为普遍和频繁,许多古代汉语教科书上讲的都只有介词用法,关于“于”字是否有动词用法,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为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再作探讨。(一)动词说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甲文说释于中指出“贞卿事于北宗,不遘大雨”中的“于”当训为“往”。1潘允中先生在汉语语法史概要里提到:“就词义说,于和於是相同的,

2、说文:于,於也。广雅释言:於,于。於本为动词,和在同义。”2关于“于”的用法,前代学者有的依据毛传、郑笺等古训,有的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排比归纳推出“于”的动词意义。郭锡良通过考证甲骨文中“于”用作动词的情况认为介词“于”来源于“去到”义的动词“于”。3例如:(1)壬寅卜,王于商。(合33124)(2)从向归,乃先于孟。(合29117)梅祖麟肯定“于”在甲骨文里有动词用法,意思是“来往”的往,也就是毛传所说的“于,往也”。4(二)介词说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等。目前语法学界大都认为古代汉语中的

3、“于”是介词。郭锡良在古代汉语里提到:“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由、自、从、向、在、用、被等这些介词的常见用法大部分都保存在现代汉语里。”5二、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一)起源关于介词“于”的起源,历来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说法:1.动词虚化说。即由“往”义的动词“于”虚化而来。持这种观点的有洪波、郭锡良、王鸿滨等。2.上古泛声来源说。即介词“于”、“於”、“乎”来源于上古的泛声。持这种观点的是赵仲邑。他认为可根据来源把上古汉语的介词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即来源于泛声的介词和来源于动词的介词。3.格助词来源说。即介词“于”来源于远古汉语的格助词。持这种观点的是时兵。他认为原始汉语的

4、语法基本格局与古藏语大体相同,都是SOV型语言,没有前置介词,而使用格助词标志体词性成分在句子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成分的关系。对比以上三种说法,笔者比较赞同动词虚化说。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发现了许多用作动词的“于”,并看到了动词“于”和介词“于”的密切关系,能描绘出由动词“于”到介词“于”的语法化过程。之所以由动词虚化为介词,首先是由于汉语这种特定语言的需要。汉语是孤立语,依靠语序和虚词这些语法手段表达语法意义。殷商汉语还比较原始,虚词还不很发达,需要一些介词来引进处所、时间、对象等词语。正是这种需要促进了由动词“于”向介词“于”的语法化。(二)发展甲骨文中的“于”使用频繁,有动词用法,也有介词用

5、法。胡小石先生早就肯定它是介词,指出:“卜辞用于有三例,一以示地,二以示时,三以示人。”6甲骨文中“于”字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它应该是先用来介绍行为的处所,再扩展介绍行为的时间和动作涉及的对象。“于”用作介词的例子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词/动宾+于+处所名词(3)贞:方其来于?(合6728)(4)土方征于我东鄙。(合6507)2.于+时间词+动词/动词+于+时间词(5)贞:其于六月娩。(合116正)(6)丁亥卜,酒升岁于庚寅。(合4318)3.祭祀动词(+祷告事情)+于+祭祀对象/于+祭祀对象+祭祀动词(+祷告事情)(7)贞:燎于王亥母豚。(合1186正)(8)于示壬告三牛。(屯783)

6、4.受事名词+动词+于+名词(9)三百羌用于丁。(合295)西周金文的“于”仍有用作动词的,至于介词的用法则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于”所带的词语,可以不是表示具体事物或地点的名词,而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或形容词。如:(10)曰古文王,初和于政。(墙盘)(11)克成绥吾考以于晏晏受令。(沈子也簋盖)其次,“于”字用作介词行为涉及的对象,搭配的动词比甲骨文广泛得多,不限于祭祀动词,因而构成的语义关系必然更加复杂。有的是引进受事或当事(非动作的直接接受者),例如:(12)王乘于舟,为大礼。(麦方尊)有的是引进取予的对象,例如:(13)其又内于师旗。(师旗鼎)有的是引进告语的对象,例如:(14)告追

7、于王。(多友鼎)有的是引进动作的施事,例如:(15)中乎归生凤于王。(中方鼎)先秦典籍(主要指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中介词“于”(包括它的各种写法)在语法作用方面的发展变化主要有四点:1.介词“于”的后面不再是只带体词性结构,间或也能带谓词性结构。例如:(16)出怒不怒,则怒出於不怒矣。(庄子庚桑楚)(17)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祸。(荀子劝学)2.用在形容词后面,产生了引进比较对象的句式。例如:(18)季氏富於周公。(论语先进)(19)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3.出现了一种甲骨文中没有的对于义的“於”字。例如:(20)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21)

8、吾於子思则师之矣。(孟子万章下)4.介词“於”进一步虚化,开始同别的词构成固定结构。例如:(22)至於子都,天下莫不如其娇也。(孟子告子上)(23)王不听,於是国人莫敢言。(国语周语上)三、介词“于”的语法作用第一种是表示处所、时间和涉及的范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例如:(24)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25)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第二种是介绍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给”“对(对于)”等。例如:(26)先民有言:“询于邹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第三种是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比较。例如:(27)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28)霜叶红于二月花。

9、(杜牧山行)有时,不比较程度,只指出异同,也可以用同样的结构。如:(29)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30)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第四种是表示被动,即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31)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四、结语本文共探讨了有关“于”的三个问题,即词性、起源和发展、语法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关于词性问题,“于”在古代有动词和介词两个词性;关于起源问题,在研究诸多语法学家成果的前提下,本文总结出介词“于”是由动词“于”虚化而来;对“于”的常见语法作用本文总结出文中四点。本文的研究,希望对语法学研究有更深的帮助,也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使本问题的讨论更为深入。【参考文献】1杨树达.杨树达文集之五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潘允中.汉语语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3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2).4梅祖麟.介词于在甲骨文和汉藏语里的起源J.中国语文,2004(4).5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胡小石.胡小石论文集三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