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9557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成12题。1利马虽然被称为“无雨之都”,但建城以来城市却植被茂盛,绿树成荫,原因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草木生长有稳定的浇灌水源B东水西调,工程措施解决了草木的浇灌水源C地面辐射旺盛,水汽凝结形成的露珠,地面湿润D低纬地区,海水蒸发旺,寒流的降温作用使空气底层水汽过饱和,容易凝结成水2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气候差异明显,其主要的原因是( )A盛行风性质差异大B洋流成因差异大C地面植被差异大D盛行风向差异大参考答案:1.D 2.A1.本题旨在考查洋流对

2、气候的影响。从利马的地理位置来看,大部分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边缘,气流下沉,气候干旱;又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地处山脉的背风坡,因而被称为“无雨之都”,从海陆位置看,利马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此处为秘鲁寒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故多雾的成因与秘鲁寒流有关:靠近海洋,水汽较充足;受秘鲁寒流影响,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下冷上热,大气层稳定,水汽易冷凝形成雾,所以选D.2.本题旨在考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及其成因。依据图可知乙为热带沙漠气候,因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 ,地处背风坡;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风从海洋上来,带来充沛降水,故选择A。2. 东北民谚:春分地皮干,夏

3、至不拿棉,秋分不生田,冬至不行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 下列对于“春分地皮干”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 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B. 降水少,风力大C. 春分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D. 降水多,但蒸发旺盛12. 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B. 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C. 冬季风增强,冷空气频繁南下,带来多次降温D. 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参考答案:11. B 12. C【11题详解】东北民谚中,“春分地皮干”原因,最合理的是春季雨带未到,降水

4、少,风力大,蒸发量大,土地干旱,B对,D错。春季副高位于南方地区,A错。春分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是地皮干的结果,C错。【12题详解】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冬季风增强,冷空气频繁南下,带来多次降温,C对。东北地区不受极地高压控制,A错。夜晚气温比白天低,地面辐射比白天减弱,B错。此季节多反气旋活动,多大风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D错。3. 下图显示了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据图回答第1-2题。1据图可判断A曲线依次表示雪线、降水量、气温 B多年平均雪线在南半球低纬地区最高C中纬地区雪线与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

5、致 D中纬地区雪线与降水变化趋势一致2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A全球各地降水减少 B低纬度山地雪线下降 C高纬度农业产量增加 D热带范围缩小参考答案:B C4. 下图1中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67题。6、图(a)中A比风速大 B比云量多 C比气压低 D比气温低7锋通过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参考答案:D A5.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读图,回答 1-2 题。1. 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A. 原料充足 B. 劳动力廉价 C. 市场需求大 D. 加工水

6、平高2 该企业的体验馆在城市布局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A.信息网络 B. 环境舒适度 C. 交通通达度 D. 生产地距离参考答案:1. B 2.C 6. 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1011题。10若M点吹东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11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南 西 北 西南 西北A. B. C. D. 参考答案:C A7. 下图为我国沿某纬线各主要外力作用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830题。28图中、各区域的主要外作用力依次是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风

7、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29C代表的区域最主要的自然资源是A天然气 B水能C有色金属 D煤炭30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区域采取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Aa地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Bb地退耕还林、还草CC地扩大种植业面积,建设商品蔬菜基地Dd地增加水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参考答案:28.C 29.D 30.B8. 地域文化深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显示出人类的创造与智慧。若图示甲乙两处之间量得图上距离为9厘米,实际水平距离是1800米,则该图的水平比例尺是 A1:90000 B1:20000 C1:1800

8、0 D1:10000参考答案:B9.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图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原因 A储量大 B燃烧效率高 C可再生 D绿色环保参考答案:A10.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025s,77。06E),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胜利建成。据此完成有关昆仑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昆仑站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B昆仑站至南极点的距离约为1066千米C昆仑科考站房屋的门窗朝向南方D该日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参考答案:B11. 下图为

9、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 图示区域A. 农业生产方式相同 B. 地表形态起伏小C. 自然植被过度明显 D. 气候特征差异小12. 2002年以来,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图中湖泊水位连年下降;2014年5月30日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湖水位较低年份水位上升1.77米,直接原因是A. 气候变化,冰川融水增多 B. 气候变化,降水增多C. 引河入湖,水环境治理工程 D. 调整牧业与种植业结构参考答案:11. C 12. C11. 读图,结合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侧降水少,以畜牧业为主,A错。图示区域发育很多河流,山环水绕,

10、沃野千里,地势起伏较大,B错。图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为森林,西侧为草原,植被过度明显,C对。东部地区降水量大,西部降水量小,D错。故选C。12. 图中湖泊为外流湖,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冰川融水无关,A错。在短期内气候变化对降水的影响不大,B错。主要是引河入湖,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使得湖泊水位上升,C对。调整牧业与种植业结构对于湖泊的水位没有关系,D错。故选C。12. 图11为某地人类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2223题。22.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和地形 B.科技和资金 C.政策和劳动力 D.市场和交通 23.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A.游览道 B.温室大棚 C.

11、养猪场 D.接待中心 参考答案:22-23 AC13. 读某城市附近气温垂直剖面图,回答若T1T2T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城市M空气流通好,污染物容易扩散 B此时可能出现在日出前后C城市M可能受到了台风的影响 D此时M城上空乌云密布,暴雨即将来临参考答案:B14.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28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A BCD29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减小C中

12、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D沿海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30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直接明显减弱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参考答案:28.D 29.D 30.C15. “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这是水经注中关于“河水”的一条描述。据此完成1011题。10文中“令河不通利”的主要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区,水量少 B引水灌溉,流量减小,泥沙淤积C筑坝蓄水,阻塞河道 D灌溉时将过滤的泥沙留在河中11.“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

13、决”,“三月”出现河水决堤的原因是( )A高山冰川融水量大 B泥沙沉积,水流不畅C冰凌消融,阻塞河道 D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参考答案:B C10.由材料“民竞引河溉田”可知,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水量急剧减少;又结合材料“一石水,六斗泥”可知,河流含沙量大;水量减少以及泥沙沉积河道,水深不足,导致河道通航不利,选B。11.由材料“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可知,农历三月,我国春季,雨季未到;冰川融水量大是夏季高温时;泥沙沉积,水流不畅主要在秋季;春季气温回升快,冰凌消融,形成春汛,流冰阻塞河道,导致河水决堤,选C。16.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2. 上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A. B. C. D. 23. “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 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 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 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 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参考答案:22. D 23. B试题分析:22.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面临“用工荒”,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流入民工减少,导致廉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